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軍的巔峰時代——八十年代的“基輔”級航空母艦


基輔級航空母艦(英文:Kiev Class,蘇聯代號:Кречет"海東青"),蘇聯自稱其為Авианесущие крейсера проекта 1143(1143型"重型載機巡洋艦"或"重型反潛巡洋艦")。

“基輔”級是蘇聯70年代建造的一級航空母艦,是蘇聯發展的第二代航空母艦、第一級搭載固定翼艦載機航空母艦,也是世界上第一艘(級)搭載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的航空母艦。

基輔級體現了蘇聯航空母艦的獨特風格。除搭載有艦載機外,艦載武器裝備具備反艦、防空、反潛全方位、強大火力打擊能力,單艦戰鬥力強大,對護航艦艇的依賴性較小。

它的主要使命是執行編隊反潛和制空、防空任務,擔任編隊指揮艦,實施空中偵察和警戒,攻擊敵航母編隊和水面艦艇,併為其它水面艦艇和潛艇提供反艦導彈超視攻擊中繼制導或目標指示,支援兩棲作戰,實施垂直登陸等。

基輔級共建成3艘,分別為"基輔"號、"明斯克"號和"新羅西斯克"號,於1975-1982年間服役。此後,又於1978年開始建造1艘改進型,原稱"巴庫"號,後改名為"戈爾什科夫"號。現已出售給印度,命名為"維克拉瑪蒂亞"號。

古巴導彈危機之後,美蘇簽訂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的情況下,蘇聯利用美國陷入越南戰爭的時機,開始了海軍的快速建設時期。由於赫魯曉夫對航空母艦的發展並不重視,僅注重於彈道導彈潛艇和導彈巡洋艦的發展,僅僅在1967年建造有一級搭載直升機的"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反潛巡洋艦)。

隨著蘇聯海軍的發展,其不斷組織艦艇編隊前出各大洋,蘇聯海軍對遠洋區域防空的需求不斷增強。但是由於沒有裝備固定翼艦載機,僅憑編隊內艦艇自身裝備的防空導彈無法為編隊提供區域防空。蘇聯迫切需要能夠搭載固定翼艦載機的大型戰艦。


1967年12月28日,蘇聯政府通過決議,同意國防部、航空工業部和造船工業部關於研製雅克-36М的建議,決定委託國防部就研製輕型垂直起降艦載強擊機向航空工業部提出戰術技術要求,並就修改第三艘反潛巡洋艦的技術方案向造船工業部提出戰術技術課題,航空工業部承擔飛機的研製與建造工作,併為涅夫斯基設計局修改反潛巡洋艦設計方案提供飛機的原始資料。

涅夫斯基設計局負責於1968年完成11233型反潛巡洋艦技術方案的修改工作。決議還委託航空工業部按照國防部的戰術技術要求在雅克-36М輕型強擊機的基礎上為海軍和空軍分別預先設計大速度、大航程的雅克-36МФ殲擊截擊機和前線殲擊機。

1968年,"莫斯科"級反潛巡洋艦總設計師А.В.馬林尼奇開始主持設計可搭載雅克-36М的第三艘反潛巡洋艦。根據造船總局的要求和海軍總司令部指示,其標準排水量應不超過15000噸。1968年2月,涅夫斯基設計局與克雷洛夫第一中央科學研究所和國防部第一中央科學研究所聯合完成並提交了改進後反潛艦的若干初步設計方案。


但在審查過程中,戈爾什科夫提出,該艦在具備搜潛、攻潛能力的同時,還應能對水面、地面目標實施航空突擊並參加登陸作戰。為此做出如下修改:艦載機總數增加到20-22架,加裝短程反艦導彈系統,增加8-10門30mm高炮,續航力增加一倍,改善艦員居住條件。

由於在11233型艦技術方案的修改過程中無法滿足如此大量的補充要求,國防部和造船工業部向政府提交了研製新型戰艦的聯合報告。

為了使生產廠按時做好建造第三艘反潛巡洋艦的準備工作,涅夫斯基設計局受造船工業部委託,早在政府決議出臺之前就開始了新艦的草圖設計工作,同時堅持以下原則:在完成課題要求的同時,確保主尺寸和排水量儘可能小。

在不改造黑海造船廠O號船臺和塞瓦斯托波爾海軍造船廠幹船塢的情況下,確保在1973年完成建造與試驗工作;最大限度地使用 "莫斯科"級反潛巡洋艦的武器、機械和其他設備,並借鑑其設計、建造、試驗和使用經驗;確保艦員的居住條件得到提高。

在新艦草圖設計過程中,共制定了九種方案,除符合戰術技術課題要求的六種方案外,還有三種方案的艦載機採用彈射起飛和攔阻降落方式。符合課題的各方案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建築型式、武器配置、機械設備和結構防護規模。

1968年10月16日,海軍總司令部批准了1143型反潛巡洋艦的設計戰術技術課題,但以射程更遠的"單巖"反艦導彈系統取代了П-15М 。1969年1月25日,海軍總司令部批准了雅克-36М輕型艦載強擊機的戰術技術要求。1969年3-4月,代號為"矛隼"的1143型艦草圖設計通過造船工業部和海軍審議。

根據審議過程中收到的補充建議,對方案進行了修改,包括:以威力更大的"玄武岩"反艦導彈系統取代"單巖" ,將無線電通信系統集成化,排水量增加到28000噸(後來又增加到29000噸)。涅夫斯基設計局在極短時間內拿出了修改後的1143型技術方案,並於1969年底提交審批。1970年4月30日,海軍和造船工業部批准了修改後的1143型技術方案。

1970年7月21日,01號艦"基輔" 號在黑海造船廠開工建造,В.Н.科爾察金被任命為其總建造師。1972年12月26日,"基輔"號航空母艦(反潛巡洋艦)下水,同日,黑海造船廠開始建造同級02號艦--"明斯克"號。

標準排水量36000噸,滿載排水量43500噸;全長273米,寬47.2米,吃水10米;飛行甲板長195米,寬20.7米;8臺鍋爐,4臺蒸汽輪機;最高航速32節,續航力19600海里/14節;編制,艦員1200人,航空500人。

載機共33架:12架雅克-38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19架卡-25A或卡-27反潛直升機,2架卡-25B直升機(超視距引導)。

2座雙聯裝AK-726型76毫米艦炮,8座AK-630型六管30毫米艦炮;2座12聯裝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裝置;1座SUW-N-1反潛導彈雙臂發射器,發射SS-N-14反潛導彈;2座五聯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4座雙聯裝SS-N-12反艦導彈發射裝置;2座雙聯SA-N-3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基輔號和明斯克號);2座雙聯SA-N-4導彈發射器(基輔號和明斯克號);新羅西斯克號計劃裝備SA-N-9導彈垂直髮射裝置,但由於研製進度滯後,導致最終未能換裝。

圖集內不包括戈爾什科夫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