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保護自己的頸椎?

所有拿著手機盯著顯示屏的朋友們,請先檢查一下:

1. 您的脖子現在是向前下方彎曲的,還是直的?

2. 您的視線往身體前方看的,還是往下盯著的?

3. 您的腦袋是正往前湊的,還是保持處於自然位置,耳朵與肩膀處於同一水平?

頸椎之所以會生病,現代都市人大多是由於長期的積累性損傷。

當我們日復一日的使用錯誤的姿勢工作、打字、睡覺,慢慢的不知不覺間我們頸椎旁的肌肉、韌帶、關節等會變得僵硬、變形、失衡,導致脊柱變直,進而出現骨刺和椎間盤突出,接著就該壓迫動脈壓迫神經了。

我們如何保護自己的頸椎?

只要改善頸椎附近的肌肉組織狀況、注意鍛鍊和拉伸,還有最重要的改善睡眠和工作時候的體位,都可以重新擁有一個健康的頸椎。

當我們不注意生活和工作方式,就會導致肌肉緊張,頸肩部僵硬、痠痛。這個時候的就會肌肉韌帶血液循環不暢,彈性下降,從而對頸椎的保護作用降低,同時也不利於頸椎血液營養供應,椎間盤間隙的出現與血腫形成,在椎間盤變性、脫水的基礎上,椎體間關節進一步地鬆動和異常活動,加劇了韌帶和椎間盤間隙的形成。

當頸椎在勞損的基礎上出現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由於頸椎彎曲度的改變,會在頸椎活動過程中出現關節磨損,椎間隙血腫形成後,血腫內的肉芽組織增多並逐漸機化,血液中的鈣鹽也可沉積到此處,最後形成突向推管或突向椎體前緣的骨刺。骨刺可因局部反覆外傷、周圍韌帶牽拉和其他因素而不斷增大、質地變硬,尤其是多次外傷的息者,骨刺可硬如象牙,給治療帶來困難。 由於頸椎退行性變在繼續加重,椎間盤纖維環在不斷退變,並受到自身重力性及外力性雙重擠壓,可逐漸出現細小裂隙並擴大,並有可能導致髓核在外力擠壓下從此裂隙溢出,形成解剖學上的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溢出(即椎間盤突出),如果其溢出物刺激、影響了與之相鄰的脊神經或脊髓,引發了相應的臨床症狀,則構成了頸椎間盤突出症。

我們如何保護自己的頸椎?

那麼如何預防和保護頸椎呢?

A. 首先要改善睡姿,我們一生中有1/4到1/3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睡姿不對很容易換上頸椎病,不知不覺得。

1. 軟硬適中的床。不能選太軟或者太硬的床,這會導致你的脊椎整個變形往下塌。有些人可能有經驗晚上睡的床太軟第二天會導致腰痠,這就是脊椎被壓迫了一整個晚上的後果了。 太硬他會這樣: 太軟他會這樣:

2. 正確的睡姿。正確的睡姿應該是仰臥與左、右側側臥這三種姿勢相互交替,避免長時間單一睡姿而導致人體生物力學結構失衡,俯臥或半俯臥(又稱過度側臥)壓迫心肺乳房並扭曲頸椎、壓迫肩關節和臂神經應予避免。

3. 選擇對的枕頭。

我們如何保護自己的頸椎?

B. 然後是改善坐姿。每隔固定時間(20分鐘左右),做做頸部保健運動(不用太複雜,前後左右各拉伸10秒就行了),順便還可以做做腰椎拉伸運動。

C. 最後是堅持運動。 我知道大部分人並不清楚其實頸部的肌肉也有專門的鍛鍊方法,並且在充分鍛鍊之後就會自然的將我們的腦袋維持在正常的位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相關資料,或者詢問健身房的專業教練。

但是沒有這麼好的事情只要鍛鍊一個地方的肌肉就行了。我們還是需要全身性的、規律性的、有氧無氧結合的、持之以恆的運動。當然可以特別加強頸椎部分的拉伸的鍛鍊。 特別提出,運動不是隨便抖抖肥肉,健身房溜達一圈就完事的。

要從分的調動全身的肌肉參與,有氧運動的話要保持一定的心率水平30分鐘以上。 有興趣深入瞭解的可以看看我的另一篇關於運動的答案:有哪些靠譜的減肥方法知友試過有效? 最後再上個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需要的運動量。

此篇專業的文章,可能會讓朋友們看的迷糊,但是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多多重視才行,歡迎大家點擊關注,轉發收藏留言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