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悲劇——乾隆不殺鉅貪和珅,不過為自己背鍋罷了!

所謂悲劇,用魯迅的話來說,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揉碎。和珅,無疑是明朝乾隆嘉慶交替朝代的一個悲劇人物。當然,和珅是一個十分豐富的人物,這個人百年來被無數次分析過、解構過,人物形象早已經臉譜化,談到和珅,基本上就是浮現出鉅貪二字。

和珅的悲劇——乾隆不殺鉅貪和珅,不過為自己背鍋罷了!

圖片源自網絡

但在我看來,和珅確實是一個悲劇人物,是一個十足的背鍋俠,為誰背鍋,不言而喻,自然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一心想要學習自己的爺爺,也就是聖祖康熙皇帝,想成為和康熙那樣文治武功獨步天下,在文學上同時建樹非常的皇帝。所以,他以“十全皇帝”自封,但是後人的評價比較客觀,乾隆皇帝的詩詞寫的不怎麼樣,至於開疆擴土、定國安邦也不見有什麼建樹,倒是在三件事情上超過了他的爺爺。第一是在詩詞的數目上面,乾隆一生做詩萬首,文采斐然的不見幾首,多半是陳詞濫調,難登大雅之堂;第二是風流韻事多,談起乾隆那是民間風流韻事一大堆,第三便是下江南的次數,他一生六下江南,可以說是瀟灑無敵,古今無人能及。

和珅的悲劇——乾隆不殺鉅貪和珅,不過為自己背鍋罷了!

圖片源自網絡

這幾件事情,可以總結成這麼幾條,一是政事荒廢,二是勞民傷財。他一心想做完人,自己不會擔這個歷史責任。這樣一來,和珅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和珅悲劇就在這個地方,他少年得志,年級不到三十便進入軍機處,深入帝國權力中心,但是卻不曾想過高處不勝寒的道理,又加上自己不知道收斂、賣官鬻爵,已成碩鼠。乾隆對此心知肚明,但是依然縱容。一方面固然是對於和珅他還是認可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我認為還是他自己遊山玩水也需要用錢,於是放任和珅,借和珅的手來搜刮。另一方面,他也需要和珅這樣一個人在身邊,畢竟乾隆是風流皇帝,他不希望身邊都是劉墉、阿桂這樣的道學先生、正人君子,所以他樂得和和珅一起縱情聲色。到時候追究責任,大家只會說是和珅誤國孤君,他自己可以撇的一乾二淨。

和珅的悲劇——乾隆不殺鉅貪和珅,不過為自己背鍋罷了!

圖片源自網絡

但是,乾隆絕對不會把和珅留給嘉慶,因為他太熟悉和珅的能力,一方面滿朝文武對於和珅早已經不滿,二是和珅勢力太大,嘉慶未必能夠制服得了他,三是他知道和珅幾十年來富可敵國,也到了收割的時候。所以,他當上太上皇第一件事,便是授意嘉慶除掉和珅,他自己在晚年得以保全名節。

和珅的悲劇——乾隆不殺鉅貪和珅,不過為自己背鍋罷了!

圖片源自網絡

​民間諺語說“和珅倒,嘉慶飽”,其實和珅未必不明白乾隆會留一招殺手,只是騎虎難下,上山容易下山難,尤其像他這樣一人之下,往往是身不由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