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總結|餐飲行業年度大事件

2018年已經過去一個星期了,對餐飲人來說,過去的一年卻是值得細品深思的。

這一年,海底撈火鍋上市,市值達944.46億港元,隨後傾資1億打造人工智能餐廳;瑞幸咖啡融資2億美元,估值達10億美;滴滴推出滴滴外賣,阿里收購餓了麼,餓了麼再與口碑合併,與美團點評正面KP,外賣市場正式進入兩足鼎立狀態……

為此,我們整理出了2018年餐飲行業的10大熱點事件,和大家一起回顧過去一年的行業變化。

TOP1:

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18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治亂用重典”,被稱為“史上最嚴”。

新法以建立科學、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為目標,較修訂前有4方面明顯的變化,一是對食品生產、銷售、餐飲服務和食用農產品等各環節實施最嚴格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最嚴格的監管處罰制度,同時加重了對地方政府負責人和監管人員的問責。

三是健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食品安全標準等制度。四是建立有獎舉報和責任保險制度,發揮消費者、行業協會、媒體等監督作用,形成社會共治格局。操作性也更強,比如新法第六十二條、第一百三十一條專門作出規定,將網購食品納入監管範圍,並強化了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對商家的審查義務。

規定了在網絡購買食品的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時,如果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網食品經營者的真實信息和有效聯繫方式的,則由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賠償。簡單來說,就是“網絡交易出問題,第三方平臺先負責”。

這一規定明確了網購平臺的主體義務,對食客來說,今後再遇到網購糾紛時,就有法律武器可以運用。唯有讓最嚴的《食品安全法》成為高壓線,讓違法者碰不得,民眾方可吃得放心與安心。

TOP2:

海底撈港交所上市

隨後聯手鬆下推出智能餐廳

9月26日,隨著海底撈董事長兼創始人之一張勇、首席運營官楊利娟在港交所敲響銅鑼,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聯交所主板掛牌交易,發行價17.8港元,開盤價18.8港元,較發行價漲了5.6%,隨後又飆至19.64/股。首日收盤價為17.82港元,較發行價上漲0.11%。海底撈市值亦突破120億美元。

2018大总结|餐饮行业年度大事件

10月28日,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和日本松下電器公司聯合打造的智能餐廳在北京開張。瀛海智能是海底撈與松下合資組建的子公司。這家智能餐廳依託松下的機器人技術和圖像識別技術等,實現了後廚的全自動化運作。顧客用平板電腦等終端點餐後,自動菜品倉庫能夠自動組合盛放菜品的盤子,並將它們裝入托盤。

TOP3:

瑞幸咖啡玩出“火箭速度”

1年破2000家門店

5月15日,瑞幸咖啡發佈致星巴克公開信,直指對方涉嫌壟斷,擬向法院提起訴訟。瑞幸咖啡表示,星巴克進入中國近20年來,在教育中國咖啡市場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貢獻,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佔據中國連鎖咖啡市場50%以上的份額,一直以來都是瑞幸咖啡及中國咖啡行業所有從業企業學習的榜樣。

2018大总结|餐饮行业年度大事件

小藍杯以這種外界邰侃的“碰瓷式”公關和絕對壓倒式的代言廣告迅速進入公眾視野。7月11日,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宣佈完成A輪2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10億美元。

12月12日,瑞幸咖啡宣佈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投後估值22億美元。愉悅資本、大鉦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中金公司等參與了本次融資;完成融資後,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夥人劉二海進入公司董事會。

12月26日,瑞幸咖啡宣佈提前完成全年2000家門店的開店計劃。相比之下,1999年進入中國的星巴克20年時間才在中國開設3600多家門店。如此亮眼的成績卻是以淨虧損8.57億人民幣作為代價,這種資本燒錢補貼式的玩法引起了外界熱議!

TOP4:

新美大上市

阿里收購餓了麼合併口碑

去年8月,餓了麼以總共8億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百度外賣。今年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宣佈,聯合螞蟻金服集團以95億美元“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

2018大总结|餐饮行业年度大事件

9月20日,美團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目前美團通過餐飲外賣、到店及酒旅、美團閃購、小象生鮮等新業務及其他三大業務板塊實現了營業收入的增長,也完善了在本地生活領域的生態型佈局。

2018大总结|餐饮行业年度大事件

10月12日,阿里巴巴突然放出重磅消息,旗下業務餓了麼和口碑正式合併,同時成立一個全新的“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出色的覆蓋“到家”、“到店”兩大場景的一條龍服務。

至此,阿里美團在外賣O2O領域的競爭進一步升級,外賣市場形成兩足鼎立之勢。

TOP5:

雀巢“收購”星巴克,對手變盟友

5月7日下午,食品企業雀巢公司宣佈已與咖啡連鎖企業星巴克簽署協議,正式收購星巴克旗下的零售和餐飲產品業務,雀巢向星巴克支付71.5億美元,同時將永久擁有在全球咖啡店以外銷售相關星巴克產品的權利。

