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一代虞姬,永远的程蝶衣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诸位听得不少。那些情情义义,恩恩爱爱,卿卿我我,都瑰丽莫名。根本不是人间颜色。

人间,只是抹去了脂粉的脸。”

「影」一代虞姬,永远的程蝶衣

《霸王别姬》

从小豆子到程蝶衣,段小楼是他一生的霸王。

在美学领域有一种说法——“移情”。它是由利普斯提出来的,是指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加诸对象,使对象具有一定的情感和审美色彩。

这种概念,我们可以把它架构在程蝶衣的身上。

先从小豆子开始:

「影」一代虞姬,永远的程蝶衣

小豆子的生母是窑姐,冰天雪地里将小豆子扔在戏班子,并且切下了那根“多余”的第六指,出身上的“不干净”和身体上的不完整,使得小豆子无法正常的融入戏班。在师傅“要想人前权贵,必得人后受罪”的历练下,小石头的关怀成了小豆子唯一的依仗。

我们时常能听到弗洛伊德的理论,了解他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在小豆子这里,本我的意识性被砍去,剔除了自身所有的个性与欲求,变成师傅和众人眼中的程蝶衣即虞姬,这是小豆子维持在众人面前现身的自我。

一句“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小石头从此便是虞姬。

「影」一代虞姬,永远的程蝶衣

弗洛伊德还有一种理论:“俄狄浦斯情节”,即恋母情结。这一理论脱身于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讲述的是俄狄浦斯抵抗不了命运的预言,意外地完成了弑父娶母、继承王位的故事。在他的理论中,简单来说便是子女生来便对异性家长带有依恋的情绪。女儿依恋父亲、儿子依恋母亲。

在小豆子这里,儿子对于母亲的依恋被母亲生生的斩断。所以说,小豆子在成长、本能这一方面的母爱是缺失的。孤立的自我遇上肯予以帮助的小石头,失去人情温暖的小豆子自觉的,也可以说是本能的将全部的感情转移至小石头的身上。所以,在面对小石头饰演的霸王时,小豆子的虞姬便成了真虞姬。

到了程蝶衣这里,与段小楼饰演的霸王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的依赖。恰似天作之合般标配的两人,遇上了妓子凤仙。

「影」一代虞姬,永远的程蝶衣

霸王与虞姬之间的感情受到了外来人员的挑战。此外,凤仙的妓子身份也勾起了蝶衣印象中消失已久的母亲的形象,所以程蝶衣自然的在面对凤仙时开启了防御乃至敌对的模式。

十几年的虞姬塑造,加上少年蝶衣受到的迫害,使得程蝶衣已逐渐消退了性别意识。忘却自己“男儿郎”的身份,专注演绎“女娇娥”。所以在段小楼与凤仙成亲,而与自己疏远时,蝶衣的世界观崩塌了。

中间坎坷数年,霸王与虞姬分分合合。到头来的蝶衣却只换来一句“你是真虞姬,我是假霸王!”

「影」一代虞姬,永远的程蝶衣

虞姬彻底没落。

不疯魔,不成活。已入魔,怎成活。

影片的最终,虞姬还是离开了她最爱的霸王。蝶衣还是离开了他最爱的段小楼。

人间,只是抹去了脂粉的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