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安永合夥人謝佳揚:民企是“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推動者和生力軍

“中國經濟的高質量增長,為中國跨國公司提供強大的市場,更有利於‘走出去’和‘引進來’協同發展,跨國公司通過海外併購將全球品牌產品技術與中國市場對接”。 安永大中華區戰略與發展主管合夥人謝佳揚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於3月24~26日在北京舉行。論壇期間,謝佳揚就高質量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等話題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

第一財經: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階段,會給跨國公司帶來什麼機會?

謝佳揚:中國經濟的高質量增長,為中國跨國公司提供強大的內需市場,更有利於“走出去”和“引進來”協同發展,跨國公司通過海外併購將全球品牌產品技術與中國市場對接。

穩定的經濟環境,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機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使企業的資本實力增強。企業在參與國際資源配置,向高端產業鏈攀升時更有底氣。

從國家戰略政策層面,全面開放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從國家間政策協調層面為中企海外投資“保駕護航”。

第一財經: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有人士認為,這是全球化在21世紀的最重要的驅動因素。您怎麼看“一帶一路”倡議對全球化的影響?

謝佳揚:倡導和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繼續成為中國發展重要舉措之一,也將成為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與會者將重點探討的議題。

“一帶一路”為全球商品貿易、資本、技術、國際產能以及人才的互聯互通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具體來說,貿易企穩回升,“一帶一路”成重要引擎;資本合作模式不斷創新,“一帶一路”加速資金融通;技術創新為“一帶一路”發展增添全新活力;境外經貿合作區打開局面,國際產能合作促進雙贏;“一帶一路”人才互通機制為發展奠定基礎。

第一財經:“一帶一路”建設已開展了大量工作,目前重點解決了哪些問題?

謝佳揚:可以從五通發展的角度看“一帶一路”主要成就。

政策溝通方面,截至2017年底中國已同8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86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了100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2017年12月,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中國、老撾、沙特、塞爾維亞、泰國、土耳其、阿聯酋等國家相關部門共同發起《“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倡議》,標誌著“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合作開啟了新篇章;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來自29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與會,來自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的1500多名代表參會,形成了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

設施聯通方面,中歐班列突破7000列,到達歐洲12個國家34個城市,2017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迅猛增長,全年開行3673列,同比增長116%,超過過去6年的總和。截至目前,中企在“一帶一路”沿線推進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有75個,吸引入區企業近3,500家,上繳東道國稅費22億美元,為當地創造近21萬個就業崗位。

貿易暢通方面,2017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7.37萬億元,同比增長17.8%,高於我國整體外貿增速3.6個百分點,佔我國外貿總值的26.5%;其中出口4.3萬億元,增長12.1%,進口3.07萬億元,增長26.8%。

資金融通方面,截至2017年12月,絲路基金已簽約17個項目,承諾投資金額約70億美元,支持項目涉及總投資金額達800億美元;2018年3月,滬深交易所發佈了《關於開展“一帶一路”債券試點的通知》,積極助力“一帶一路”資金融通。截至目前,已有7家境內外企業發行“一帶一路”債券的申請獲得證監會核准或滬深交易所的無異議函,擬發行金額合計500億元(其中,4家境內外企業已發行35億元)。此舉不僅緩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的融資壓力,也有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發展。

民心相通方面,中國已與24個沿線國家實現公民免籤或落地籤。中國與24個“一帶一路”國家互認學歷學位;“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每年向沿線國家額外提供總數不少於3,000個獎學金新生名額;2018年1月,《文化部“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發佈

第一財經:參與“一帶一路”的國企和民企比例如何?怎樣充分調動民企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的積極性?

謝佳揚:近年來,國企和民企在“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性中平分秋色,兩者的角色都舉足輕重。

從併購和綠地投資的角度看,過去五年,國企參與的“一帶一路”項目達858億美元(125宗),其中央企佔約52%(448億美元,47宗)。民企參與的“一帶一路”項目達456億美元(103宗)。所以,民企的活躍度也非常高,從數量上和國企不相上下。

另外,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發佈的《“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7)》,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影響力排名前50名的企業中,民營企業佔42%,央企和地方國企分別佔36%和20%,可見民企在“一帶一路”建設上也非常有影響力。

調動民企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的積極性,首先,為民企“走出去”營造更有利的環境,包括創造公正透明的競爭環境、開闢多元化投融資渠道、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等;其次,使國企和民企找準角色定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實現優勢互補。

國企尤其是央企是建設“一帶一路”的先行者和主力軍。在基礎設施、能源、電力、高端製造(高鐵、核電、衛星)等領域優勢明顯,對於重點項目承接起主導作用。

民企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推動者和生力軍。民企的經營機制相對靈活,對市場反應敏感,故此,民企在市場化領域中角色十分重要。其中,在一些行業領先的民企本身已具備承擔和組織實施重大項目的能力,如信息科技、電子商務、國際經貿合作園區建設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另外,即便是以央企為龍頭的重大項目,其配套及相關產業鏈也包納了眾多民企。

第一財經: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分別要注意哪些問題?

謝佳揚:這其實投資風險問題,可以從宏觀風險,行業風險和企業風險三個角度去分析。

宏觀風險包括政治風險,(政策持續性、政府效能、法律體系、國際關係、對華關係、政治和安全局勢),經濟風險(經濟增長前景、金融風險、物價穩定性、稅收政策穩定性),市場風險(人力資源、市場監管、供應鏈、市場規模、環境問題、政府運作效率)。

行業風險主要體現在市場準入、合規、行業壽命週期和技術革新水平等方面。

企業風險主要是從企業內部角度出發,由於不同企業由於其企業成熟度、戰略定位、市場進入程度、人才儲備和運營能力的差異等原因,在海外投資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麵對的挑戰,以及這些風險和挑戰的嚴重程度都有所不同。總體而言,包括戰略層面和具體操作層面兩個層面的投資風險。

只要企業在投資的過程中做好各個階段的規劃和風險把控,選擇適合自己的標的,無論是民企還是國企是沒有差別的,只是說有的時候我們會認為有國有企業往往資金實力比較雄厚,會做到更充分的準備,比如請專業經驗豐富的團隊協助做好投資規劃,風險管控及整合管理,會將風險降的更低,而民營企業往往會由於成本考慮省去一些步驟而增加了投資的總體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