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月入五萬,凌晨三點,心臟猝死

這是一則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

這兩年,因為寫稿,和24歲的編輯小木成了好朋友。

2017年她從貴州的一個小鎮,單槍匹馬來到北京,四顧茫然,不知東西南北。

一年的時間,她寫出了好多篇閱讀量十萬+的文章,還做起了百萬粉絲的大號,每天拼20個小時,從默默無聞到新星冉冉升起。

小木說:“我寧願任性地活到50歲,也不願意循規蹈矩地活到80歲。”

24歲,月入五萬,凌晨三點,心臟猝死

無數個夜晚,成了她快速超車的彎道,用才華撐起夢想的日子,好像不遠了。

可是,接下來的好多天,小木突然沒了蹤影,發給她的稿子也不見回覆。朋友圈設了三天可見,時間流逝,只剩下一道橫線,彷彿一扇關閉的大門。

終於,有一天,小木上線了,說自己最近去了醫院。這半年,心臟偶爾就會刺痛一下,針扎一樣感覺到疼,不過一下子就沒了,也沒太當回事。

有一天夜裡,稿子寫到一半,心臟忽然越跳越快,越來越慌,全身無力,手腳冰涼。

那一刻,自己怕了。

……

小木自己打了120,怕車來前自己昏過去,把單元門的密碼告訴了急救人員,自己掙扎著打開了房門。

24歲,月入五萬,凌晨三點,心臟猝死

十幾分鍾後,急救車到了。

躺在急救車上的時候,小木的心臟疼痛有所減弱,再看著身邊的醫生護士,聽著救護車的呼嘯聲,突然覺得,真好,不用死了。

笑著笑著,就哭了。

命運最終還是沒有憐惜小木,在醫院裡住幾天,夜裡突然捂著心臟喊疼,醫生最終未能挽救這個年輕的生命。

現在,50歲、80歲都和她無關了。

上蒼連本帶利瞬間討回,這個世界空留她的遺憾和嘆息。

拿身體賭明天 沒有人賭得起

就在昨天,高中同學給我發來兩條信息。

一張他躺在病床上的圖片,一句“早點休息”。

24歲,月入五萬,凌晨三點,心臟猝死

程序員的他常年熬夜工作,沒有社交,從不運動,喜歡喝酒,吃飯有一頓沒一頓。有人勸他悠著點,他卻說:“沒事,我還年輕,身體倍兒棒。”

而今天,是他躺在醫院的第15天。替別人擔心時,也在心裡告訴自己:“別拿生命開玩笑,真的玩不起。”

經常有人為自己辯解:“我熬的不是夜,是夢想。”

對!你熬的確實不是夜,你熬的是命!

一個殘酷的真相:

癌症越來越年輕化了

有人說,癌症也好,猝死也好,都離我們太過遙遠。

2017年的報告顯示,中國每年死於心臟性猝死的人數接近55萬;平均每天有上千人因為各種原因猝死,這就意味著每過一分鐘就有一個人倒下

加班、熬夜,從疲勞到癌症只需4步:

輕度疲勞,

深度疲勞,

臟器變異,

誘發猝死、癌變。

24歲,月入五萬,凌晨三點,心臟猝死

然而,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生活壓力也很大,我們好像每天的時間都不夠用。

職場競爭、房貸房租、生活支出、父母養老、子女教育,都是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不敢停下,滿腦子都在想如何變得更優秀,賺更多錢。

只要一空閒下來,就會有一種強烈的罪惡感。

24歲,月入五萬,凌晨三點,心臟猝死

叔本華說:“人類所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

“年輕時拿命換錢,年老時拿錢換命”卻還是成了現代人走不出的怪圈。

不管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勿需拼命去換大房子,

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慢一點,讓功夫等等時間,讓腳步等等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