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陰陽學說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認為陰陽兩種相反相對的氣是天地萬物的源泉。陰陽相合,萬物生長,在天形成風、雲、雷、雨各種自然氣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體,在方位上則是東、西、南、北四方,在氣候上則為春、夏、秋、冬四季。天之四象,人有耳、目、口、鼻與之對應;地之四象,人有氣、血、骨、肉與之對應;人又有三百六十骨節以應周天之樹;所以天有四時,地有四方,人有四肢,指節可以觀天,掌紋可以察地,天、地、人合一。發展到後來,甚至某命理師屈指一算,一看掌紋,就能斷出兇吉,其實這是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

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一種樸素的哲學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為元素,作為組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基礎。這五類物質各有不同心性,如木有生長髮育之性;火有炙熱、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實之性;金有肅殺、收斂之性;水有寒涼、滋潤之性,五行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質,分別納入這五大類的範疇。這五種元素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在人就是仁、義、禮、智、信五種德性。古代人認為這五類物質在天地之間形成關聯。如果天上的木星有了變化,地上的木類和人的仁心都隨之產生變異。迷信色彩十分濃厚的占星術就是以天、地、人三界相互影響為理論基礎衍生而來的。

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具體內容有,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剋,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天干五行甲乙同屬木,甲為陽木,乙為陰木;丙丁同屬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戊己同屬土,戊為陽土,己為陰土;庚辛同屬金,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壬癸同屬水,壬為陽水,癸為陰水。地支五行寅卯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巳午屬火,午為陽火,午為陰火;申酉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子亥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辰戌醜未屬土,辰戌為陽土,醜未為陰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