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一個「社畜」都沒有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一 點 拙 見

“如果可以像野獸一樣自由生活就好了。”

去年10月份熱播的日劇《我們永遠無法成為野獸》中,全亞洲男性的老婆gakki醬飾演的女主深海晶在劇中自言自語道。

當代青年和女主的生活狀態沒什麼不同,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掙扎在各種交通工具上,表面上笑容滿滿,工作努力,八面逢迎,應對自如;實則大部分人只是對超負荷的工作和各種人際關係感到無限煩惱和疲累的“社畜”。

shè

chù

為了企業放棄身為人類的尊嚴,

賣力地為企業效勞,沒有私人生活。

那麼,你們有沒有幻想過不做社畜的生活?(瘋狂暗示!!!)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法蘭西人永不為“社畜”!

朋友,當你度過又一個加班的工作日,是否也像我一樣,盼望著春節七天假的墮落生活?

這年頭,人類已經侈談“8小時工作制”理想。不過在遙遠的法蘭西,有一群傳說中的打工族,不僅享受著“7小時工作制”,而且每年有近150天不用工作。

在時間就是金錢的工業社會,他們宛如一股超然物外的清流,讓全世界的“996”生活相形見絀。

面對這個殘忍的現實,我禁不住苦苦思索,法國人就真的比我們懶,還比我們生活水平高?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 嘿,醒醒了!

01“下班後的時光是神聖的”

如果大致歸納一下部分法國白領的時間表,大致是這個模樣:

9:00 到達單位,例行地喝杯咖啡,逢熟人聊幾句。

10:00 好歹回到位子上工作一小時。

11:00 終於有人張羅吃飯,天氣好會在外面吃,一吃2小時。

15:00 半小時的下午茶時間。

17:30 準時下班。

這種足以令加班狗眼紅的作息,始於2000年法國實行的“35小時工作制”。這意味著,一週工作上限是35小時,超過就要支付高額加班費,相當於每個工作日只需上班7小時。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而到了下班時間,即使正在和美國人開跨國電話會議,法國同事也會毫不墨跡地走人,實力詮釋了法蘭西上班族的尊貴。

正如巴黎市議員滿懷深情地感慨:“要知道,下班後的時光是神聖的。”

然而法國人追求的不止物理性的下班。因為在通訊發達的今天,身體離開了辦公室,也可能受到工作信息的無盡轟炸,人們“仍被電子繩拴著,就像狗一樣。”

為了進一步解放經常加班的工程師與諮詢師,法國工會與企業協會簽訂了協議,約定晚上6點後到早上9點前的非正常工作時間,公司不允許向員工發郵件或打電話。

就連法國人自己都覺得奇怪,工作時間這麼短,是怎麼完成kpi?後來有人給出一個答案:大概是我們效率高吧。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 法國內閣官員的下午茶時間。Jean Gaumy / 攝

更為魔幻的是服務業的光景,因為即便想加班多掙錢,法律也不允許你剝奪自己神聖不可侵犯的閒暇。

2017年,法國麵包師塞德里克就度過了一個倒黴夏天。作為縣裡唯一一家烘焙店的經營者,他被罰款3000歐元(約2.3萬人民幣)。

原因只有一個 —— 他太勤勞了,為了給遊客提供麵包,“居然”一週7天營業,完全無視了當地“麵包店每週至少休息1天”的規定。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 法國工人將核桃放入巧克力模具中。Alex Webb攝

城裡大商鋪的管理只會更嚴格。根據法國《勞動法》,如無必要原因,晚9點至次日凌晨6點這一時間段加班是違法的。

於是每到晚上9點,“Sephora”的店鋪標誌依然閃爍在中國城市的夜空,這家法國品牌位於香榭麗舍大道的旗艦店卻被勒令立即關門,徒留50個員工說他們想掙加班費。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 巴黎大酒店的工人在曬太陽。Olivia Arthur / 攝

但是,如果你以為法國人只是工作時間少就錯了,他們還放假多。

一年25天的帶薪年假 + 11個法定節假日 + 52個雙休日,只是最基礎的配置。

除此以外,法國上班族還有“工作時間減免”這種神器 —— 超過35小時的工作時間,不僅要多付工資,還要作為假期補上。比如一個每週(注意,不是每天)加班3小時的程序員,一年能額外獲得9到12天的假期。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 在法國,去海灘曬一夏天太陽是最有逼格的度假方式。休完假,大夥最希望聽到的話是“你又黑了”。

當然,還有一些任性的騷操作。很多公共部門都習慣為自己加假,絕不扭曲人性。

比如在很多大學裡,國慶放假的前幾天,是這樣一副其樂融融的光景:

7月14國慶節是絕對不工作的,那麼13日大家都等著過節無心工作了,既然13日無心工作,那麼從12日起我們拒收相關工作郵件吧,11日晚上也不必再檢查了……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 請假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可能是“家裡的狗抑鬱了,我要在家裡陪它”,又或者是得了“急性懶惰病”。

林林總總的假期加在一起,建構出了法蘭西打工族引以為傲的時光 —— 平均每年有近150天不需要上班。

於是每逢7、8月,孩子們正好放暑假,法國就會出現集體度假的黃金月。一座座小鎮如同空城,只留下這樣的一張張字條: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尊敬的顧客:

由於屠夫去南部度假,本店暫停營業,九月恢復正常。”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 英美人制作出了這樣的表情包,適用情境:我在加班,而法國人......

