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時代,大可讓每一位受教育者樂享舒心匹配

物聯網時代,大可讓每一位受教育者樂享舒心匹配

1 一個並不可笑的段子

物聯網與基礎教育可能是兩件毫不相干的事情,然而即將全面到來的物聯網時代,卻有能力解決目前基礎教育的瓶頸問題。閒話少說,先看一個段子:

看門的大爺是一位六十多歲健談而身體硬朗的人。健談是因為生活的寂寞,遇到一個匆忙進出的人,便想人家留步說說心裡話。身體硬朗是因為內心不寂寞,有些需求沒有人知道。如果老人家活到物聯網時代,不僅人,且連沒有生命的傢俱、電器……一切萬物的信息皆可被感知、交流、交換,到那時,老大爺年齡再大生活再孤寂,也沒有一點問題,何愁內心一點小小的需求無人感知、不得撫慰?你懂的,後面的內容可能就帶一點低級庸俗的味道,不說了,就此打住。

物聯網時代,大可讓每一位受教育者樂享舒心匹配

2 第三次信息浪潮

物聯網時代的腳步,已然到了我們的家門口,“踏踏”之聲已經清晰可聞。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其實還是互聯網,不過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物品和物品之間、物人之間、人人之間。物物相息,人人相息,物人相息,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於網絡融合中。

物聯網時代的網絡融合,不僅是機器到機器、機器到人的物聯網融合,也是人與人的互動,通過第三方平臺或者網絡電視完成。這個發展真的就很有意思了,物聯網馬上就同基礎教育聯繫了起來,即人的心理活動信息,通過智能感知技術,一點一滴、一絲一毫都能夠被機器記載下來並能直觀地顯示了。

物聯網時代,大可讓每一位受教育者樂享舒心匹配

3 滴溜溜與賊溜溜

我經常跟學生說:如若肯用三分功,人人皆可致堯舜。問題是,人的大腦“瞬息十萬變”(人的大腦一秒鐘發生十萬次的化學反應,產生無以數計的念頭),思想很不容易集中,稍稍分神,思路就散了。一堂四十五分種的課程,很難保證十五分鐘的全神貫注,由此,學生的學業就存在各種問題了。

所以,聽講的孩子,眼珠會滴溜溜地圍著老師轉,聚精會神,認真聽講,收穫不少。不聽講的孩子的眼珠則是賊溜溜地朝著老師看,逮著機會,就弄小動作去了,一堂課下來,什麼收穫也沒有。

賊溜溜之際,肯定是有緊張的心理活動的。如果到了全面物聯網時代,一定會有機器和專用網絡早早感知,記載並設置紅燈警誡,這樣,對於根除“賊溜溜”的現象,是不是就很有效果呢了?當然,這還僅僅只是基礎教育中的一些極微小的細節問題。而困擾在現階段基礎教育的根本的大問題,甚至有些是現在沒有辦法解決的瓶頸問題,我設想,到了全面的物聯網時代,也會迎刃而解了。

物聯網時代,大可讓每一位受教育者樂享舒心匹配

4 瓶頸

據我的觀察,目前我國基礎教育中的瓶頸問題,主要是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師資質量堪憂。高考中高分學生根本不會報考師範院校,就讀師範院校的畢業生根本不願意從教,所有的年輕人根本就不願意迴流到四線以下的縣城,尤其不願意下到偏遠地方的農村去任教。當全面的物聯網時代到來,影響人們生活方式的基礎,未來時代主要是信息共享的基礎,當行業之間、大城市和偏遠地區沒有多大差別的時候,基礎教育行業缺乏“精英人才”和偏遠地區缺乏師資的狀況,可能就有根本改觀的客觀基礎。同時,優質資源的全面開放和共享成為可能,基礎教育師資力量薄弱的情況,也會得到有效彌補。

第二,現有師資,年齡老化,觀念僵化,體力退化,維持其正常工作秩序,已經勉為其難,要讓他們進一步“教書育人”,則是難上加難。譬如,對於學生的成長,需要全方位全天候的持續關注,發現那些小毛病,可以通過自愈解決,那些傾向性問題,可能成為不好的習慣,需要準確診斷,對症下藥,這樣,就需要一個足夠的“大數據”來分析了。而關於這樣的“大數據”,不通過物聯網的技術支持,是不能夠進行必要的掌握的,那麼,能夠把成長問題從根本上解決,落到實處,就成為了一句空話。

第三,義務教育均衡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在“第一”個問題裡面,已經有所涉及,點到為止,這裡不再發揮。

物聯網時代,大可讓每一位受教育者樂享舒心匹配

5 髒水與孩子

雖然如此,全面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也給人們帶來了一種對於“未知”事物的驚恐。譬如說,目前的智能手機是一種先進技術的發展,而對於正在中學階段讀書的孩子來說,究竟應不應該接觸、能不能使用智能手機為學習服務,爭論正烈,又莫衷一是。

舉一個例子:英語口語能力考試,要改革到人機對話。其訓練需要平時進行人機對話聯繫。如果使用得好,監管到位,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英語口語的人機對話訓練,不僅效果好,也方便,然而,卻有很多家長不無擔憂,怕智能手機影響了孩子的學業。有一部分家長明確給老師說,不允許老師給孩子用手機佈置任何作業,當然包括英語人機對話訓練。

這讓我想到了一個沉重的話題:潑洗澡水的時候,有的人連澡盆裡的孩子,也一同視作髒水潑掉了。

但不管怎樣,作為一名最基層的教育工作者,我願意熱烈擁抱未來的時代。因而,看到了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即物聯網時代正撲面而來之時,我為基礎教育新生的希望,感到了由衷的高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