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補血” 永續債開閘正當時

銀保監會近日批准中國銀行發行不超過40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這是我國商業銀行獲批發行的首單永續債,標誌著永續債正式開閘。發行永續債有利於銀行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夯實風險抵禦能力、優化資本結構,有助於豐富債券市場投資品種,促進資本市場健康良性發展,滿足投資者多樣化需求。

首先,永續債的發行有利於商業銀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18年商業銀行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34.69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在社會融資規模中佔絕大部分。同時,信託貸款、委託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餘額均呈收縮態勢。經濟主體的融資需求更多被資本金佔用相對更高的信貸資金滿足。

對銀行而言,加大信貸投放需要“本錢”。銀行資本充足率是資本淨額與風險加權資產之比,風險資產擴張的“大頭”是貸款。近幾年,銀行業貸款增速高於利潤增速,意味著若僅靠內源性補充,每隔一段時間銀行一定會出現資本充足率的下降。同時,資本監管的標準不斷提升,迫使銀行進一步補充資本。在此背景下,永續債作為外源性資本補充的工具之一,可以增強銀行資本實力,緩解信貸投放帶來的資本金壓力。

其次,與國際同業相比,當前我國銀行業資本結構合理性有待提升,體現在其他一級資本厚度不足,永續債發行有利於改善這一現象。銀行的資本金包括核心一級資本、其他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目前國內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十分接近一級資本充足率,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國內其他一級資本工具較為匱乏。相比國際同業,國內銀行業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的工具僅只有優先股,並且只有上市銀行能夠發行。永續債作為債權型工具,發行人不受上市與否的限制,可以直接補充銀行其他一級資本,改善資本結構中其他一級資本佔比較低的問題。

再次,永續債開閘意味著商業銀行資本工具創新邁出實質性步伐,未來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仍有空間。當下銀行資本補充工具主要有普通股、可轉債、優先股、二級資本債等,在監管部門的鼓勵下,預計未來銀行補充資本的路徑將不斷拓寬,還可以繼續探索發行轉股型二級資本債券,進一步豐富投資品種。

進一步看,永續債的發行有利於促進債券市場發揮企業融資功能,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減輕商業銀行依靠資本市場融資的壓力。商業銀行永續債可以豐富債券品種,增加債券供給。同時,考慮到永續債含有減記或轉股等吸收損失條款,對發行人主體信用等級要求較高,機構預計未來發行主體集中於AA+級(含)以上的銀行。相比於其他長期債券,商業銀行永續債信用風險較低,將吸引低風險偏好的長期投資者。

本文源自中證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