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市格局将发生重大转变,抱团发展能否支撑下一个十年的繁荣

朋友们好,昨天在郑州开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会议,叫做“郑州大都市区(五城)标准联盟签约仪式暨联盟全体成员大会第一次会议”,规格还挺高,会议的大概意思是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五个城市要深度融合,在发展思路上要统一标准、协调一致。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提过大大小小的城市化概念不胜枚举,大家很容易搞糊涂,对于这个“郑州大都市区”的概念,似乎还是挺新鲜的,我简单标注了一张地图,大家看看这个概念的区位分布:

河南城市格局将发生重大转变,抱团发展能否支撑下一个十年的繁荣

高德地图实测,最短路径,实际驾车时间,东区省政府至各地市政府距离

意思很明确:郑州要拉着开封、新乡、许昌、焦作四个小弟一起发展,搞协同,搞一体化。目前已经看到有很多具体的措施在落地,比如郑开城际铁路的运营、郑许市域铁路的建设、郑新之间新的跨黄河大桥、郑焦之间的城际铁路等等,这一圈,是郑州都市区的核心区,也是河南城市化的核心圈层。河南高层的意思也比较明显,做大郑州,做强郑州,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影响力。

无独有偶,在今年4月份和9月份,在洛阳市,也开了两个很有意思的会议,分别叫“洛阳都市圈工作座谈会”和“中原城市群西部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参会的城市有洛阳、平顶山、三门峡、济源,意思也很明确:洛阳要拉着这三个城市,打造河南城市群的副中心圈层。如下图:

河南城市格局将发生重大转变,抱团发展能否支撑下一个十年的繁荣

洛阳市政府到各地市政府,高德地图实测距离,预计车程

看了上面两个城市的动作,再结合河南省最新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郑州中心+洛阳副中心”的定位,我们大体就可以猜出河南省的意思了,一主一副,各自拉着小弟搞协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省会郑州,还是洛阳,在举办上述市域协作会议的时候,都有省级领导站台,也都在省级官媒报道,可见两地的发展规划还是建立在河南省的大框架之下,也是彼此默契的结果。

仔细复盘河南这几年几个重大的国家级政策落地:自贸区(郑州-洛阳-开封)、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洛阳-新乡)、高铁枢纽(郑州、商丘、南阳、洛阳)、包括一些无足轻重的城市化试点,河南省都在不断的向郑州和洛阳释放利好,从富士康落户郑州,到银隆和格力落户洛阳,河南省都动用了最高规格的资源和举办了最高规格的签约仪式,郑州自不必说,河南省也确实给足了洛阳面子。洛阳网友经常抱怨省里偏心,其实知足常乐,看看省内其他兄弟城市更吧。

这里讲一个小故事,前些日我去洛阳出差,跑去参观当地新建的规划馆,搞的很牛逼,在郑州的新规划馆建成之前,这里应该是河南最大的城市规划馆,里面的各种规划,都是围绕“中原副中心”这个定位,从地铁的规划、高架的规划、新机场的规划、龙门站综合枢纽的规划,你能看出这座城市的野心,对郑州步步紧逼,正在加速甩开河南第三名。现在大拆大建的洛阳,像极了五年前的郑州。下图是呼南高铁过境洛阳的示意图:

河南城市格局将发生重大转变,抱团发展能否支撑下一个十年的繁荣

呼南高铁的剧情特别有意思,最先是确定过郑州,最后洛阳硬生生争取过来一条西线,圆了枢纽梦

今年,郑州的GDP一定破一万,洛阳的GDP一定破五千。河南现在能拿的出手的城市,就这两个了。

可以肯定的说,未来10年,河南省会延续现在的发展思路,围绕“做强郑州,一主一副”走下去,我们也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利好政策向郑州和洛阳倾斜。当然,我可不是说这两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会有大发展,大家千万不要误会而去投资房产,我是说现在的阶段,河南省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郑州会捞走好处的大头,洛阳捞走小头,别的城市分点汤喝一喝

抱团发展,似乎也是河南目前最好的选择了,然而,大规划必有大困难,一体化不是简单说说,没个十年二十年,是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城市化浪潮之下,全国各地都在秀规划,究竟是一场盛宴,还是一地鸡毛,现在说什么都言之过早,只能自私的祝愿,我们河南的思路别走偏。

这里是郑漂内参,喜欢我们的朋友请点赞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