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水果行業的“焦慮”如何治療?

某位水果界大佬曾說:“現在水果真的越來越難了,以前做1-2億的盤子,吃好喝好,團隊開開心心。現在雖然看起來更大了,但是卻更沒安全感了。”我想不止這位水果前輩,還有很多水果人這幾年都會有這種感覺,並且越發強烈。

作為水果一級批發商,以前他賴以生存的技能是賭行情。但是這幾年黑天鵝事件頻繁,使得他的膽子變得越來越小,大手筆的操作基本已經看不到。對此,他的解釋是以退為進,而我看,卻是迷茫夾雜焦慮。

如今的水果人,不管是願不願意,都面對著不同的焦慮,我們列舉了以下幾點:

當下水果人的五大焦慮

銷售渠道變化的焦慮

銷售渠道正面臨一場史無前例的改革,大部分銷售終端都覺得生意不好做了。慢慢出現幾個特徵。

特徵一,頭部渠道更加集中。新零售的出現,巨頭的入場,資本的入侵。未來一二線城市終端生鮮銷售一定會集中在盒馬,永輝,京東,阿里,鮮豐百果園等巨頭手裡。無他,主要是因為有錢。

特徵二,中小型渠道多樣化,碎片化。社群,微商,內容電商,社交電商,倉儲水果店,社區生鮮店。消費者哪裡都能很輕鬆的買到水果,今天樓下買,明天手機買,後天鄰居推薦買。

渠道的焦慮,是對變化的焦慮。

標準化的焦慮

張總,某產區石榴龍頭企業銷售負責人。每年都有外來客商絡繹不絕的來拜訪,暢聊石榴的合作。最近老張發現大家提出的產品採購需求有點“異想天開”。石榴只要8兩一個,上下浮動10%重量。

“不好意思,水果不是這麼操作的。你們這樣的規格是沒法操作的。”老張搖了搖頭,對著眼前的年輕採購,嘆了一口氣。“還是太年輕啊,這樣的規格怎麼操作嘛。”

出乎意料的是,老張沒做的事,讓別人給做了。隔壁的企業,當家的是剛接班的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敢於接旁人不接的訂單。後來這家企業成為了某一個電商巨頭的產地的官方合作伙伴。

擁抱變化,變則通,通則達。

資金的焦慮

融資難的問題也同樣出現在產業上游。投資回報週期長,風險點較多又不可控,別說是普通基地企業,連龍頭企業也是摳著每一分錢在用。公開渠道不好融資,民間資本又不太喜歡投農業,回報慢不說還低,最後只能所有人都盯著政府賞口飯吃。

未來,資本是最難突破的點,同時也是最大的機會點。

人才的焦慮

做水果比拼的是經驗,吃過的虧是最寶貴的財富。

隨著互聯網的到來,水果行業逐步產生了一些變化。新的營銷方式,新的流通方式,新的包裝方式,新玩意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

“學習起來很吃力。”水果老大哥老王說道。“今天學拼團,明天就出來個什麼社交電商。京東找我們談合作都是年輕人,好像我們都不是一個世界的,聊天起來雞同鴨講。”

當下,對水果人的考驗是複合型人才。下得了地,搬得了磚,發的得朋友圈,做得了報價單。如果自己成為不了,那就需要團隊補充相關方面能力的人才。

未來人才拼的是複合型能力,團隊比拼的線上線下融合,傳統和電商的結合,哪家公司在這方面做得好,就更具備勝出的可能。

賺錢的焦慮

“賺錢的難度越來越大了,每年來產地的人都不一樣,能堅持下來2年的都是高手。3年是奇蹟。”小光是做產地供應鏈的,四川的芒果是他的拿手好戲。

“最熱鬧的是15年和16年,外來客商一大堆。17年,18年基本就是新面孔了。都賺不到錢,很多人轉行了。”說完這話的小光,無奈的笑了笑。“我在產地,如果也再賺不到錢,過了今年,我也不做了。”

銷量大的不一定賺錢,大品不一定的賺錢,名聲大不一定賺錢,有錢的不一定賺錢。

擺在新水果人面前的一個難題是,當風險投資基本都集中在頭部玩家的時候。中小型草根玩家如何繼續生存,不賺錢,都扯淡。

所以,做水果的團隊,一定需要有優秀的財務水平,要麼老闆懂,要麼配置一個財務。很多團隊以為很賺錢,後續算算損耗,甚至一些隱形損耗水分蒸發,稱重損耗等,一年來白忙活。財務第一是要懂業務,第二是能發現風險點。本身是低毛利運作的活,再不精細化,都完蛋。

其實說白了,這些焦慮都是因為跟不上當下瞬息萬變的市場而造成的。順勢而為,不要在這場浩浩蕩蕩的大洗牌中被淘汰,主動擁抱新變化,才是治療當下水果人焦慮症的最好的良藥。

那麼水果行業未來又會有哪些新變化?

市場又將向哪些方向發展?

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一二線市場飽和,三四線市場崛起

水果產業,一二線城市市場已呈現飽和趨勢,很難再有快速的增長。而在三四線城市和縣城地區,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對於水果的消費需求也增多,所以三四線城市的水果需求會越來越大,水果零售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由此可知,競爭激烈的同時也有機遇,未來三四線城市的水果市場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市場遠遠還沒飽和。

國產品牌水果、進口水果消費攀升

現在整個社會都在講究消費升級,落實到水果零售,結果就是消費者買水果更注重品質、品牌。

未來的水果消費越來越看重水果的品牌和品質,而進口水果的消費也越來越高。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越來越低,所以國內外高端水果會越來越受歡迎。

全渠道營銷興起,更講究時效性

線上線下結合,才是水果零售行業的適宜形式。說到這裡,值得一提的就是最近很火的社群。社群團購也成為最近生鮮電商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

數據顯示,到 2020 年我國社群電商商戶規模 2400 萬戶,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未來 3 年該行業將有 10 倍以上的拓展空間。社群團購如火如荼,而生鮮水果則成為了這股浪潮中的主力軍。

年輕消費者成主流客群

未來,隨著年輕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變化,他們或更趨向於精而美的、有品質的、有品牌的優質水果,不僅在乎產品的質量,也同樣在乎產品的影響力、包裝設計形象等等。因此,未來賣的不是水果,更多的是品牌。這樣的發展趨勢對供應商和採購商提出了更多的挑戰,但也能促使更多優質水果品牌的誕生,並進一步提升產品品牌的溢價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