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節——水官大帝會為你消災解厄

下元節 -- 水官大帝會為你消災解厄

過幾天的十一月二十二日就是農曆的十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下元節”。

在中國有道教色彩的廟觀中,都能看到"三官殿"。裡面供奉的是與尋常百姓家有休慼與共密切關係的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官大帝是為治理天、地、人三界,考校天人功過,司三界眾生禍福的太極界之神。在道教中是主要的神祇之一,也是民間百姓源於生活實踐中對天、地、水之自然崇拜的神明。道教書中說:"上元天官主宰眾生善惡之籍,致諸仙升降之司;中元地官主宰三界十方九地,掌理 八極四維五獄,考眾生禍福之機,核男女善惡之籍。 下元水官則主管江河淮海水域萬靈,掌死魂鬼神之籍,錄眾生功過之條。"。三官大帝的誕辰日就是道教重要的"三元節"。每到三元之日,三官大帝就會巡遊三界,考校三界十方一切眾生生死功過,履行自己的職責為人間百姓廣施大功德。天官乃是"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辰為正月十五,為"上元節",是天官賜福日;地官乃是"中元二品赦罪 地官清虛大帝",誕辰是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是地官赦罪日;水官乃是"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誕辰是十月十五,是"下元節"。三官大帝主宰天地水(人)三司,賜福、赦罪、解厄的職責重大,佛心仙腸,功德浩蕩,所做一切無不為利益眾生。

三官大帝餘氣應化人間,就是中華堯、舜、禹三位明君。若三界眾生常禮念三官大帝,則功德無量,可以得到賜福、赦罪、消災。

下元節——水官大帝會為你消災解厄

三官像

三官聖誕之日,道教定為"三元齋",屆時需持戒修齋,在人間的道觀都要設道場、誦經,設齋建醮,做法事,禳解厄難,神凡同慶三官誕辰和助力三官廣施恩澤雨露、弘揚法旨。

農曆十月十五,也是中國曆法一年中最後一個月亮節,在這個月圓的時候,人們要進行最重大的祭祀活動。水官在民間就是我們大家都熟悉上古時,天下洪水氾濫,為拯救國民於水患之中,受命治理洪水,濟世利民,三過家門而不入,昇天為聖神的大禹。道教中的水官,全稱"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俗名水官大帝,隸屬太清境,住居青華宮,轄部四十二曹。水官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掌管江河水帝萬靈之事,總管九江四瀆、三河五海、十二溪真聖神君等水中諸大神仙,掌管死魂鬼神之籍,記錄眾生功過。每年逢十月十五日誕辰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根據考察結果,錄奏天廷。按照眾生善惡功過,隨福受報,隨孽轉形,消災解難。

下元節——水官大帝會為你消災解厄

地官像

天不降災,是世人自己造災,世人生活在塵穢汙染的世界裡,能自律保持自己清白,自然無災無厄降臨。人本來就是最易受傷害的血肉之體,再加上覺悟修煉不夠,年深日久的積累,難免會變成一個滿身罪惡的罪人。其中觸犯陽世戒律的部分會受到陽間的律法制裁刑罰,但有些觸犯非凡世的無形天律,則會是令人感受到莫名其妙的諸事不順、病魔纏身、所求不遂、厄運連連、劫難不斷、無名火生、無病痛苦等等不可勝數的無可名狀"災厄"罪罰表現。"災"字由火而生,故必以水制之。水官大帝"解厄"的本領就如河海之水,能洶湧彭拜地洗滌一切塵世的汙穢、清除痛苦、清涼身心、滋潤乾枯、化解恩怨、促進生長、化消一切劫難,此時世人所遭遇的災厄才能消去。

由於道教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與民間習俗十月初一的"寒衣節"相距甚近,而且節俗都是有與鬼有關的內容,而下元節又不似上元節和中元節與民間習俗相重合,故民間百姓有將二者混淆為一的情況出現。上元節沉浸在新春佳節的喜慶中,與民俗"元宵節"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中元節與佛教"盂蘭盆節"和民俗"七月半鬼節"結合在了一張起;下元節雖沒有上元節和中元節那樣成為與民間民俗相融合的節日,但也是很多民間百姓齊聚的大日子,屆時民間百姓也會紛紛到道觀寺院中朝謁,修齋設醮,以享祭祖先、神靈,並祈求下元水官對身在人間生命歷程中持久的困境與苦厄的贖罪、消除、解困.....承載著告別黴運和對生命會終得福報的美好祝願。

但每臨"三元節"來臨之際,道觀都要隆重舉行法會,在老北京民間也逐漸開始成為一個享祭祖先亡靈、祈求福祿的節日。過去會在這一天祭祀祖先,為去世的先人燒紙。

由於每逢下元節來臨,水官都要下凡巡查人家善惡,為人們解除災難,因此,那時家家戶戶會在正廳掛上一對提燈,並在燈下供奉魚肉水果等物迎接和祭奉水官。老北京人過下元節時,家家要做"豆泥骨朵",也就是用紅小豆餡兒做的"豆沙包子"。

過去下元節這一日,民間還有工匠祭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

古代還又有朝廷在這日禁止屠戮和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

(本文照片取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