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機40年曆史性跨越:從望塵莫及到同臺競技

中国战机40年历史性跨越: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

40年來,航空工業始終堅持航空為本,把保軍強軍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緊緊圍繞軍事鬥爭和軍隊戰略轉型的需要,推動裝備發展從“更新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向“探索一代、預研一代、研製一代、生產一代”轉變,實現了對世界先進航空工業從望塵莫及到望其項背再到同臺競技的歷史性跨越,實現了從測繪仿製到自主研製再到自主創新的歷史性跨越,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從二代到四代

跨越

2004年殲10設計定型並批量列裝,實現我國航空裝備從二代到三代的跨越。進入新時期,以“閃電”等系列導彈為代表,我國空空、空地導彈實現了從第三代向第四代的巨大跨越;以殲20飛機、“鶻鷹”戰機為代表,標誌著我國成為第三個能自主研製隱身戰機的國家,推動了我國戰機從第三代向第四代、從非隱身向隱身的巨大跨越,使空軍綜合作戰能力躍上新臺階。

加快建設一支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強大人民空軍,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堅強力量支撐。

—— 習近平

中国战机40年历史性跨越: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

殲10實現了從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

▼殲20在航展上大秀“肌肉”,代表著中國戰機的巨大跨越。

中国战机40年历史性跨越: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

從小中型向大型

跨越

以運20為代表的系列運輸機,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歐盟之後第四個能夠自主研製大型運輸機的國家,推動了我國航空裝備從中小型到大中型的巨大跨越,我軍全域行動、全時反應、全程使用的強大投送力量逐步形成。

深刻領悟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策實施大型運輸機工程的決心意圖,牢記強國復興的時代要求,牢記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強化使命擔當,加快形成能力,不斷創新發展,著力鍛造新型空中投送勁旅,著力打造過硬的航空設計製造、力量指揮運用、裝備管理保障人才隊伍,為興裝強軍創造新業績、作出新貢獻。

—— 許其亮

運20授裝接裝儀式講話

中国战机40年历史性跨越: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

2018年6月,運20進行空投訓練。

從機械化向信息化

跨越

以殲10、殲11飛機大批量裝備部隊和系列發展為代表,推動中國軍機正在向以二代裝備為主向以三代裝備為主的巨大跨越,裝備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以空警200、空警2000預警機等特種飛機為代表,使我國成為繼美、俄等國之後能夠完全自主研製大型預警機的國家,實現了航空武器裝備從機械化到信息化的巨大跨越。

空警200,這是中國真正意義上自主研發的第一型預警機。今天,空警500,已經是世界一流的預警機。

—— 央視

《大山裡的共和國建設者》

中国战机40年历史性跨越: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

2003年11月11日,空警2000首飛。

▼今日,空警500已是世界一流。

中国战机40年历史性跨越: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

從陸基向海基

跨越

以殲15飛機為代表的多型艦載航空武器裝備型號取得成功,標誌著我國航空武器裝備實現了從陸基到海基的巨大跨越,推動著我國進入以空強海的新時代。

今天,作為中國人的感覺完全不同,近代屈辱的歷史不再重演,讓香港人更加認同自己的國家!

—— 香港市民

遼寧艦與殲15訪港期間

中国战机40年历史性跨越: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

從有人向無人

跨越

以“翼龍”系列無人機批量出口國外,標誌著我國高端無人機系統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總體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當,航空裝備實現了從有人到無人的巨大跨越。

翼龍Ⅱ無人機成功首飛。這標誌著我國已牢牢掌握航空裝備的相關關鍵技術,步入全球大型察打型無人機一流水平。

—— 新華社

中国战机40年历史性跨越: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

2018年,“翼龍”Ⅱ無人機進行對地攻擊武器打靶試驗。

這一系列重大成果極大完善了航空武器裝備體系,我國已躋身世界少數幾個能系列化、多譜系自主研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航空武器裝備的國家之列,加快了國防力量由單純防禦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助力我國國防力量開始逐步實現以空固土、以空強海的華麗轉身。2017年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閱兵中,完全由航空工業研製生產的18型129架戰機參閱,其中殲20、運20、殲10B、運9等重大裝備是首次參加閱兵,舉國讚歎、世界震驚,揚了國威、壯了軍威。

本期部分素材來自航空工業綜合管理部、中國航空報

鐵粉必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