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的仁義,王石的格局,柳傳志的心胸,俞敏洪的情懷!

任正非對李一男:讓離開的人過得更好!

今年3月,李一男因涉嫌內幕交易罪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受審。於是,一些關於李一男在當初忘恩負義離開華為對不起任正非的言論開始在網絡上蔓延,聲討之聲不絕於耳。

我只想說,這樣的結論下得太武斷了,至少作為當事人的任正非在公開場合從來也沒有這樣表述過。

1993年6月,23歲的李一男加入到華為公司,這個年輕人怎麼也想不到任正非會如此重用他。

李一男進入華為才半年就被破格晉升為主任工程師,2年後居然成為總工程師。在第四年李一男成為公司最年輕的副總裁,而這一年它才27歲。

那時,大家都說它將會是任正非的接班人。

任正非的仁義,王石的格局,柳傳志的心胸,俞敏洪的情懷!

任正非對於李一男的培養已經不是停留在伯樂的發現和栽培層面,可以說是如師、如父。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3年後,在世紀之交的2000年,李一男要離開華為單幹。而且李一男帶走了華為的人、錢和技術,從事的業務正是和華為還有競爭關係的寬帶網絡通信技術和產品。

當華為人把李一男看成叛徒的時候,任正非沒有這麼做。

必須承認李一男是一個技術天才,他很快成為了華為的最大競爭對手,但是,任正非一直是容忍。直到李一男的港灣網絡將被西門子收購的時候,任正非坐不住了。他意識到,港灣網絡有太多的技術和華為相似,如果被國外公司收購對華為的打擊是致命的。於是,任正非出手擊潰了西門子對港灣的收購。

同時,2006年華為將港灣收購,為此華為付出了17億人民幣代價。

但是,任正非還是非常善待李一男,他甚至在收購協議中明確寫明,讓李一男回華為工作,而且繼續擔任副總裁。

任正非對李一男的包容和厚待在別人看來已經超出了理智,但是,任正非懂得如果他不能馴服李一男這匹野馬,李一男肯定會出問題。

然而,任正非的苦心並沒有感化年輕氣盛的李一男,他依然決定離開。

這次,任正非沒有挽留,在李一男離開前夕,任正非在深圳五洲賓館設豪華宴,為李一男踐行,華為所有高層全部參加。

任正非對於李一男真是仁至義盡。

這就是以往任正非和李一男的故事,這裡面沒有任何一個橋段,能看出任正非覺得李一男的離開是一種背叛或者是忘恩負義。

當事人都不曾下的結論,我們作為旁觀者又何必呢。

當然,我寫此文一絕對不是來聲討這些寫手,我真正的目的是要向任正非這樣的人致敬。

讓離開自己的公司的人過得更好,這是領導者的大格局,正是這種格局成就了華為,成就了任正非。

王石對毛大慶:扶上馬還要送一程

2016年1月19日,優客工場來了一位長者,這位長者的到來,足以讓毛大慶熱淚盈眶,而這位長者正在經歷著公司巨大的變故,寶萬大戰正在進行,這位老者可以說是煩事纏身,但是,他還是來了,為了毛大慶來了,他就是王石。

任正非的仁義,王石的格局,柳傳志的心胸,俞敏洪的情懷!

毛大慶曾是王石的得力干將,在萬科的地位僅次於鬱亮,曾任萬科企業集團高級副總裁,分管集團商用地產業務同時任職北京萬科總經理,北京萬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5年2月在毛大慶提出離開萬科的時候,王石是盡力挽留。

2015年3月20號,在毛大慶離開不到半個月,王石首次開腔對毛大慶的離開表示可惜,同時表示,萬科的大門向毛大慶敞開著,隨時歡迎他回來。

這就是王石,在毛大慶堅持要離開創業時,他的選擇了支持,不僅如此,還要扶上馬送一程。

他這次來優客工場就是為毛大慶站臺。

有人會覺得毛大慶的離開萬科是不給王石捧場了,但是,王石卻能夠來給毛大慶捧場,這就是王石的格局。

柳傳志和孫宏斌——解不開的恩仇

在1990年的時候,柳傳志生平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脅,而讓他有這種感覺的正是他培養的聯想未來接班人孫宏斌。為了聯想,柳傳志沒有手軟,把孫宏斌送進了監獄。

任正非的仁義,王石的格局,柳傳志的心胸,俞敏洪的情懷!