2018大总结|餐饮行业年度大事件

根據雀巢方面公佈的信息,雀巢收購的是星巴克的零售和餐飲產品業務,並不包括即飲型產品以及星巴克咖啡店內任何產品。作為此次交易的一部分,星巴克將出售每年銷售額達20億美元的業務,獲得71.5億美元的現金預付款。同時,大約500名星巴克員工將加入雀巢,為了保持現有業務的穩定,該業務的運營總部將繼續放在美國西雅圖。

TOP6:

奈雪的茶創始人怒“懟”喜茶抄襲

事件源於11月18日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發的一條朋友圈。在這條朋友圈中,彭心直接喊話喜茶創始人聶雲宸,直言喜茶“除了當年芝士草莓是在奈雪上了四個月後上的,其他都是隔了一年跟著奈雪迴歸產品上,我都替你沒意思了……”

2018大总结|餐饮行业年度大事件

隨後,聶雲宸針對此次喊話回應,指出奈雪對“市場競爭”、“抄襲”、“創新”這三個詞的理解與其有巨大差異。強調“創新”不是搶時間佔位,調侃“如果是這樣我們可以把所有世界上的水果或者材料拼湊起來先出了,然後指責以後的人都在‘抄襲’自己,如果只是這樣那創新真是太簡單和幼稚了。聶雲宸指出真正的創新的困難恰恰是要去發現裂縫與不足並提供更好的東西。對於這種言論,彭心繼續開懟:“晚了一年上那就得比我們好喝才行呀……”

事件持續發酵,從是否屬於抄襲,到同質化的餐飲業競爭,再到餐飲業的創新之痛,茶飲業再次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且有愈演愈烈之勢,一度登上微博熱搜/熱話榜。

TOP7:

2017年度中華餐飲創新榜TOP100

榜單揭曉

3月28日,由餐飲界新媒體主辦,聯合200家媒體共同發起的“2017中華餐飲創新榜TOP100”在武漢“第六屆創新餐飲風暴會”進行公開發布。

2018年餐飲各種峰會不斷,特別是年底的時候餐飲老闆內參、紅餐網等各個媒體都有自己的論壇嘉年華。

2018大总结|餐饮行业年度大事件

TOP8:

咖啡陪你敗退中國

瘋狂擴張引發體系之亂

昔日風靡的韓國咖啡連鎖品牌咖啡陪你,2012年高調進入中國市場,在短短六年後以破產結局。曾經作為韓系咖啡代表的“咖啡陪你”如今在華全面潰敗。

2018大总结|餐饮行业年度大事件

於11月29日前,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法院發佈公告稱,咖啡陪你(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咖啡陪你上海公司”)的債權人應在2018年11月9日前向咖啡陪你上海公司管理人申報債權。並定於11月16日下午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依法申報債權的債權人有權參加債權人會議。該公司已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黑名單,法定代表人也下落不明。

近年來,由於韓劇的文化輸出,一度成功讓“韓式咖啡廳”的印象植入不少年輕人心裡,咖啡陪你也用短時間就將店面開到了中國的三四線城市。但是很快因“水土不服”,敗落了下來。

TOP9:

抖音營銷風靡餐飲界

答案茶一夜走紅

2018年春節期間,抖音徹底火爆全國。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抖音增長了近3000萬DAU,最高日活達到了6646萬,呈現爆發式增長。

2018大总结|餐饮行业年度大事件

伴隨抖音短視頻的火爆,各行各業紛紛開始試水短視頻營銷,特別是海底撈“抖音吃法”走紅,讓這種病毒式、低成本的“抖音營銷”迅速在整個餐飲行業引爆,西貝、巴奴、coco等多個品牌紛紛做起了抖音營銷。

於是,在鄭州,一款名為“答案茶”的茶飲品牌也因抖音迅速走紅,短時間內收穫上億點擊量,線下門店一度排隊,引來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創業者加盟。

TOP10:

網紅餐廳Win House

14家門店全部關門

今年10月31日,長寧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接到了一則舉報,反映轄區內的上海音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發生欠薪。

提及“音家餐飲”,知曉度或許不高,不過其旗下的“WinHouse”餐廳,卻是申城白領圈中的網紅餐廳,2014年開業後憑藉“全日制早午餐”的噱頭火爆一時,甚至還一度被部分美食公眾號譽為“一定要去的魔都Brunch餐廳”。

2018大总结|餐饮行业年度大事件

根據勞動監察部門現場初步調查發現,該起欠薪案共涉及“音家餐飲”等4家公司,幾家公司均由位於長寧的總部統一管理,其下屬14家門店遍佈浦東、閔行、靜安、黃浦等區。公司因經營不善,於10月底突然集體關門停業,接案時實際經營人處於失聯狀態,導致共計拖欠總部及門店340餘名員工9-10月工資約330萬元。

目前,該餐廳實際經營人將被移交公安機關,欠薪入罪的同時還將列入“黑名單”。

共勉

最窮無非討飯

不死終會出頭

美食攝影案例

2018大总结|餐饮行业年度大事件

想加入餐飲微信群的朋友請加主編微信:2432584414,備註:加群,我們需要“麒麟才子”的你,更需要有播音興趣的你,歡迎原創投稿,歡迎大家在文章後面留言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