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項目落戶,這個村的婦女可以繡花養家了!

1月17日上午

遼寧省非遺傳承扶貧項目

“盛京滿繡扶貧孵化車間”

正式落戶

大石橋市建一鎮銅匠峪村

非遺項目落戶,這個村的婦女可以繡花養家了!

盛京滿繡始於1683年,距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盛京滿繡第四代傳承人楊曉桐打破非遺絕技“傳內不傳外”的傳統,在全省貧困和經濟落後山村推行“盛京滿繡扶貧車間”,公開招徒,目前已培訓1500多人。

非遺項目落戶,這個村的婦女可以繡花養家了!

古人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這項傳統手工藝能否在銅匠峪村得到認可和推廣呢?


銅匠峪村“第一書記”孫濤和銅匠峪村兩委班子經過調研考察和實質性接觸,發現滿繡工藝創作具有上手迅速,不受場所、時間限制的特點,是一個帶領農村婦女脫貧致富的好項目,最終確定了先培訓、後簽約、訂單式、有保障的合作模式。該項目也得到了百姓的認可,現如今在村裡流行著“帶著娃,繡著花,養活自己又養家”的順口溜。

非遺項目落戶,這個村的婦女可以繡花養家了!

“盛京滿繡”上手快,讓廣大貧困婦女基本實現脫貧

繡一幅滿繡作品,婦女們就可以得到480元,一個月繡3幅就可以達到1500多元的收入,一年下來收入將近2萬元,這對農村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字,生活能夠帶來很大的改善。

非遺項目落戶,這個村的婦女可以繡花養家了!

“盛京滿繡扶貧孵化車間”的落戶為銅匠峪村開闢了脫貧致富的新渠道,營口市婦聯、大石橋市委宣傳部分別為銅匠峪村頒發“巾幗學堂”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牌匾。

非遺項目落戶,這個村的婦女可以繡花養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