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系列導彈和雄三飛彈誰更強?

carrrrrson


您這個問題……其實是想從小譜這裡套取東風系列導彈的相關機密吧?沒關係,你想要的

兵器知識譜這裡都有,拿走不謝。

原創不易,請關注住兵器知識譜瞭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小譜必定一一回復。

言歸正傳: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既然要比哪家強,就先要互相瞭解才行,先說說東風快遞系列吧。

東風一/DF-1 彈道導彈



仿製於蘇聯P-2彈道導彈,全長17.68米,彈徑1.65米,起飛重量20.4噸,採用一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最大射程600公里。可攜帶1300公斤的高爆彈頭。該導彈沒有實戰部署過,是我國軍事科技人員的“教練車”,另外,東風一是二戰時期德國V2導彈的遠親。

東風二/DF-2/2A 彈道導彈-已退役



全長20.9米,彈徑1.65米,起飛重量29.8噸,採用一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最大射程1300公里、1500公里(東風-2A)。可攜帶1500公斤高爆彈頭,或1枚1290公斤的威力為2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東風-2A)。DF-2/2A的服役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核威懾俱樂部,東風快遞業務正式營運。

東風三/DF-3/3A 彈道導彈-已退役



全長24米,彈徑2.25米,起飛重量64噸,採用一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機動發射,最大射程2800公里、4000公里(東風-3A)。可攜帶1枚威力為2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或3枚威力為5-10萬噸TNT當量分導核彈頭(東風-3A),命中精度1500-3000米,這是我國第一款洲際彈道導彈。


東風四/DF-4/4A 彈道導彈-已退役



全長27.5米,彈徑2.25米,起飛重量82噸,採用二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機動發射,最大射程4000公里、5000公里(東風-4A)。可攜帶1枚2200公斤的威力為100-300萬噸TNT當量的熱核彈頭,或3枚分導熱核彈頭(東風-4A),命中精度1370米。我國第一款多級彈道導彈,1984年大閱兵時第一次亮相(曾賣給沙特,讓其在中東拽了好幾年)。

東風五/DF-5/5A/5B/5C 彈道導彈-已退役



全長32.6米,彈徑3.35米,起飛重量183噸,採用二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發射井發射,最大射程12000公里、 15000公里(東風-5A),可攜帶1枚3000公斤的威力為300-4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或4-5枚分導核彈頭(東風-5A),命中精度500米。

由於篇幅限制,其餘現役東風系列:東風-6到東風-51近四十多種型號就不再做詳細講述了了,東風系列是我國完整系列的龐大導彈家族,部署方式涵蓋了發射井、鐵路機動、公路機動和潛射(巨浪系列);種類分為地對地彈道導彈、地對地巡航導彈、海射對地彈道導彈以及地對海反艦彈道導彈。



由於我國奉行防禦型國防政策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承諾,戰略核值班的只有少數路基機動部署彈道導彈和潛艇搭載的巨浪彈道導彈。

臺灣“雄風”系列

雄風-1和雄風-3屬於反艦導彈,雄風-2是巡航導彈,射程800公里,號稱可以打到上海。



東風系列是一個龐大而且完整的戰略打擊大家族,而雄風導彈只是使用國外技術東拼西湊起來的三款戰鬥級武器,沒有可比性,他們的區別就像龍泉刀劍廠與指甲刀作坊一樣。



可以搭得上邊的只有DF-21D反艦彈道導彈和DF-10(長劍10)巡航導彈,這兩款導彈都是射程數千公里的戰略武器,前者專打航母,後者帶常規彈頭時專打1500公里範圍內的高價值目標,攜帶核彈頭時覆滅2500公里內的任何一個地區,如果非要比較,結果只能讓雄風更傷心而已。



至於雄風三號稱的“航母殺手”,也許在航母裸奔並且它自身的發射平臺沒有被摧毀的情況下,還是有向航母飛行50公里的機會的,畢竟它曾創造精確射中漁船駕駛室直接擊斃艦長的記錄。


兵器知識譜


臺軍的雄風3可以秒殺遼寧號?

