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梟雄曹操的創業傳奇

三國梟雄曹操的創業傳奇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人(現安徽亳州市),漢族,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其為魏武帝。曹操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曾抄錄古代諸家兵法韜略,還有註釋《孫子兵法》的《魏武注孫子》著作傳世。

三國梟雄曹操的創業傳奇

曹操的父親曹嵩很有錢,但是曹嵩的錢卻不是曹操的錢,對於曹操起兵的態度,曹嵩反應則是,去官後還譙,董卓之亂,避難琅邪。一副你自己去搞你的,別連累我,我不想和你有關係的樣子,最終曹操靠衛茲散盡家財才不過五千人,:陳留孝廉衛茲以家財資太祖,使起兵,眾有五千人。第二次徵兵則是靠陳溫周昕這些人的贊助 【與夏侯惇等詣揚州募兵,刺史陳溫、丹楊太守周昕與兵四千餘人】,可見曹操自身實力並不充足,不過也幸好曹操能力高,能得人認可,朋友多,才有這等起兵規模。同理,劉備的能力雖然弱點,但也並不差,所以願意投資劉備的還是有的,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 再後來 就是送女人送錢的糜家了,用他人的資助並不說明他們能力差,反而是能力的表現。

三國梟雄曹操的創業傳奇

曹操不但能帶兵打仗,同樣也是一個文采斐然、喜歡風花雪月的文人。陰謀鬥爭,他殺人不眨眼,視人如草芥;提筆潑墨時,他渾然天成,瀟灑風度。一手提著染血的刀劍,另一手持著筆走一路寫一路,這絕對是天使和魔鬼的完美結合。無論使人如何評價他,他的一生,比任何人都要精彩。

他曾公開對別人說:“誰想罵我就讓他罵吧,我的江山就是被你們罵出來的。你們越罵我,我身體越結實,看最後誰先死。”

三國梟雄曹操的創業傳奇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爵位越封越高,但到晚年手下官吏問他是否稱帝,他竟然說“為周文王”,明確表示放棄稱帝的打算,這中間應該也是經歷了一個曲折而痛苦的過程。曹操想封魏王,荀彧表示反對,曹操竟然暗示其自裁,可見在提升個人地位這件事上曹操是很在意的。他明確表示放棄稱帝是在他時日無多的時候,也許他躺在病榻上,隨著劇烈的頭痛,他心裡也閃過了許多複雜而不成章法的念頭:

三國梟雄曹操的創業傳奇

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縣東北)以少勝多挫敗河北袁紹

公元201年在倉亭(今河南管縣東北)再次擊破袁紹大軍。

公元207年12月北伐三郡烏桓,徹底剷除了袁氏殘餘勢力,基本統一了中原地區

公元208年,曹操就任東漢帝國丞相。7月,曹操南征荊州劉表,12月在赤壁與孫權軍作戰,失利。

公元211年7月,曹操領軍西征擊敗了以馬超為首的關中諸軍,構築了整個魏國基礎。

公元213年,漢獻帝派御史大夫郗慮冊封曹操為

魏王,以冀州、幷州等十郡為魏國封地。於鄴城建立魏王宮銅雀臺,享有天子之制,獲得“參拜不名、劍履上殿”的至高權力。

公元215年攻佔陽平關,擊敗、降服了漢中張魯,至此,三國鼎立之勢基本成型。

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於洛陽逝世,享年66歲,諡號“武王”,死後葬於高陵。曹丕繼位後不久稱帝,追諡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史稱魏武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