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張愛玲的小說《第一爐香》:一個清純女子因為愛情,清醒地墮落

張愛玲小說的主題,一言以蔽之:愛情戰爭。

《第一爐香》(又名《沉香屑·第一爐香》)是張愛玲在1943年創作的,刊載在周瘦鵑主編的雜誌《紫羅蘭》第二期上,小說一經發表,就在上海引起巨大轟動。

小說背景是1937年七七事變後,傳言上海要有戰事,所以葛薇龍跟隨家人離瀘去香港避難。因香港物價飛漲,遂又離港返滬。葛薇龍為了繼續在香港求學,主動投靠斷絕親戚關係多年的的親姑媽梁太太。其姑媽年輕時不顧家人反對,遠嫁粵東富商梁季騰,甘願做了他的第四房姨太太。幾年後,梁季騰死,其姑媽繼承了梁季騰的鉅額財產,寡居。葛薇龍住在姑媽那豪華、精巧的豪宅裡,漸漸地被姑媽的物質款待所俘虜,成為姑媽用來勾住上層社會中那些男人的色餌。在姑媽指導下,葛薇龍最終和華僑花花公子喬琪結了婚。自從,她不是替喬琪弄錢,就是為姑媽弄人,變成了家庭裡的高級交際花,甚至自嘲為娼妓。

讀張愛玲的小說《第一爐香》:一個清純女子因為愛情,清醒地墮落

說起張愛玲,經典作品很多,而這部《第一爐香》肯定算不上是她的代表作,不過從這部小說可以清晰地看出張愛玲早期的寫作風格:華美,蒼涼,精緻的悲傷。

有些作家,不寫則已,一寫就不得了,比如魯迅的《狂人日記》,比如郁達夫的《沉淪》。有的作家,其寫作風格是在不斷地摸索中逐漸成形的,比如沈從文,還有張愛玲。

許子冬教授認為,《第一爐香》解析的是女人(乃至人性中)更普遍的弱點,所以在抽象層面,顯示了人受虛榮、情感支配,無法解脫。在歷史層面,則表達了對都會小市民(尤其是女人)生態、心態的理解和同情。

張愛玲在這部小說中有兩個最重要的藝術技巧:故意混淆敘述角度和反方向營造文學意象。

第一個特點:故意混淆敘述角度

小說中有些關鍵段落,景物描寫,你不知道是從主人公眼睛看的,還是小說敘事者角度看的。這種混淆是利用省略主語的方式,寫出人物自己都不知道的感覺或潛意識。

第二個特點:反方向營造的象徵

這種文學表現技巧在小說中比比皆是。如“梁家那白房子黏黏地融化在白霧裡,只看見綠玻璃窗裡晃動著燈光,綠幽幽地,一方一方,像薄荷酒裡的冰塊。”張愛玲喜歡“以實寫虛”,她不用什麼鬼氣、妖物、墳墓來形容梁家,反而用一個眼前具體的薄荷酒裡的冰塊,這麼一個更近更實的對象,來形容這個房子的“妖氣”,達到了一個陌生化的效果。

讀張愛玲的小說《第一爐香》:一個清純女子因為愛情,清醒地墮落

我的書桌 讀書筆記

《第一爐香》以女主人公葛薇龍的心理轉變作為小說敘事的內在動力,將心理轉變與情節發展有機結合在一起,貫穿故事始終。薇龍由一個漂亮、善良、純潔的女孩蛻變為交際花,奔波於名利場,用金錢來鎖住對喬琪莫名其妙的愛,甘願成為貪婪自私的姑媽和浪子喬琪的工具。這樣的轉變發生在僅僅三個月的時間裡,而且令讀者信服。由此,可以見出這篇小說的藝術魅力和張愛玲高超的寫作技巧。

縱覽整篇小說,薇龍的內心掙扎過很多次,她有選擇的機會,可以退出這個“遊戲”。可是每次掙扎過後,要麼是因為物質的需要,要麼是因為精神上虛榮,要麼是因為情之所起,……之最後她都選擇了妥協,直至徹底的屈服——清醒的墮落。

