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鐵路運輸都有哪些港口和幹線

國際鐵路運輸都有哪些港口和幹線

國際鐵路運輸是利用鐵路運輸的方式進行的進出口貨物或物品運輸,包括鐵路集裝箱/罐運輸、鐵路散雜貨運輸等(整車、零擔、集裝箱)。國際鐵路運輸是國際貿易中最主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輸量僅次於國際海運。國際鐵路運輸的優勢是運輸量較大,速度較快,運行時間較短、運輸風險明顯小於海運,適應性強、能準點運營以及運輸成本較低等。

國際鐵路運輸一般採用聯運的形式——發貨人在始發站託運貨物,取得一份國際鐵路聯運運單,鐵路方根據國際鐵路聯運運單將貨物運往終點站交給收貨人。在由一國鐵路向另一國鐵路移交貨物時,不需收、發貨人參與,途徑各國按國際條約承擔國際鐵路聯運的義務。

我國通向歐洲的國際鐵路運輸線主要有兩條

1、經過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大陸橋。

2、東起江蘇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的新歐亞大陸橋鐵路運輸(也稱第二歐亞大陸橋)。

西伯利亞大陸橋鐵路是我國傳統的國際鐵路運輸路線,新歐亞大陸橋鐵路是我國發展很快的國際鐵路運輸路線。

除了歐亞鐵路運輸,我國的鐵路聯運還包括對香港和澳門地區的鐵路運輸。雖然對港澳的鐵路運輸按國內運輸辦理,但又不同於一般的國內運輸,因為香港是自由港,貨物在內地和香港間進出,需辦理進出口報關等手續。對澳門的鐵路運輸,是先將貨物運抵廣州南站再轉船運至澳門,運輸性質跟香港差不多。

西伯利亞大陸橋鐵路運輸(傳統歐亞大陸橋)

東起海參崴,途經我國的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以及俄羅斯的伯力、伊爾庫次克、新西伯利亞、鄂木斯克、車里雅賓斯克、古比雪夫,終點莫斯科。全長9300 多公里。該線東連中國和朝鮮,西接中歐、北歐、西歐諸國,由莫斯科往南可接伊朗。我國與前蘇聯、東歐國家及伊朗之間的貿易,主要用此鐵路運輸幹線。 重慶到杜伊斯堡國際鐵路運輸

新歐亞大陸橋鐵路(第二歐亞大陸橋)

東起江蘇連雲港,經隴海鐵路和蘭新鐵路,途經江蘇、安徽、河南、陝西、甘肅、青海、新疆7個省、區,出阿拉山口與哈薩克斯坦鐵路連接,貫通俄羅斯、波蘭、德國至荷蘭的鹿特丹港。全程距離比海運縮短9000公里,比經由傳統的西伯利亞大陸橋縮短3000公里,這條國際化鐵路運輸線極大推動了我國與歐亞各國的經貿往來。

除了兩個歐亞大陸橋,國際鐵路運輸中的主要鐵路幹線還包括:

1、美國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鐵路

A線 美國北太平洋鐵路:西雅圖→斯波坎→俾斯麥→聖保羅→芝加哥→底特律。

B線 美國南太平洋鐵路:洛杉礬→阿爾布開克→堪薩斯城→聖路易斯→辛辛那提→華盛頓→巴爾的摩 (聖菲鐵路)→洛杉磯→圖森→帕索→休斯頓→新奧爾良。

C線 美國聯合太平洋鐵路:舊金山→奧格登→奧馬哈→芝加哥→匹茲堡→費城→紐約。

2、加拿大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鐵路

A線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溫哥華→卡爾加里→溫尼伯→蒙特利爾→聖約翰→哈利法克斯。

B線 加拿大國家鐵路:魯珀特港→埃德蒙頓→溫尼伯→魁北克。

3、中東→歐洲鐵路

從伊拉克的巴士拉、向西北經巴格達、摩蘇爾,敘利亞的穆斯林米亞,土耳其的阿達納、科尼亞至博斯普魯斯海峽東岸的於斯屈達爾,過博斯普魯斯大橋至伊斯坦布爾,接巴爾幹鐵路,繼續往西經保加利亞索非亞、塞爾威亞貝爾格萊德、匈牙利布達佩斯至奧地利維也納……連接中歐、西歐鐵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