最近雄風3發生了誤射,很多媒體譏笑它的性能,有的甚至宣稱這種導彈落後大陸40年。不過,也有一些專家承認,雄風3其實並不太容易對付,也可以說是一種航母殺手。更有意思的是,雄風3誤射以後,臺軍第一時間花費高達1億臺幣去打撈殘骸,防止技術秘密洩露。聽薩沙說一說。

最近發生的雄風3誤射,我們可以看到三個要點:第一,雄風3最後的飛行高度非常低,僅僅為3米左右,堪稱掠海中的掠海;第二,雄風3的速度沒有宣稱的那麼快,不是2.5馬赫,而大約是2馬赫;第三,雄風3的威力還是不錯的。即便戰鬥部沒有爆炸,導彈也射穿了漁船。

以上的三點,我們暫時不說,先從頭說起。

相比性能一般的雄風2導彈,雄風3一直是相當神秘的項目,直到2007年才公開亮相。目前為止,雄風3的主要性能仍然保密,沒有公開。

我們可以知道的是,雄風3是超音速反艦導彈,增強後射程為400公里,導彈重量1.5噸。根據目前臺灣媒體的消息,截止2013年射程400公里的雄風3型已經裝備120枚以上,還有大量射程為150公里的基本雄風3型。

目前,雄風3的部署非常廣泛,已經成為臺軍反艦的主力武器之一。

海軍的基德級導彈驅逐艦、成功級導彈護衛艦、錦江級導彈巡邏艦(此次誤射的軍艦)、光華六號導彈快艇等等大量軍艦,全部裝備了雄風3型。連最先進的迅海艦隱形導彈巡邏艦,也裝備高達8枚雄風3型導彈。

除了軍艦以外,岸基雄風3也開始大量部署。

目前,雄風3型雖算不上世界頂尖導彈,也難以稱得上航母殺手,仍然給解放軍艦隊造成一定威脅。

首先,它的射程很遠。

基本型只有150公里射程,已經可以勉強封鎖臺灣海峽。而增強型,則有400公里射程,這就相當麻煩。眾所周知,以航母戰鬥群為例,最外層火力基本就是艦載機。

遼寧號的殲15艦載機滿載起飛攻擊半徑,比照蘇33來說,應該不會超過400公里。這樣就等於說,雄風3是在殲15攻擊半徑以外發射的,這就給航母戰鬥群的攔截和攻擊造成很大的難度。

自然,400公里的射程缺陷在於,雄風3中繼最好依靠引導完成。臺軍裝備美製E-2C預警機,機載雷達地平線距離可以達到390千米,引導還是不難完成的。

有些軍事家又說,那就打掉臺軍預警機就是了。這不是下軍旗,一個吃一個,而是體系對抗。如果談到打預警機,那就又是一個大話題,不是這篇小文能夠概括的了。

終究一句話,無論想要打掉臺軍或者解放軍的預警機,都絕非容易的事情。

那麼,換句話說,雄風3的400公里射程,可以完全覆蓋臺灣海峽,且能夠封鎖臺灣周邊幾個大陸省份。

同時,臺軍大量軍艦裝備雄風3,也就大大提高了臺軍遠程反艦能力。

解放軍的小規模軍艦編隊,對於雄風3是比較頭疼的。

只有航母戰鬥群,才有比較大的把握可以攔截雄風3型。

其次,雄風3的飛行速度很快

對比老式的雄風1只有0.65馬赫的速度,雄風3為2.5馬赫。

換句話說,從普通軍艦搜索雷達20公里範圍內,雄風1要飛行1分30秒,但雄風3只需要20多秒。

對於雄風1,在1分多種內軍艦可以做出多次攔截,發射多枚防空導彈,還可以使用近距離艦炮以及電子干擾。

雄風3飛抵目標時間太短,大大增加了攔截難度。

再次,雄風3打擊精度很高

雖為超音速導彈,導彈最後階段採用主動雷達引導,精度卻很高。臺軍宣稱150公里內,誤差只有0.5米!這也許有些吹牛,但臺軍自稱的對大型軍艦攻擊命中率高達百分之八十,應該是比較可信的。

此次誤射中,55噸的漁船被準確擊中,也許側面證明了這點。

臺灣方面聲稱:一枚速度2馬赫以上的飛彈,精確擊中一艘移動中的50噸漁船,至今為止,可能是全球絕無僅有的案例。茫茫大海中能找到一艘小漁船,戰時找到大型軍艦(如航母)肯定不是問題。

