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發力體育營銷,細剖三星電子在中國市場之變

說到亞洲的體育贊助巨頭,或許三星不作第二人想。從足球運動、奧運會、馬拉松,無處不見三星的蹤影。有數據顯示,即便在十多年前,三星每年花在市場營銷上的費用高達20億美元,其中體育贊助就佔據了2成。而在中國,三星對青少年足球項目的投入或許並不為多數人所知。早在2014年開始,三星就出資贊助了在中國10座城市開展的由外教指導的青少年足球培訓項目。

持續發力體育營銷,細剖三星電子在中國市場之變

直到今天,三星並未終止對中國足球項目的贊助,12月6日,三星電子與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攜手,雙方簽訂了為期三年的合作,而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人們將會看到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隊員身披印有三星電子標誌的球衣,征戰在新賽季全部比賽,呈現精彩的賽事。

三星蘇寧攜手,在體育領域與年輕人溝通

三星電子與蘇寧在足球領域的結緣始於去年。去年9月,三星電子與蘇寧走進了延邊的朝陽川希望小學,雙方合力打造了國米定製電視和足球等體育用品,並將電視與足球做了深度融合,定製了豐富的體育內容。而這場公益行動還將陸續走入河北、遼寧、湖北和陝西等地的多所學校,將“快樂足球”理念普及到更多青少年。


持續發力體育營銷,細剖三星電子在中國市場之變


據悉,三星電子與蘇寧的合作不僅及此,未來雙方還將進一步通過優勢資源整合,在線上及線下零售端與渠道產生深入的合作。從三星電子與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合作我們可以看到三點信號,其一,三星依然將持續深耕中國市場,中國市場依然是三星在亞洲地區的市場重心,這一點並未改變。

其二,兩者強強聯合,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的整合,未來三星各類電子產品在國內消費市場的潛力還有待釋放。

其三,三星電子從體育領域去覆蓋、連接更多的年輕群體,意味著三星電子的本土化戰略與營銷戰略正在做出積極的改變與調整,可以預見的是,三星電子旗下產品未來推出的各種富有吸引力的活動或許值得期待。

在中國市場,千禧一代正在快速成長,如何get到他們的需求與痛點,成了越來越多硬件廠商與互聯網廠商的難題。而當本土化遇上年輕化,三星電子當下的重要一步是如何與年輕消費者溝通,產生深度的品牌關聯與共情。而體育無國界,在年輕人心中代表一種向上與進取的精神與活力,更容易拉近與年輕人的情感連接。在這個意義上說,三星的體育營銷戰略,背後其實更多是踐行社會公益,幫助中國年輕人實現他們的夢想,這或許意味著三星在中國逐步找到了與年輕人情感的突破點。

三星的體育情結——中國本土化戰略的重要一環

一直以來,三星都是體育營銷中頗有耐心的捕食者與重量級玩家,從過去歷屆奧運會等國際重大賽事上,我們總能看到三星的身影。從1988年簽約成為漢城(首爾)奧運會贊助商開始,三星對奧運贊助就一直延續到2000年悉尼奧運會、2004年雅典奧運會、2006年都靈冬季奧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4年冬季奧運會和2016年夏季奧運會。在長達20餘年的“奧運長跑”中,三星也讓它的品牌深入根植於全球各地年輕消費者心中。近期,三星電子與國際奧委會宣佈,將全球奧運合作伙伴關係延長至2028年。

而在中國,三星在中國持續掀起的迎奧運長跑節系列活動至今也已經“跑”了整整4年。在體育運動中,長跑是對人們意志力的考驗,“不到終點永不言棄”的信念背後,其實也是三星提倡的理念之一。

在足球領域,三星從2005年到2015年長達10年的時間裡成為英超豪門切爾西主贊助商,在足球運動領域風頭無兩,與足球的關聯,也讓這種激勵人心、充滿活力、永不言棄的品牌形象逐步佔據了足球愛好者、年輕人群體的心智。


持續發力體育營銷,細剖三星電子在中國市場之變

這次三星與蘇寧的合作其戰略意義其實也在這裡,因為足球運動可以更深入的連接年輕群體的生活方式,通過生活方式的連接,品牌也會潛移默化的滲入、貼近年輕群體。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星也贊助了2018西安城牆秋季國際半程馬拉松活動。而慢跑活動是當前很多時尚青年的生活方式,如今,提及萬人長跑,人們更多聯想到“三星”,三星在中國也逐步成了長跑運動的品牌代表。

可以看出,體育營銷是三星中國本土化戰略的重要一環,體育與運動是與消費者溝通的最佳方式之一。三星將自己的品牌形象與中國年輕人的體育精神結合在一起,通過直接去激勵人們去挖掘自身的潛力,激發年輕活力來增加老用戶粘性、並吸引更多新用戶,也可以在更大範圍內傳遞品牌理念。從延吉國際馬拉松比賽到贊助蘇寧足球俱樂部,三星將這種體育營銷理念正在深入到了中國消費者的年輕市場。