生活,是安於人的奴性和物的奴性的交織。

最初,薇龍住進姑媽家後,很快就意識到這裡的環境並非如她所願,這時她有三個選擇:一、回上海,二、繼續讀書,然後找工作,三、是找個人嫁。她當時的選擇是第二個,繼續讀書,然後再找工作。直到遇到喬琪喬——那個混血兒帥哥,葛薇龍迎來了她的命動轉折。

這個男人上來就是攻勢凌厲。薇龍對喬琪喬缺乏抵抗力。這時她身邊的丫頭睨兒在旁邊提醒薇龍說,喬琪喬雖然身出名門,可是是個浪蕩子,愛花錢,也沒有多少財產。可是薇龍還是一頭墮入情網。在司徒協手鐲的威脅之下,薇龍不得不認真考慮跟喬琪的關係。

讀張愛玲的小說《第一爐香》:一個清純女子因為愛情,清醒地墮落

張愛玲全集01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喬琪雖是花花公子,卻不騙薇龍。

李碧華說:愛情,不是太餓,便是太飽。不是賠盡,便是全贏。

愛情是互不放過的。

小說中,曾經有段描寫,薇龍竭力地在他喬琪的黑眼鏡裡尋找他的眼睛,可是她只看見眼鏡裡反映的她自己的影子,縮小的,而且慘白的。這是一個典型的好的文學意象,因為它又是象徵,又是寫實。寫實是,在墨鏡裡你的確看不到對面的眼睛,只能看到自己的倒影。而在這場愛情遊戲當中,這個倒影,就象徵女主角真實的可憐的處境。

接下來有段喬琪和薇龍在床上的描寫,“她睡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可是身子彷佛坐在高速度的汽車上,夏天的風鼓蓬蓬的在臉頰上拍動。可是那不是風,那是喬琪的吻。”事後,薇龍一個人靜靜的在洋臺上看月亮,被月光淹得遍體通明。她在分析自己,為什麼這麼自卑、固執,而又瘋狂的愛著喬琪。“她伏在闌干上,學著喬琪,把頭枕在胳膊彎裡,那感覺又來了,無數小小的冷冷的快樂,像金鈴一般在她的身體的每一部份搖顫。”可惜這短暫的快樂消失得太快,就在當天的半夜,凌晨將至,她看到花園裡剛剛離開的喬琪,竟然和她信任的丫頭睨兒抱在一起。

張愛玲的文字真是美,張愛玲的筆真是殘酷。

讀張愛玲的小說《第一爐香》:一個清純女子因為愛情,清醒地墮落

《第一爐香》讀書筆記手稿

薇龍堅持選擇要返回上海,不料氣急之下,感冒轉成了肺炎,病倒了。在病中,薇龍突然懷疑──覺得她生這場病,也許一半是自願的;也許是她下意識地不肯回去……這時梁太太跟喬琪喬說,你要是跟薇龍在一起,你還是有自由,同時你還會有錢,所以喬琪從那時開始正式的追薇龍。

小說裡描寫,就在薇龍去買船票回家的路上,天色昏昏沉沉,心情浮浮蕩蕩。喬琪開著車,路邊緩行。薇龍停下,她以為喬琪一定趁著這機會有一番表白,不料他竟一句話也沒有。薇龍看著他把一隻手臂橫擱在輪盤上,人伏其上,一動不動。她心裡就一牽一牽地痛著。之後薇龍繼續走,那個車子也沒有跟上來,回頭看,車子還在那裡。她正面臨著在梁家大宅的“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人生選擇,她終究還是妥協了,認命了。不可測的天氣,不可測的未來。

生命也是一齣戲吧!

更多的讀書筆記請試閱我的好朋友——作家舞馬長槍老師的《讀書日札》,本週優享價1元,細讀精讀經典文學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