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杏芳,不同角色之間的故事

曾經的世界羽毛球冠軍,“

超級丹”的太太,一個“愛挑毛病”的企業家,因 “體能太差”與高爾夫結緣。謝杏芳在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個角色又訴說著不同的故事。

谢杏芳,不同角色之间的故事

2005年,在電視隔著屏幕觀看她打比賽。她勇敢果斷,摘得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女單冠軍。

不久前,在攝影棚採訪謝杏芳時,她氣質優雅,落落大方,儼然一位時尚超模,也很難想象她已經是一個兩歲孩子的媽媽。謝杏芳自稱是慢熱型,3小時後,她已敞開心扉,並給自己不同角色打分

成功卻仍有遺憾

98 分的運動員

上世紀80年代末,廣州羽毛球體校裡,一個瘦瘦高高的小女孩和同伴們在這裡集訓羽毛球,沒人想到她會是未來的一位世界羽毛球冠軍,這便是謝杏芳。

謝杏芳小時候身高就比較突出,6歲時被選拔進入廣州羽毛球體校。

兩年後,在最無憂無慮的年紀,小謝杏芳已經和隊友入住體校,為了目標而艱苦訓練,每週末才能回家一次。

每當訓練完大汗淋漓時,沒有熱水洗澡,小小年紀的謝杏芳和隊友們還要自己打些熱水回來,簡單沖洗一下,有時直接用涼水。雖說艱苦,但是他們每天都在嘻嘻哈哈中度過。

“有一次我媽來隊裡看我,一拎我的衣服全是肥皂沫”謝杏芳笑著說,“當時太小,也不會洗衣服,就把衣服放在肥皂水裡搓兩下,便拿出來”。雖然看似很苦,此時謝杏芳臉上卻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謝杏芳的苦沒有白費,終究成為一名世界冠軍。“雖然我不是最刻苦的一個,但我不會偷懶,我是最認真、最老實的一個。”在運動員生涯中,美中不足的是自己“內向”的性格。“作為運動員,大家都很想贏並且都表現出來,而我就太過內斂,當時我的個性能夠再張揚一點兒,或許我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對於自己的缺點,謝杏芳直言不諱,“這種性格的形成是小時候受父母的影響”。而童年的一件小事兒,謝杏芳卻一直“耿耿於懷”。

在體校就出類拔萃的小謝杏芳,被選中參加一次重要的比賽,正當她為此而興奮的時候,被告知自己被留隊訓練,只因教練要隨隊照顧一位因父母出差的隊友,而把謝杏芳替換掉。悶悶不樂的謝杏芳將此事告訴父母,本想著他們能為自己“打抱不平”,誰知平和的父母對謝杏芳說:“你以後要努力,下一次還會有機會的”。

原本善良的父母成就了現在的謝杏芳,而他們的做法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了她,讓她逐漸養成了“與世無爭”的性格,這也成為她運動生涯中的小遺憾

夫妻雙方都過於獨立

60 分的太太

嫁給仍活躍於體壇的“超級丹”,謝杏芳夫婦可謂是羽毛球界的金童玉女,而謝杏芳給自己作為妻子的分數只是剛剛及格。

究其原因,謝杏芳認為雙方都過於獨立。這種獨立由於自己和丈夫都是在羽毛球隊長大的緣故。從小入隊訓練,之後在世界各地參加比賽。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他們具備了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

婚後,謝杏芳和林丹依然保持著這樣的習慣,“我們不像其他夫妻那樣每次出門時會說‘親愛的,我的衣服在哪,我的鞋子在哪’”,雙方似乎不太依賴對方。雖然他們夫妻相處模式與很多家庭不太相似,但是相同的經歷,讓他們有獨特表達愛的方式與默契。

給自己及格分數,謝杏芳似乎太過謙虛。尤其是在處理婆媳關係上,謝杏芳絕對是一個好太太。“我和公婆相處得特別好”,在家務和照顧孩子上都互相幫襯著,生活上沒有任何矛盾,關係十分融洽。

不僅如此,他們夫婦每年都會帶著雙方的父母出國旅行一次。在婆媳關係成為一大難題的當今社會,謝杏芳家能做到如此和諧,無論是對她自己還是公婆,以及丈夫都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

讓兒子做一個獨立的人

100 分的媽媽

作為母親,謝杏芳是一個新手,也是一位“”母。

“兒子已經兩歲了,會背5首古詩,會說很多英文單詞。”謝杏芳流露出母親對兒子的愛和希望。這是謝杏芳每天堅持給兒子小羽播放古詩的成效。

對於兒子現在的培養,謝杏芳可謂付出了

百分之百的努力。兒子出生這兩年多的時間裡,為研究如何開發孩子的智力和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她閱讀了無數本有關育兒的書籍,可謂煞費苦心。

當謝杏芳評價自己作為母親時意味深長地說:“其實,媽媽的角色是否合格,要等他長大成人的時候對社會是否有貢獻才能判斷。”而對於兒子的將來,她還是會希望小羽能夠成為一名運動員。

運動員的成長之路比同齡人艱苦很多,作為運動員出身的謝杏芳心裡還是希望孩子在將來可以走這條路。謝杏芳認為:“只要遵守紀律,努力了,他就不會太差,即使當不了冠軍,也可以成為一名教練”。

同時,她也希望兒子將來成為一個非常獨立、不要生活在父母庇護之下的人。“我之前在國外打球時,看到很多父母讓孩子18歲開始獨立,我也希望孩子在將來無論是從精神上還是經濟上都不依賴父母。”