還有,雄風3型具備掠海攻擊能力

雖是超音速導彈,但並非就單純採用高空高速攻擊方式。

眾所周知,高空高速方式,速度是快了,卻比較容易攔截。

雄風3採用超音速飛行,發射以後迅速爬升到萬米高空,以減少阻力,增加射程。最後導彈開始俯衝,但距離海面最低也有20到200米,採用機動加高空俯衝攻擊。

這種攻擊方式,相對容易對付。

以現代相控陣雷達來說,可以很早就發現高空的導彈,攔截時間就相對比較充裕。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此前報道稱,解放軍在東南沿海部署有大量S-300系列和“紅旗-9”防空系統。其中S-300PMU1和S-300PMU2對飛機的最大射程分別達150公里和200公里。

對於高空高速導彈,我們可以進行2到3次導彈攔截,到了近距離還有海紅旗16和近距離速射火炮,攔截成功率是比較高的。

此次誤射卻表明,雄風3是採用約2馬赫速度,掠海僅僅3米左右飛行,最終擊中漁船。

採用這種發射方式,航母戰鬥群會晚4到5分鐘才能發現導彈。

為什麼會這樣?資料中寫道:因為艦載相控陣雷達雖然孔徑、功率較大,探測距離較遠,但是天線陣面較重(像美國的AN/SPY-1D1雷達的天線陣面重量超過5噸),以至於無法安裝在桅杆上面,只好整合到上層建築中,因此受限於地球曲率影響,對於掠海目標的探測距離較近。根據相關資料,裝備AN/SPY-1D1雷達的“宙斯盾”艦對於高度5米的掠海導彈,只能提供30千米左右的探測距離。而解放軍海軍052D驅逐艦的相控陣雷達天線陣面高度,和美國海軍“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差不多,所以探測距離也不會比宙斯盾艦高出多少。由於超音速反艦導彈的速度較怏,如果採用低空彈道,就會大大壓縮防空驅逐艦的探測距離、反應時間和攔截次數。

那麼,S-300、“紅旗-9”等防空系統只能進行1次攔截,隨後,只能依靠海紅旗16和近距離速射火炮做最後的攔截。

不用說,攔截難度就大了很多。

依靠兩次導彈攔截和火炮攔截,務必保證擊落,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最後,雄風3型威力不算大,但已經足夠

雄風3型只有1.5噸,戰鬥部估計在200公斤到300公斤左右。這種威力的彈頭,難以對航母這種大目標造成致命傷。

不過,通過此次誤射我們也清楚的看到,雄風3就像臺軍說的那樣,是採用先穿入軍艦內部,然後爆炸的方式。顯然,雄風3採用的是半穿甲戰鬥部和延時引信,大大增加毀傷能力。

臺灣方面宣佈:雄風3飛彈的摧毀力包括速度、未燒盡的燃料、戰鬥部三者組合。一枚就足以摧毀一艘航母。此次漁船之所以死裡逃生,主要是它並不是雄風3設計的攻擊目標。

其實,任何一種導彈擊中現代航母,都很難將這種巨無霸擊沉。導彈需要做的僅僅是給航母重創,讓它需要數個月甚至1年以上的時間不能正常使用。

以現代局部戰爭的特點,這幾個月的時間就已經足夠。

雄風3作為航母殺傷似乎有些勉強,客觀來說,雄風3是完全具備反航母能力的。

一旦臺海真正開戰,可以預計的是,解放軍肯定會使用航母戰鬥群。

航母戰鬥群只要靠近臺灣軍事目標400公里距離,臺軍也肯定會利用軍艦、陸地、飛機等發射反艦導彈進行飽和攻擊。除了飛機發射的魚叉以外,主要就是速度較慢的雄風2型和速度較快的雄風3型,形成高空低空、快速慢速、全方位多層次的飽和攻擊。

以臺軍目前裝備的反艦導彈數量,飽和攻擊可以連續進行幾輪,打擊非常猛烈。

我們能應付嗎?

現在只能說應該能,但沒人能夠肯定!

日本軍事專家認為,我軍的052D導彈驅逐艦不足以應付連續飽和攻擊。換句話說,一旦遭遇這種攻擊,後果不好預料。也有可能我們毫髮無傷,也有可能被擊傷。

美軍流行一句名言:再優秀的防禦系統,最多隻有九成把握!