也正因為此,法國常常面臨公共服務效率低下的抱怨,在中國當天就能辦好的事情要等少則個把月,多則一整年。

不過,法國人作為盛產哲學家的民族,“懶”起來也是義正言辭。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 早在中國青年喊出“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之前,1968年,《景觀社會》作者,法國哲學家居伊·德波在牆上寫下了一句振聾發聵的標語:永不工作!號召用停工來抵抗墮落的社會。

16世紀法國哲學家蒙田早就寫過:“我們最豪邁、最光榮的事業, 乃是生活得愜意, 一切其他事情, 執政、致富、建造產業, 充其量也只不過是這一事業的點綴和附屬品。”

到了20世紀,法國哲學家批判資本主義的本事更是臻於化境,如鮑德里亞所言:“我憎惡身邊市民們的主動積極、社會責任、野心和競爭。這些都是外在的工業文明的品質。而懶惰,它是一種自然的力量。”

再說了,按照最初的官方政策設想,誰在規定時間之外加班,就意味著誰搶走了失業者的就業機會,因為這項制度的目的就是通過“一個人少做工,讓大家都有工作。”

於是當世界各地的打工族發出“不想上班”的哀嚎,法國人的假期仍然散發出純潔無暇的光彩。

02

“當罷工成為一種習慣”

歷史上,法國人擁有下班和休假的權利,要追溯到1936年,法國勞工用全國大罷工贏得了每週“40小時工作制”。

如今,爺爺輩的努力不僅升級成了象徵法國精神的“35小時工作制”,還留下了一個後遺症 —— 習慣性罷工。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 1936年的大罷工中,工人們跳起舞來,此前,工人最多每天可工作到15小時。David Seymour / 攝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 1936年罷工期間,百貨公司員工在屋頂露臺上打牌。

據統計,法國在2017年經歷了712次罷工,2016年有801次,2015年有966次。

在每年此起彼伏的罷工潮中,交通行業是一個重災區。在法國出行不能不看罷工時間表,比如2018年法國鐵路罷工時間表會告訴你,四、五、六月幾乎有一半時間都在罷工。

就連法國高考那天也不例外。

考試當天,法國總工會向考生們宣佈:“孩子們,自己想辦法去參加考試吧。”教育部長只能無奈地宣佈寬限考生遲到一小時。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 2018年2月22日,法航工會為提高工資組織罷工。在被拒絕後,又進行了5次罷工,最嚴重時使法航30%的航班取消。

當遊行意識擴散到全社會,不僅僅是公司,就連一貫生活安逸的法國公務員也愛上了罷工的滋味。

要知道,法國公務員數量居歐洲各國之首,養活他們需要花費57%的國內生產總值。

2017年,馬克龍提出“不養懶漢”的削減預算政策,包括在五年內削減12萬個公務崗位、對退休公務員增稅等。

公務系統的工會立馬拍案而起,號召540萬公務員大罷工,最終激起21萬人走上街頭。光是巴黎就有一半的小學教師罷工,70所學校被迫停課。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 巴黎保潔員罷工期間,樓梯上的地鐵票散落一地。Richard Kalvar / 攝

更加尷尬的一次是2003年,126個法國駐外大使館罷工,大使們爭相比慘,抱怨已經窮到“連續幾天沒有複印紙”。

於是當法國總統訪問突尼斯,只能面對一個拒絕開工的大使館,黯然神傷。

按照隔壁英國人的形容,法國人似乎很享受罷工,甚至還出現了一點節日氣氛。荒唐的是,連上學的兒童都學會了上街捍衛自己的退休金。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紐約時報》諷刺道:習慣了大政府的法國人“因為擔心政府要拿走奶嘴而尖叫”。Richard Kalvar / 攝

因此法國有句順口溜:“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罷工,冬天過節。”

我們當然知道工作不會僅佔一年時間的四分之一,但法國人的確已經把罷工看成了與工作、度假、過節一樣的生活常態。

03“法國人還能懶多久?”

然而,令人嚮往的生活方式終究是“有錢任性”的產物。

簡單回顧一下法國經濟發展歷程,不難發現高福利政策常常是在經濟上行期被制定出來。可是平等一時爽,沒錢兩行淚。等到經濟下滑時期,福利卻在強大工會和工人罷工的保護下,難以削減。

因此,隨著法國普通人過得“越來越懶”,財政赤字也達到了一個高峰。目前,法國GDP還未恢復到2007年的水平,10年來幾乎原地踏步。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 巴黎城市交通管理局工作人員運送流浪漢去援助中心,曾有個“職業流浪漢”出書介紹自己是如何憑藉領救濟,活出精彩人生。Patrick Zachmann / 攝

錢不夠了,就需要徵稅,問題是,向窮人徵還是向富人徵?