我是一個挑刺兒的人

90 分的企業家

作為一個新的角色——企業家,謝杏芳為自己打了90 分,“在公司,我很明確自己的位置,我就是一個挑刺兒的人。”說到企業家,要從企業品牌的創立開始講起。

谢杏芳,不同角色之间的故事

當謝杏芳懷孕的時候,有朋友提議是否有興趣創立一個母嬰品牌。謝杏芳說道,“當時我比較清閒而且正在使用此類產品,所以就和朋友不斷探討,之後便決定成立一箇中國人自己的母嬰品牌”,這樣“杜芬”品牌便應運而生。

“杜芬”源於希臘語,意為神的贈禮。寓意著在父母心裡,每個小生命的誕生,都是上天賜予父母的一份神聖的禮物,世間沒有任何禮物可與之相比擬。而品牌“Logo”的設計是一片羽毛,“我和丈夫都是打羽毛球的,出生的兒子也叫小羽,所以它是以我們的經歷來創立這個品牌”謝杏芳說。

謝杏芳為品牌盡心盡力,“大家都對歐洲的產品比較青睞,我就兩度前往法國,購買當地口碑好的母嬰產品帶回公司研究學習。我比較中意中草藥的產品,於是便讓研發部門不斷進行中草藥產品的研製。”謝杏芳說,“我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值得信賴的中國母嬰品牌”。

對於品牌的經營,謝杏芳開玩笑地說“我是運動員出身,沒有太多的管理經驗,如果公司讓我管理,那就完了。”之後她說,“關於公司的經營管理,我非常相信我的員工,他們都是在相關領域非常有經驗的人,也比我更專業。而我在公司的地位也非常明確,我是一個

監督者,是一個不斷挑毛病挑刺兒的人”。也許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位監督者,“杜芬”產品在不斷地完善。

結緣高爾夫

竟因體能太差

謝杏芳與高爾夫結緣是在2014年,“我體能太差,所以想打高爾夫鍛鍊一下”。

谢杏芳,不同角色之间的故事

聽到一位世界級的前羽毛球運動員說自己體能差,在場的人都非常吃驚,面對大家的質疑,謝杏芳似乎已經習慣了。“我的體能一直很差,退役前,很多人說我打比賽時沒有表情,是因為當時真的累,每次比賽下來我就會耳鳴、臉色發青,連接受採訪的力氣都沒有”,她笑著說,“在退役後,老公勸我加強體能訓練,所以我就選擇了看似不太吃力的高爾夫運動”。

“我並沒有像專業球員那樣訓練,前兩年最多打過十場,接著就懷孕了,反而今年打得是最多的,最好成績108 杆也是今年打出來的”。

雖然以娛樂健身為目的而接觸的高爾夫,謝杏芳對這項運動卻有深刻的理解。她認為,高爾夫是一項比較難以堅持的運動,沒有陪伴,每次默默地去練球,如果不是專業的運動員,甚至沒有人去督促,感覺非常孤獨,很考驗人的耐性。

與不是一杆制勝的羽毛球相比,謝杏芳認為“高爾夫每一杆都要認真地打,不能重來,錯失一杆,心理會承受一些心理壓力,所以要求很好的心理素質。況且它的變數很大,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比如說對每個場地、風向、果嶺的判斷,以及戰術的佈置。”

在打球時是選擇“大膽”硬攻還是“保守”求穩也非常重要,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選擇大膽和保守都不好說哪個選擇最好,“所以高爾夫是一項很考驗人的運動”。

谢杏芳,不同角色之间的故事

和林丹一起走遍世界

無論扮演什麼角色,謝杏芳都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旅行的人,總有說不完的故事。

到訪過的地方之中,哪裡最值得懷念?

我最懷念的是法國,除了打比賽,我還去過幾次。除了為自己的母嬰品牌尋找口碑好的產品研究,我還去法國南部觀賞薰衣草,我也喜歡和朋友遊覽法國的小鎮。另一個印象比較深的是馬爾代夫

你最不同尋常的旅行經歷有哪些?

幾年前在麗江的一次旅行是最囧的一次旅行。當時正值冬季,我們住在朋友家經營的民宿,我和林丹住在視野較好的閣樓,木樑比較低,而我身材又高,夜間一起身,自己的頭“嘭”一聲撞上樑頂,直接把林丹吵醒。

而第二天更驚心動魄。早上突然下雪,為了在山路結冰前出發前往瀘沽湖,當地村長幫忙調來了兩個越野車。司機在山路上將車開到80邁,還時常超車,一路開得我們心驚膽戰。為了調節氣氛,朋友一路上給我們唱歌。

旅行中,選擇入住酒店的標準有哪些?

選擇下榻怎樣的酒店,取決於旅遊行程安排。像法國這樣的國家,主要是購物,早出晚歸,這樣的行程安排,我會選擇客棧一類的酒店。如果去馬爾代夫這種地方,我就會選擇一些度假型酒店。

有沒有特別嚮往的旅行目的地?

我特別喜歡旅行,只要沒去過的地方我都會嚮往。

其中,我特別嚮往的是希臘,但是由於2014年希臘奧運會林丹表現並不是很好,當時氣憤地說:“我再也不來希臘了”。但是,如果有機會,我還是希望去希臘旅行。

你每年都會有旅行計劃嗎?

每年我和林丹都會帶著雙方的父母出國旅遊一次,因為父母那個年代很少出國,現在要讓他們出國感受一下。等自己的寶寶三歲以後,我們也會帶著他到處走走。

谢杏芳,不同角色之间的故事

攝影:馬諾

化妝:小蓬

更多內容請關注高爾夫旅行公號

golftravel_magazin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