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期結束了,我與更好的自己隔了一個“差不多”

大學生的思想國

一学期结束了,我与更好的自己隔了一个“差不多”

匆匆忙忙上完一學期的課,還沒緩過神,期末考試周已經結束了,總覺得自己還是在剛開學不久的時間裡,然而寒假已經在向我們招手。

如果對你的這半年大學生活進行總結,你會如何評價呢?

相信很多人會回答:“差不多”。

那麼“差不多”是差多少呢?是可以更好的意思嗎?

1

“學姐,你看看這篇推文,我覺得自己做得差不多了。”

看著和自己預想的效果相差很大的文章,我皺了一下眉:“......除此之外,其他的地方你再完善一下。”

“學姐,我又改了,差不多可以發了吧?”

發現她只是按照我說的修改,像趕任務一樣,絲毫沒有自己的想法,帶著一丟丟生氣,我對小部員說:“我們以為的‘差不多’,其實‘差很多’。看著其他學院的微信,再看看我們自己的,因為一次次的差不多,到最後積累起來,就成了很大一段差距。為什麼不再多對比思考呢?這裡你讀著通順嗎?這個句子這樣改會不會更好點......”

其實我們許多時候在學習與工作中也經常說這樣的話,比如:

我覺得這個PPT做成這樣差不多了;

我覺得這篇論文寫到這裡差不多了;

我覺得比賽推進到這裡也差不多了;

......

我們每天看似忙碌不停,難道卻只停留於“做得差不多”嗎?

做一件事情時,達不到嚴格要求的標準或者預期效果,便進行自我安慰,用“差不多”來欺騙自己,安慰自己說“可以了”、“算了吧”、“就先這樣吧”。

殊不知,許多時候正因為凡事只求差不多,所以錯過了無數次變得更好的可能性。

我們學會的獨特知識與技能,別人是搶不走的,相反自己受益終身。

2

當你還在用差不多為自己的平庸找藉口,有些人正在努力找“差很多”。

你總覺得差不多就行了,但其實還有不少人正在嘗試各種“差很多”。

前幾天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浙大一位學霸因為一張密密麻麻的作息表走紅。

一学期结束了,我与更好的自己隔了一个“差不多”

哪有什麼一路開掛的人生,只不過你沒看到背後他的認真與努力。

這位學生雖然考上了很多人夢想中的大學,依舊一刻也不鬆懈。嚴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什麼都做、什麼都做得好。

不知道你的身邊是不是也總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的人生彷彿一路開掛似的,事事順利,樣樣比別人優秀,令人羨煞。

一位學姐,大學四年拿到了各種證書,成功保研進了985名校,還有男朋友。

身邊的人都猜測,這麼有厲害的人,一定是十分幸運、天賦異稟、記憶超強?

然而瞭解她的人都知道,她不是很聰明,但是力求把每件事做到極致,從未聽過她說“差不多、算了吧”類似的話語。

就是這樣的一個她,能夠在喜歡的事情上付出全部的努力與熱愛,用心播種,收穫滿滿。

3

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當我們滿足現狀,安於舒適,日復一日去做同一件事情,不再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出色,不再花時間提升自己時,我們其實在過著將就的生活。

到最後,大學四年明明碌碌無為,卻跟自己說平凡可貴。躲在發著光的屏幕後,活在加濾鏡的鏡頭裡。

我們想實現的夢想很大,想去的地方很遠,只有拉高自己的標準,抬高自己的底線,不停地努力,才能足夠幸運,到達成功的彼岸。

期末複習到腦殼子疼,考試緊張的日子過去了。你的寒假打開方式是:聊天到凌晨,睡覺到中午?或是追劇一整天,零食不斷?

但是來自靈魂的拷問:你的英語四六級、計算機二級過了嗎?專業證書又get了多少?

陪伴父母,放鬆娛樂的同時,寒假也是鍛鍊身體、學習新知識、補短板的好機會,每天學一點新東西,不斷為自己加油充電。

人與人之間的梯度一旦拉開,以後就會成冪次方增長,差距越來越大。讓我們一起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時間,追求精益求精,不妥協,不將就。總結自己一學期的收穫與不足之處,用心、認真地度過接下來的每一天,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不負青春,不負自己!

告別差不多:

一学期结束了,我与更好的自己隔了一个“差不多”

1.一旦執行,就付出100%努力。

99.9%和100%有什麼區別?區別在於,誰把最後這0.1%的事做好了,誰就贏了。

2.保持認真負責的態度。

學習工作上,開動大腦,把事情做出色;生活上,不湊合;感情上,不將就。

3.學會拒絕,更要允許自己拒絕。

在自己的範圍內有所計劃安排,什麼都去做,什麼忙都幫,往往很累,還會打亂自己的學習生活計劃,最後什麼都做不好。

- END -

作者 | 樊耀明

一学期结束了,我与更好的自己隔了一个“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