孫宏斌也是柳傳志當成火箭幹部進行了提拔,畢業就來到聯想的孫宏斌幹業務員僅僅幾個月,隨後被提拔為主管。1989 年10 月,聯想成立企業部,專門負責漢卡和微機產品的全國分銷業務,25 歲的孫宏斌被任命為企業部經理。

孫宏斌上任後,不到三個月,在全國建立起13 個獨資分公司將1000 萬元的積壓產品銷售一空。隨後,孫宏斌跟主管供貨的業務部經理發生矛盾,柳傳志痛下殺手,將創業的元老撤掉,然後把兩個部門合併都交給孫宏斌。

掌握了聯想的兩個核心部門孫宏斌孫宏斌權重一時,此時開始膨脹。在其他人的唆使下,甚至開始威脅到聯想和柳傳志的安全,如果不是柳傳志當機立斷,後果不堪設想。

1994年3月當孫宏斌從監獄出來創業缺少資金的時候,柳傳志毫不猶疑的給他了50萬,幫助他在天津開辦順馳房地產諮詢公司,同時還幫助他聯繫銀行,並以聯想的無形資產幫他圈地、融資。

在很多人看來,孫宏斌是聯想的敵人,柳傳志把他送進了監獄,這兩個人本該水火不容。而柳傳志最明智的作法是讓孫宏斌永無出頭之日,只有這樣才能證明當年柳傳志的正確。

但是,柳傳志不是一個心胸狹隘的人,他的格局不是一般常人能比,柳傳志是中國當之無愧的企業家。

正是柳傳志的格局成就了孫宏斌, 2004年,胡潤百富榜中,孫宏斌以13億元資產位列第91位,隨後,他成為兩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

俞敏洪與陳向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2014年1月14日,新東方傳出消息,執行總裁陳向東,突然宣佈離職。

新東方經歷過徐小平、王強的內亂之後,正是陳向東的崛起幫助新東方穩定了局面,這次陳向東的辭職,讓很多人覺得又是新東方內亂了。

2014年對於中國最大的教育培訓機構新東方而言是生死攸關的一年,在新東方20週年慶典的3天后俞敏洪公開表示,“寧可在改革的路上死掉,也不願死在原來成功的基因裡。”由此可見新東方此時的危機。

在這個時候的辭職,很多人都會認為,陳向東太不捧場,俞敏洪一定很生氣。

而1月13日俞敏洪的一封內部郵件,讓大家看到了俞敏洪的情懷。

任正非的仁義,王石的格局,柳傳志的心胸,俞敏洪的情懷!

俞敏洪:向東是我見到的難得好學之人,最初我覺得他是我的弟子,後來我覺得他是我的戰友,再後來除了戰友,我們還是思想和管理上切磋交流的夥伴,在工作中成了互相學習的榜樣,都有著內心互相割不下的敬意。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向東在很多方面都為新東方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向東的這次離開,並不像大家想的那樣是因為內部鬥爭。當向東提出辭職時,新東方從董事會到管理層全體做了挽留。向東離開,更多的是一種人生道路的選擇,而不是一種無奈。

如果向東留在新東方執行總裁崗位上,將會繼續享受還算優厚的待遇。放棄這些待遇的背後,是我能夠感受到的一種對於生命時不我待的追求。這一追求,很像我當初從北大辭職出來追求新的生活一樣,是一種生命的緊迫感導致的。對於這種感覺,我從心裡抱有敬意。

當我明白了向東的追求之後,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鼓勵,鼓勵一隻長好了翅膀的鷹,飛向他應該有的更加廣闊的天空。也許新東方的天空現在還真的不夠大,我要做的是努力拓寬新東方的天空,讓向東這樣的人才也許有一天能夠再次迴歸。

心裡有著對向東的很多不捨,所以在今天的高管微信群裡,我留下了如下一段文字:"向東辭行,內心十分不捨,同甘共苦十載,處處都是留戀,感念向東不辭勞苦,為新東方殫精竭慮共創輝煌。知向東志存高遠,故不做兒女之態,特借用陸龜蒙詩《別離》兩句相送‘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在這裡再次向向東表示真心感謝!"

經營企業是如此,經營家庭又何嘗不是呢?

離職後,陳向東創立跟誰學,2015年3月,跟誰學完成5000萬美元A輪融資,估值達到2.5億美元。

容錯和包容他們,是企業當家人最具胸懷的體現,成全更是企業當家人的格局。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有一種格局叫成全,無論是你愛過還是曾經愛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