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博淄川留仙湖公園位於淄川城區的中心位置,坐落在孝婦河和般陽河的交匯處,南接柳泉溼地,北與全國聞名的淄川服裝城相毗鄰,以世界短篇小說之王一蒲松齡的字“留仙”命名。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目前,公園總面積54.6萬平方米,其中陸地面積約29.6萬平方米,水域面積約25萬平方米,是一個以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相結合的集遊樂、休閒為一體的開放式親水生態公園。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川留仙湖公園始建於1984年,後逐年提升,2005年免費開放。2008年完成公園的全面改造,2009年在孝婦河西岸進行擴建,截至目前,已累計投資2億多元,建成主要景點有:長廊、漢陽軒、水榭歌臺、湖心亭、九曲橋、凌虹橋、澹泊橋、湖心島、郢中詩社、噴泉、疏林草地、紅飄帶、音樂廣場、木棧道、太極拳練習場、荷花池等。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留仙湖公園佈局以湖面為中心,各個景點向四周輻射,巧妙地把園林建築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充分體現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中國造園手法。園內沿湖東西兩岸植被覆蓋率達90%,是淄川城區的“綠肺”。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親水平臺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留仙湖公園規劃指導思想是,放眼未來,遠近結合,力求建成一處現代化的集文化、娛樂、遊覽、休憩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公園總體佈局分為西部、中部、東部三部分。西部主要以遊覽為主,以求“動”字,中部是水面,以水上活動為多,東部以自然景色為主,以求“靜”字。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留仙湖公圓北部設一橫跨孝婦河的大壩,為觀景佳點。駐足壩頂,只見一片碧波盪漾的平湖,環湖楊柳迎面飄拂,湖面遊艇面舫,穿梭往來,岸邊臺閣亭榭,雕樑畫棟,湖邊老翁垂釣,野鴨戲水。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舉目遠眺,迎面奔來的孝婦河水,蜿蜒蛇行,明滅隱現於群山之中。回首憑欄,淄城風姿進入眼簾。孝婦河水瀉流北去,公路上車水馬龍,服裝城內煕來攘往,岸邊高樓鱗次櫛比,更有橫跨留仙湖的凌虹橋、澹泊橋映入眼簾,留仙湖公園景觀詩情畫意非常美麗。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澹泊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留仙湖公園東部以綠化為主,栽植姿態婆娑的合歡樹,每逢盛夏,紅花如火,沿湖一帶,桃紅柳綠,怪石嶙峋,並設有紫藤花架。東北一隅,是1987年復建的般陽城牆。明崇禎九年(1636年)始建石城,周圍八里,四面均有門樓。清代幾經重修,氣勢雄偉,十分堅固。隨著城區的不斷擴大,城門和城牆均不復存在,保留園內復建的這段城牆成為淄川古老歷史的見證。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在孝婦河與般陽河交匯處的水中,設一六角亭,造型端莊,名湖心亭,進入亭內設置長40米的九曲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相傳此處為蒲松齡與其好友結“郢中詩社”之地。關於“郢中詩社”,《蒲松齡集》柳泉先生年譜中記載如下:“順治十六年己亥(1659年),先生二十歲。是年與同邑王鹿瞻、李希梅、張篤慶,結郢中詩社。”先生《郢中詩社》雲:餘與李子希梅,寓居東郭,與王子鹿瞻、張子歷友諸昆仲,一埤堄之隔,故不時得相晤。晤時瀹茗清談,移晷乃散。因思良朋聚首,不可以談了之,約以燕集之餘晷,作寄興之生涯,聚固不可以時限,詩亦不以拘格,成時共載一卷,遂以‘郢中’名社。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般陽故城始建於西漢初期,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現存於留仙湖東側的一段漢代土築城牆,高約6米、寬約4米、長約30米,保存完好,人工搗鑿的痕跡清晰可辨。1997年6月被公佈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留仙湖公園南部借鑑大連草坪建設的經驗,種植冷季型草坪,形成歐美風格。又借鑑中國古典園林手法,在地形上處理成高低起伏,蜿蜒曲折的地面效果。採用組團式種植方法,在山脊線、道路交叉口,邊角地帶種植樹木。後留仙湖公園改造,在大草坪中不斷充實喬灌木,形成良好的綠蔭效果。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留仙湖公園西面拆除原有商業建築,建設木棧道,形成湖岸遊覽線,配以垂柳,毛白楊密林等綠化景觀,與水面若即若離,遊人穿梭於中,心曠神怡,與東部景觀隔水相望,對景豐富。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留仙湖公園內設立健康教育宣傳長廊、健康步道、體質指數轉盤、健康小屋、體育器械健身區、健身廣場等健康元素,倡導全民健身,這項民生工程,深受市民歡迎。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留仙湖公園岸邊垂釣愛好者,冒著寒風,依然垂釣不止。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留仙湖水碧波盪漾,湖中央的九曲橋風姿秀美,讓人流連忘返。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留仙湖岸邊風光,冬日成片的蘆葦蕩隨風搖曳,岸邊垂柳在水面上投下倩影,水面野鴨遊動,景色幽深。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留仙湖公園西岸,淄博市文物保護單位龐涓墓。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龐涓墓碑記如下:龐涓,戰國時期魏國大將,公元前341年,齊魏馬陵之戰兵敗自刎,齊國得其首葬於孝婦河畔,曰:將軍頭。《清淄川縣誌》載:“相傳孫臏減灶破魏兵涓自殺,韓趙以涓常暴於彼,與齊兵分其屍,齊得其首,葬之”。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魏將軍龐涓墓

龐涓,戰國時(公元前475到公元前221年)魏國人,在魏國任大將。公元4世紀中期,龐涓率大軍包圍趙都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王命孫臏為軍師,率軍救趙。孫臏乘魏國內部空虛,率軍直搗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龐涓撤軍回救。疲憊不堪的魏軍走到桂陵(今河南長垣北)遇到埋伏在那裡的齊軍。齊軍以逸待勞,大破魏軍。“圍魏救趙”的桂陵之戰,成為歷史上的著名戰例。十多年後,魏國又進攻韓國,韓國也向齊國求援。齊國仍用孫臏出兵救韓。魏國又派龐涓帶兵十萬迎戰。孫臏用減灶計誘敵深入。龐涓中計,輕敵猛進,在馬陵遭到埋伏。齊軍萬箭齊發,魏軍主力被殲,龐涓自殺。龐涓死後,其遺骸葬于山東淄川留仙湖西岸的魏將軍龐涓墓。由此淄川將軍頭,將軍路而得名。

淄博淄川 留仙湖公園周邊景觀和龐涓墓的故事

淄川城市的格調因有青山的依託而凝重素樸,也因有了綠水的縈繞而愈發靈動秀美,留仙湖公園也因經典的歷史故事而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