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買了全險,最後卻得不到理賠 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在國家大力宣傳和支持下,很多人都有了保險意識,可是他們準備買保險時,總是有一個很大的顧慮——害怕理賠流程。

儘管各大保險公司已經將保險理賠的流程很明確的做了說明,但很多客戶仍然表示:保險理賠太麻煩了!

要麼就是怕自己投了保最後還是得不到理賠,就乾脆放棄了。

每次聽到這裡大V就只能無奈一笑,保險理賠真有那麼難嗎?

為什麼買了全險,最後卻得不到理賠 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1

正確認識所購買的保險產品

其實,對保險責任的理解和認識誤區是導致理賠產生爭議與糾紛最多的因素之一。

很多客戶由於投保時對自身的需求和保險責任沒有足夠的理解,或者在投保的時候沒有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等到發生事故後,才知道所發生的事故不在保障範圍內。

要麼就是因為投保前進行了隱瞞,不能獲得賠償,難免誤會保險。

為什麼買了全險,最後卻得不到理賠 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2

及時報案

保險事故發生後,要通過電話、書面、各種形式及時通保險公司。

對於意外事故、可能涉及身故、殘疾等索賠金額較高的事故,更要立即通知保險公司,否則有可能要承擔因延誤通知而致使保險公司增加的調查費用。

對於一些需要及時固定,卻因為沒有報案而沒固定的證據一旦滅失,保險責任難以認定,消費者面臨的損失就可能更大。

事實上,及時報案,不僅即刻得到保險公司電話諮詢人員的指導,避免了非定點醫院治療不能賠付的糾紛,還避免了日後再回出險地收集理賠資料的麻煩。

為什麼買了全險,最後卻得不到理賠 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3

根據保險合同約定,人身險合同中如果有指定醫院,需要前往保險公司指定的定點醫院進行診治。

要是有特殊原因不能到定點醫院診治,必須及時通知保險公司,並得到保險公司的同意,否則將有可能給後續的理賠帶來不便和損失。

4

提供資料單據

如果投保商業保險,準備好必需的申請文件。包括給付申請書、保險單、最近一次繳費憑證、相關人員的身份證明、保險合同約定的其他證明文件。

在醫院就診時要提示醫生自身的保險情況。對於在醫療機構發生的各項費用,除收據原件外,還要保存好所有費用的明細,保險公司在辦理理賠時通常需要審核費用明細以確定是否屬於保險責任。

為什麼買了全險,最後卻得不到理賠 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5

索賠時效

保險索賠必須在索賠時效內提出,超過時效,消費者不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不提供必要單證,視為放棄權利。

並且險種不同,時效也不同。人壽保險的索賠時效為5年;其他保險的索賠時效為2年。索賠時效應當從消費者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算起。

6

明確受益人

保險金受益人是保險公司支付賠款的對象,保險公司在支付前會嚴格審核受益人的資料以避免發生給付差錯。所以,建議投保人在簽訂合同時明確合同受益人。

如果設立受益人為“法定”,那麼理賠時受益人身份的確定會比較困難;尤其是領取理賠款時多個受益人同時到場,也給案件帶來很多不便。

一旦受益人之間發生財產分割糾紛,還需要對簿公堂,未來還有徵收遺產稅的隱患。這裡通常發生在受益人為投保人的子女,而子女又不是獨生子女,需要兄妹之間分割理賠款的家庭比較多。

7

保持聯繫暢通

消費者發生保險事故後,請保持所留聯繫方式通暢狀態;所留聯繫地址正確無誤,以確保保險公司能夠及時與您取得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