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集成電路高貿易逆差是件好事?

中国集成电路高贸易逆差是件好事?

面對中國集成電路高貿易逆差,別急著批判,看看再說。

文︱亞亞君

圖︱TechSugar、網絡

中國集成電路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總會伴隨很多熱議的話題,其中之一就是“貿易逆差”。

據海關總署1月14日公佈的《2018年12月全國進口/出口重點商品量值表》來看,2018年全年,我國進口集成電路數量為4175.7億個,同比增長10.8%,對應集成電路的進口額3120.58億美元,同比增長19.8%。出口方面看,2018年全年,我國出口集成電路數量為2171.0億個,同比增長6.20%,對應集成電路的出口額為846.36億美元,同比增長26.6%。

乍一算,中國集成電路貿易差高達2274.2億美元,讓人驚掉下巴。這個數據非常容易得出一個結論——中國集成電路越來越高度依賴進口,缺“芯”之痛還在上演。尤其在去年中興事件中,讓人頓覺,原來這種依賴症可能會遭遇滅頂之災的。

其實“恨鐵不成鋼”的言論並沒有錯,在去年4月份的時候,有一個財經博主放出一張圖(如下),凸顯了中國核心集成電路國產芯片的窘境。

中国集成电路高贸易逆差是件好事?

除了移動通信終端和核心網絡設備有部分集成電路產品佔有率超過10%外,包括計算機系統中的MPU、通用電子系統中的FPGA/EPLD和DSP、通信裝備中的Embedded MPU和 DSP、存儲設備中的DRAM和NAND Flash、顯示及視頻系統中的Display Driver,國產芯片佔有率都是0。

這樣來看,高貿易逆差顯然說明一個問題:IC領域屬於贏者通吃的,低端產業佔比很小,消費電子、工業領域、汽車電子需要的都是高性能芯片,低端芯片確實沒什麼市場。

此外,在人才問題上也著實讓人揪心,在2018年發佈《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7-2018)》的大會上,得出的結論是:中國高校每年集成電路專業領域培養的人才不足3萬人進入集成電路行業,這對於近四十萬的人才缺口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當然,中國集成電路貿易逆差數值誇張背後,並不全是悲觀情緒。正如一位資深半導體從業人士對TechSugar說:“中國集成電路貿易逆差大其實也是好事,說明我國在電子終端和設備等下游領域越來越強,否則不會有這麼大的芯片需求,這也是逆差逐年增長的最重要原因。”

這話一點不假,我們來舉兩組數據。

第一個是大眾熟知的智能手機產業,2018年11月份 Counterpoint給出了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相關數據(如下圖),整體來看出貨量同比下滑3%,跌至3.868億臺。大廠三星和蘋果一個同比下跌13%,一個0%。而華為、小米、OV等國內手機品牌都出現了逆勢增長情況,華為、小米更是增長率驚人(前者33%,後者25%。)

中国集成电路高贸易逆差是件好事?

此外,2018年7月份,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在年度SEMICON West展覽會上發佈年中預測(如下圖),表示2018年半導體制造設備全球的銷售額預計增加10.8%至627億美元。中國大陸的增速誇張,2017年銷售額還是82.3億美元,2018年就能達到118.1億美元,2019年更是將要達到173.2億美元。瘋狂的增速。

中国集成电路高贸易逆差是件好事?

而這些領域的飛速發展,正是中國集成電路進口的需求所在,說明下游領域發展極其迅猛。

TechSugar小編整理了近十年(2008-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出口情況,如下。

中国集成电路高贸易逆差是件好事?

不管進出口金額怎麼曲折上升,進出口貿易逆差是穩步攀升(除了2009年)。

中国集成电路高贸易逆差是件好事?

而集成電路貿易逆差的數值變化與中國集成電路銷售總額呈現神同步,這種高貿易逆差說明中國集成電路在高速發展的關鍵節點上,中美貿易的局勢把半導體國產化的迫切需求提速,正如TechSugar此前採訪一家蘇州半導體公司創始人說的那樣:“曾經國內企業用慣了國外大廠的產品,中美貿易戰開始讓大家開始關注國內半導體企業,並選入供應鏈加以扶持。現在是國內半導體廠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候,一旦進入大廠供應鏈,那就直上青雲。”

正是這個關鍵點的高貿易逆差讓人浮想聯翩,也許是貿易戰的囤貨?也許真的只是無奈?“過了這個階段,下游電子產業對芯片的需求傳導到上游芯片廠商,才是對國產半導體產業最大的促進。”一位半導體業內人士如此對TechSugar說到。

中国集成电路高贸易逆差是件好事?

《T訪談》往期回顧:

中国集成电路高贸易逆差是件好事?
中国集成电路高贸易逆差是件好事?

前方高能!!

在這裡你可以邂逅志同道合的朋友

只要你主動

天天都有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