除了採用全面飽和攻擊以外,臺軍還可能利用迅海級隱形導彈巡邏艦,採用突襲的方式發動突然導彈襲擊。迅海艦本身具有很強的隱身能力,加上雄風3的射程超過400公里,在航母戰鬥機和直升機巡邏範圍之外,具有相當的威脅。

即便我們能夠最終發現、擊沉所有偷襲的迅海艦,卻很難阻擋它們先發制人的發射導彈。

自然,迅海艦發射的導彈不可能毀滅航母戰鬥群,更難以擊沉航母。只要航母戰鬥群損失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的軍艦,作戰能力就會大打折扣,甚至被迫返航。

至少未來15年內,臺海發生戰爭可能性極小。因經濟和大陸關係過於密切,臺灣突然宣佈獨立,主動和大陸為敵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雄風3型同雄風2E巡航導彈等武器一樣,更多的只是一種威懾性武器。雄風3型畢竟理論上可以對我軍航母和大型水面軍艦,造成實質性的威脅,更可以有效封鎖臺灣海峽,抵抗大型登陸艦對臺灣的衝擊。

有了這種武器,就像所謂的反航母明星東風21D一樣,能夠讓敵人發動戰爭之前有所顧慮。

總之,對於雄風3型我們不可小視,不可隨意打雞血不當回事。

我們要不斷升級我們的防禦武器,做到可以輕鬆對付雄風3型,這才可以有效保護我們的航母。

毛主席怎麼說的,戰略上要蔑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薩沙


問這種問題是軍盲吧!

雄3是超音速反艦導彈,速度號稱3馬赫,射程不超過300km,彈頭不超過300公斤(一般反艦導彈彈頭在150~250kg);這種彈頭打軍艦是有威力的,但是打地面目標比不上火箭炮。因為對艦需要高爆聚能炸藥,瞬間形成對軍艦鋼體的撕裂,而對地的彈藥除了鑽地,一般要求的是彈藥爆炸範圍儘量大,而不要求小範圍的爆炸強度。

東風系列導彈太多,咱扔掉DF31、5、41這種可以滅國的玩意,就說11、15、16、21……,彈頭重量基本在1.1~1.5噸,射程從300km~5000km,彈頭可以任意切換,無論打軍艦還是對地,5倍的彈藥量差產生的威力能一樣嗎?

1、彈藥量 DF vs 熊3 1500kg:300kg

2、射程 DF vs 熊3 300~5000km:300km

3、速度 DF vs 熊3 10~20馬赫 :3馬赫

4、制導 DF vs 熊3 慣性+星光+北斗+雷達 : 末端主動雷達

億萬富翁和萬元戶的差距


500年祈求


雄三飛彈:長6.1米,重1.5噸,戰鬥部重181千克,最快飛行速度2300㎞/h,最大射程300千米,採用GPS制導轟炸目標。


2016年7月1日,一聲巨響,1死3傷的“誤炸”,“雄三”聞名於世,有臺灣有專家表示,“雄三”名聲甚至超過東風-21D。其實那是中國上世紀80年代就有的技術,和現在的東風導彈系列存在代差。

有個段子:

大陸有東風21-D,臺灣有“雄三”。

大陸有東風31A,臺灣有雄三“”。

大陸有東風41A,臺灣有雄三“”。

大陸有航母,臺灣有“雄三”。

在信息化條件下的今天,戰場已經擴展到了海、陸、空、天、電磁、網絡等六維空間,各種導彈用途不同,東風系列已經發展出了對陸海空天的各種型號,“雄三”就一個型號,沒有可比性。


風雪吹野


東風導彈是一個系列,擁有眾多型號,根據任務目的、目標、戰術的不同,選擇不同型號的導彈執行戰鬥任務。

雄風三導彈

“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導彈是臺灣軍方最新研製的“航母殺手”導彈,據臺灣方面聲稱只需一到兩枚就可擊沉航母。

一聲巨響,臺灣的“雄風3”導彈在2016年7月1號突然名揚天下,大有超過魚叉、飛魚甚至東風21D,成為世界最著名的反艦導彈型號之勢。雖然不是好名,但在今天的臺灣並不要緊,知名度夠高,就足以稱為臺灣之光了。


