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18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600億,國產電影市場在商業上又創下了一項紀錄。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目前中國早已是全球第二,亞洲第一大票倉,雖然電影市場欣欣向榮,但是國產片的品質和發展依舊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與我們比鄰的韓國就有很多值得中國電影學習的地方。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韓國電影市場有限,不過近年來的品質提升有目共睹。商業上,韓國本土電影從來不懼與好萊塢大片一較高下;藝術方面,韓國每年都有李滄東、洪尚秀、金基德等作者導演向世界持續輸出自己的影響力。電影產生上,忠武路源源不斷地為韓國輸送電影人才。與此同時,韓國電影的分級制度也使得觀眾有更多更豐富的選擇。

這些年中韓兩國的電影發展緊密,即使近年韓片引進受限,兩國之間的電影交流卻從未停止。下面盤點這些年國產電影與韓國電影的聯動,這裡不只有翻拍,更多地是相互學習。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容易混淆的一本兩拍

一本兩拍是電影全球化的產物,也主要指中韓兩國的電影合作模式,即一個IP版本拍兩部電影。嚴格地講,一本兩拍是一個IP同時製作中國、韓國兩個版本,最終達到在兩國同時上映的放大效果,這與翻拍的“再創作”有很大區別。

奇怪的她&重返20歲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目前最成功的一本兩拍作品,兩部影片上映後都收穫了高票房和好口碑。

韓國版《奇怪的她》於2014年上映,憑藉《陽光姐妹淘》一炮而紅的沈恩京在片中飾演羅文姬的返老還童版。此時正值桃李年華的沈恩京完美地將20歲的青春氣息展現出來,加上“復古”造型和被她詮釋得惟妙惟肖的大媽性格讓電影喜感倍增。另外結尾還有個不能劇透的驚人彩蛋,非常搶戲。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2015年,《重返20歲》於國內上映。之前憑藉《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走紅的楊子珊飾演沈恩京的角色,在票房口碑雙豐收後鞏固了她的銀幕好感度。片中還有一大亮點就是鹿晗飾演的沈夢君孫子,讓觀眾對流量鮮肉的演技有了一些改觀。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其實《奇怪的她》不只有中國版,還有日本版《奇怪的她》,泰國版《突然20歲》,越南版《我是你奶奶》等。同一個劇本,更符合歷史文化背景正是一本兩拍的優勢。

妻子小姐&美好的意外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重返20歲》成功後,國內又將嚴正花與宋承憲主演的《妻子小姐》引入國內。《妻子小姐》的類型與《奇怪的她》類似,都是在奇幻中飽含深情。然而中國版《美好的意外》上映後卻沒有獲得《重返20歲》的成功,不僅票房一般口碑也差強人意。

一本兩拍的缺點也在於此,常常先上映的韓版會給人留下先入為主的印象,後面上映的其他國家版本多會被誤認為“抄襲”於是不受觀眾待見。平心而論,《美好的意外》從卡司到劇情都不比《妻子小姐》差,只是生不逢時遭遇了觀眾的白眼。

迷失:消失的女人&找到你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18年上映的《找到你》是一本兩拍中為數不多的口碑和商業成就都高於韓版的作品。一方面,韓版《迷失:消失的女人》在國內的影響力不足;另一方面,中國版的演員陣容明顯比韓版更有觀眾緣。

同時這也說明了,一本兩拍主要看的還是劇情,如果原版不是特別經典,其實根據不同國情和文化背景的兩拍版更容易被觀眾接納。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韓國電影對華語片的致敬

不僅中國電影會吸收韓國電影的精華,韓國電影也會學習國內優秀電影。在翻拍電影中,韓國版不僅會進行本土化的改編,更會加入一些再創作的新元素。

絕密跟蹤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2013年韓國翻拍了游乃海執導的《跟蹤》,把任達華和梁家輝的角色換成了薛景求和鄭雨盛。韓版的《絕密跟蹤》在韓國上映之後收穫了不少讚譽,票房更是大火,之後也被引入國內賣出了900多萬的票房。