架構調整,權利下放,攜手巨頭,三星本土化在深入

三星體育營銷的本質是在品牌層面與年輕人產生情感共振,但如果說到在產品上的本土化以及對中國經濟參與、社會責任踐行徹底程度,在中國,或許沒有哪家跨國企業能超過三星。過去多年,三星通過與大學合作、三星商學院、全球人才交換等項目來深度參與中國經濟社會。目前三星在全國 28 個省市建成 150 所希望小學、智能教室 106 間,與延邊大學、北大清華等 27 所大學院校建立了合作關係,設立了獎學金。

我們看到一個明顯的轉變是,在權桂賢上任之後,三星在中國從7大支社變為現在的23個分公司,把更多的權利下放到各個公司,目前,三星電子在中國90%以上的管理層全是中國人,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並根據每個區域各自的情況,進行產品的市場營銷。

此外,三星在中國眾多本土互聯網巨頭企業開展了更為深入的合作,深入參與到中國人消費與經濟生活的諸多方面。比如三星電子和騰訊結盟成立合資公司,開發人工智能設備,對抗蘋果與谷歌;今年5月,三星電子與阿里巴巴簽署了2018年戰略合作協議,打造天貓定製款手機,進行新零售數字化門店改造、入駐“農村淘寶”等平臺,進一步深耕下沉渠道與市場,而通過阿里全渠道的支撐,三星未來潛力有待釋放。

除此之外,三星與摩拜、大眾點評、百度地圖等本地互聯網企業均有深入的合作,打造更貼近消費者的本土化服務,而三星的這些動作,一方面是從權利下放,到消費者下沉市場去;一方面是牽手互聯網巨頭聯手打造移動互聯網優質生態環境;另一方面顯然也是希望自身的產品與服務能夠普及到更多年輕群體。

從產品的本土化與年輕化,透視三星本土化的誠意

而當前三星電子在中國年輕化戰略在產品層面的思路是,深入去觸摸中國消費者不同於其他市場的潛在需求,為中國消費者打造、提供量身定製的產品和服務。我們看到,在10月24日,三星電子推出全新的Galaxy A9s與Galaxy A6s就是三星為中國“千禧一代”消費者量身推出的中端智能手機。

今年是三星進入中國市場的第26週年,早在17年前,三星電子就在北京成立了三星電子中國通信研究院,來承擔通信終端軟硬件、多媒體軟件、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及第四代通信技術、通信系統軟件等技術的研發。在3G、4G時代,三星就是最早支持中國TD—SCDMA 3G制式的手機廠商之一。

後來多年,三星手機在中國的龐大布局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投資,而是打造了一個貫穿於產品策劃、設計、研發到生產、銷售全過程的本土化體系,形成全產業鏈的延伸,它一方面對於拉動中國電子產業往上游延伸與技術提升意義重大,另一方面,也讓三星具備了完全的本土化的產品規劃與設計生產的能力。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在這種本土化的產業研發體系的支撐下,Galaxy A6s是第一款完全由三星在中國員工在中國本土進行產品規劃、設計、開發、測試、生產,向中國消費者“專屬定製”的智能手機。它從無到有所歷經的各個環節都是在中國本土完成的,加入了很多符合中國年輕消費者需求的功能和設計,包括採用了結構色鍍膜的多彩漸變色工藝,全雙核疾速對焦技術,能實現智能場景識別以及人像打光等技術等。


持續發力體育營銷,細剖三星電子在中國市場之變

當前的三星不僅僅只是在做一箇中國市場的產品輸送者,而是通過深入瞭解中國消費者的生活習慣,讓自己變成了參與者。

持續發力體育營銷,細剖三星電子在中國市場之變

而從三星在電子產品的徹底年輕化以及本土化戰略,我們更多看到了三星本土化的誠意。目前從S9的凝時拍攝,到Galaxy A9的後置四攝及前後2400萬感光單元AI美拍,Galaxy A6s的多彩漸變色工藝、到人工智能平臺 Bixby覆蓋滴滴打車、支付寶、微信、微博、淘寶、QQ等國民級應用,以及簽約華晨宇、積極與大學平臺進行合作、與蘇寧攜手支持年輕人的足球夢等,都可以看出三星在深入洞察理解中國年輕一代的需求,並踐行社會責任來尋求更深度的轉變。

這種轉變,也是三星在中國未來的潛力,隨著越來越多針對中國年輕消費者的定製產品在中國生產並普及,三星或許會衍生出更多增長的動力。

結語:

從以足球為起點的體育營銷,到三星產品的本土化落地以及三星的本土化的組織架構調整,再到深耕渠道建設與本土巨頭合作等一系列全方位的動作,我們看到三星針對更加年輕化的市場突破與改變的決心以及深耕中國市場的誠意。而三星這種轉變,可能孕育著三星在中國市場的未來變量與更多新的可能性。王者歸來的戲碼會在三星上演嗎?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我的微信公眾號:熱點微評(redianweip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