此前有法國總統選擇了穩住民眾支持率的做法,試圖“劫富濟貧”,向富人徵收“鉅富稅”,美其名曰 “社會團結財富稅”。

到了奧朗德政府時期(2012年至2017年),“鉅富稅”又進化為“特別鉅富稅”,由企業為年收入超過100萬歐元的員工繳納,特別就特別在,收入超過100萬的部分,實際稅率飆升至75%。

這些“平等稅”無疑滿足了中下層的想象,不過副作用也非常明顯 —— 法國企業家攜帶資本紛紛外逃。

據統計,2013年以來,法國每年有700至800戶鉅富家庭搬去其他國家,逃離的資本高達幾十億歐元。此外,由於徵收鉅富稅,導致資本無法進入消費與投資領域,帶來的其他稅務損失比鉅富稅本身還多。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大鼻子情聖”傑拉爾•德帕迪選擇入籍俄羅斯,是逃稅富翁中最知名者。

而留在國內的企業,也需要繼續面臨高昂的用工成本。

諷刺的是,本意是促進就業的“35小時工作制”,加上嚴格限制裁員的法規,和標準不斷上漲的最低工資制度,由於增加了企業負擔,反而讓企業打死也不願意多僱人,使法國失業率在10%居高不下。

於是法國製造業由於成本等原因開始外遷,更加劇了產業空心化的困局。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 以前,一到週日幾乎所有的商店都會關門,近年來隨著經濟低迷,有越來越多的商店申請週日上午營業。

唯一“忍辱負重”的,只剩下一群默默加班的法蘭西精英。

在金融、諮詢、法律等高收入行業,法國人的工作時間正變得越來越長,活活把2011年法國人每週工作時間的統計數字增加到了39.5小時。每當他們聚在一起,話題就從度假、海灘,轉變成了維生素,魚油,葡萄籽,醋泡海參。

然而他們也在出走。由於法國越來越缺少能僱傭高技術職工的企業,大量人才到北美或歐洲其他國家尋找出路。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 2008年法國44%的律師稱其每週工作55小時以上。

時間到了2016年,新任總統馬克龍終於發現,一味讓富人交稅行不通,於是開始了極其艱難的改革。

他首先極大縮減了“鉅富稅”的徵收範圍,同時試圖向民眾增稅,上調了燃油稅。

油價上漲一點點,不出意外地引起了民眾憤怒,因為他們認為富人有能力通過購買電動汽車規避燃料稅,“黃背心”遊行因此應運而生。面對巨大的反對聲,增稅計劃最終付諸東流。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 2018年12月8日,巴黎“黃背心”遊行。但法國的財政問題終究要靠法國人自己買單,抗議造成的經濟損失,最終也要通過稅收形式落到人民頭上。

不過在全球化競爭下,任何一種被寵壞的平等主義都顯得岌岌可危。畢竟在遙遠的東方,有無數“社畜”正在前赴後繼地召喚著全球資本的青睞。

2018年春天,當法國工會又發動法國鐵路工人罷工,鐵路公司想辦法請來了英國員工維持鐵路正常運行。

輿論也是一邊倒地斥責總工會胡鬧:“停止把公眾利益作為籌碼來要挾政府,要麼工作,要麼準備好失業吧。”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 / 由於公共交通罷工,民眾在風雪中等待政府應急渡輪。

看來法國人已經意識到,過於美好的生活方式,可能已經成了他們自己最大的敵人。

但是放到自己身上,仍然沒有幾個法國人會承認自己“懶惰”。

因為,“把加班費放在家庭、愛情、美酒、娛樂之前的人,永遠不懂生活。”

[1]陳彥著. 民主與烏托邦 巴黎讀書思想札記[M]. 2013

[2]羅伯特·帕克斯頓, 西洋現代史[M]. 2013

[3]樂啟良; 呂一民. 法國集體談判模式的確立及其歷史意義——1936年大罷工與馬提尼翁協議探析[J], 世界歷史. 2009-08-15

[4]彭姝禕, 法國大罷工的原因及影響[J]. 世界知識, 2018年10期

[5]林海. 法國:“下班後的時光是神聖的”[J]. 檢察風雲, 2014(18):54-55.

[6]張佳瑋. 人民怎麼對待加班?[J]. 國家人文歷史, 2018(13):100-101.

[7]丁永明. 你為什麼懶?[J]. 中國減災, 2011(04):17.

[8]朱豔亮. “35小時工作制”為法國經濟窘境買單?[N]. 第一財經日報, 2014-10-10(A06).

[9]包兆會. 中國“勞模”在法國[J]. 世界博覽, 2013(22):68-69.

[10]騷亂之後:“瘋狂的法國人”遭多國譏笑. 讀報參考, 2010

-- END --

在法国,一个「社畜」都没有

吃好了,才有力氣和這個世界較量

《甘柴劣火》之後,比“洗稿”更需要注意的三個問題

全世界都遺忘了它,但它值得被稱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