而原版《跟蹤》2007年國內上映時只買了700多萬。可見時間也能讓經典作品重新煥發光彩。

沉默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內地電影也有被韓國翻拍的例子,就是2013年的黑馬電影《全民目擊》。不過韓版翻拍並不成功,一些改動不如原版也導致影片的口碑和票房不盡如人意。

毒戰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票房論上,翻拍最成功的韓國電影就是《毒戰》了。韓版《毒戰》翻拍自杜琪峰的同名作品,影片韓國公映後馬上打破多項首日票房紀錄,同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如《復聯3》和《死侍2》都難以與之抗衡。

然而韓國這版相較原版而言改動還是很大的,不單在劇情上,尺度上也進行了較大的改動。但最令中國觀眾不滿意的在於,韓版將杜琪峰的風格完全抹掉,將《毒戰》變成一部徹頭徹尾的商業片。

從中可以發現,越是經典名片翻拍越難,而且根據不同文化背景,翻拍很難走向世界滿足各種觀眾的口味。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褒貶不一的翻拍

下面再來講講翻拍自韓國電影的中國片。

我是證人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我是證人》算是一個成功的例子。2011年,韓國導演安相勳拍攝了一位失明的女警察被捲入一場離奇的案件,她憑藉敏銳的感官和機智的應變勇鬥變態兇手。這部就是韓國原版《盲證》的故事走向,電影主要依靠劇情和表演烘托懸疑緊張的氣氛。

影片在韓國成功後被中方買下版權,在2015年同樣由安相勳執導拍攝了《我是證人》。片中的二位主演楊冪和鹿晗也奉獻了相對比較合格的表現。

外公芳齡38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外公芳齡38》的結局就沒那麼美好了。

韓國原版是一部經典之作,搞笑中帶有溫情,是票房口碑雙豐收的經典例子,這對於翻拍而言顯然是個巨大的壓力。另外原版中車太賢的表演太過深入人心,佟大為的翻拍沒有另闢蹊徑而是竭力模仿使得影片效果不佳。

最重要的是,《外公芳齡38》的劇組顯然沒有找到像《非常主播》那樣有靈性的小童星......

破·局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破·局》翻拍自2014年的韓國黑色驚悚動作片《走到盡頭》。韓版電影最大特色就是將黑色幽默與懸疑驚悚完美結合,緊張刺激的劇情貫徹始終,同時影片在內容上也使用韓影常用的政治嘲諷手法。

然而《破·局》因為上映的背景文化不同,不得已只能做出改編。遺憾韓版珠玉在前,中國版的翻拍顯得幽默有餘黑色不足。兩版比較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反派的塑造,韓版趙震雄後半段的出場驚為天人,而王千源受制於劇情模式沒能展現出這個反派的獨特魅力。

“大”人物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1月11日,還將有一部翻拍作品《“大”人物》上映。

《“大”人物》翻拍自2015年的韓國電影《老手》。作為犯罪動作片的《老手》不僅劇情節奏緊湊,動作戲也非常精彩。上映之後蟬聯數週韓國票房冠軍,飾演片中翻拍的劉亞仁更是憑藉本片在事業更上一層樓。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大”人物》同樣聚焦真實社會話題,保留了原版故事中的結構創意,同時在國內以原型人物和事件為基礎創作,重新重組後進行本土化拍攝。

影片導演是拍攝過現象級網劇《心理罪》的五百,同為現實犯罪題材,導演五百沒有偏離他擅長的領域。中國版的男主是王千源,他的角色多是亦正亦邪的形象,比如《破·局》中的邪魅反派陳昌民,《解救吾先生》中的經典形象綁匪華子,與《老手》中黃政民的風格接近。不過影片最大的變數就是與劉亞仁角色“對位”的包貝爾了。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五百導演在這部電中最想給觀眾傳達的並不是社會的黑暗面,而是當惡勢力出現之時“總有人在挺身而出”。《“大”人物》能否出色完成翻拍任務,兩版對比有何異同都要等到上映才能揭曉,保持期待吧。

中韓電影兩開花?回顧華語片與韓國片的聯動,我們發現了這些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