璐的靴貓miao


天啊擼,反艦導彈怎麼能和彈道導彈比,雄風頂多和鷹擊系列比,雄風3核心的技術衝壓發動機來自於美國7、80年代發展的技術,由於美軍始終保持強大的海空優勢所以並未大力發展超音速反艦導彈,後來被臺灣拾了去,類似技術通過長期自研和研究蘇聯產品大陸早就掌握了,對標的話應該是鷹擊12,個人感覺鷹擊12沒有雄風3累贅的外掛火箭,一定程度上說明其發動機應該更勝一籌,而且就目前曝光的發射平臺來看更加多樣靈活。。。


有觀點的小青年


東風是彈道導彈,屬於戰役戰略級別的武器,雄三是反艦導彈,只是戰術級別的武器,本身這兩者就不具備可比性,就像你不能拿戰略轟炸機跟戰鬥機做對比一樣。打個比方說目標是一座機場,東風導彈能夠使機場完全癱瘓失去起降飛機的能力,而雄三最多隻能摧毀機場的一架飛機,卻無法阻止機場繼續起降飛機。


如果zai初見88944046


感覺還是雄三厲害,東風雖然有一系列的型號都裝備了部隊,但是都還沒有經歷過實彈的考驗,而且也沒有具體的數據顯示。雄三雖然說品種單一,卻經過實彈操演,前不久還用一艘漁船做靶標就做到了一擊命中呢。嘿嘿嘿


在路上120210577


這個問題提的讓人難受:東風系列導彈與雄三飛彈根本就不是一個類型的武器,也就是說毫無可比性。原因是:雄三飛彈是臺灣軍方研製開發的一款反艦導彈(臺灣稱為飛彈);東風系列導彈從戰術導彈到戰略彈道導彈無所不包。

先說說雄三飛彈:彈長6.1米,重1.8噸。彈頭重180公斤,速度3倍馬赫(臺灣軍方宣稱),射程可達300公里,GPS導航系統。威力,據臺灣軍方宣稱,一枚命中可擊沉、擊傷一艘大型水面戰艦,比如我遼寧號航母。至少我是對此持懷疑態度:速度,威力(180公斤戰鬥部,就想擊沉大型水面戰艦,莫說遼寧號航母,就是052D驅逐艦也難擊沉。)雄三飛彈,臺灣稱為:航母殺手。

至於東風系列導彈,主要作戰對像:敵方戰略要地——部隊、裝備集結地,港口城市,通訊指揮中心,經濟中心,機場跑道,軍工要地等。東風家族中的戰略導彈,如東風5B/C、東風31/A/AG、東風41等,那是鎮國的核武器。它們的目標是敵方的一座城市、幾座城市。東風系列射程從500公里到13000公里不等,視型號而定。

所以說根本就無法比。這就如同:一發狙擊子彈與一發炮彈比較哪個更厲害?

與雄三飛彈相類似的反艦導彈,目前我國擁有多種型號:第二代的鷹擊81、82。第三代的鷹擊62、83、91、9。第四代的鷹擊12、18、100。目前現役的反艦導彈以第三代、第四代為主,第二代尚有一少部分在役。

鷹擊83射程250公里,巡航速度0.9馬赫,末端攻擊速度1.3—1.5馬赫。抗干擾能力極強,預編程制導+GPS/北斗導航系統+末端主動式雷達導引的複合制導方式。末端可作戰術歸避動作,突防能力極強,世界上僅俄羅斯有類似突防能力的反艦導彈。搭載平臺:潛艇、艦艇、飛機。

鷹擊62,射程450公里以上。鷹擊12全程速度大於2馬赫,最大速度3馬赫,射程400公里。鷹擊100射程550到650公里。

反艦導彈,其突防能力、戰鬥部威力、射程、速度等都是其戰鬥力的硬指標,缺一不可。


儒道之主


問這問題的人不是新手就是軍盲,東風是彈道導彈,雄三是反艦導彈,沒有可比性,和雄三比的應該是鷹擊系列。以最新的鷹擊18為例,射程400公里,末端3~5馬赫(末端速度並未公佈具體數據),以及變態的軌道。而雄風三射程只有180公里,末端3馬赫速度,就那可憐的裝藥量,連鷹擊83都比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