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功夫上乘境界:極還虛之道

極還虛之道——孫祿堂武學的文化意義之一例

(本文為作者童旭東先生在2018年12月1日江蘇鎮江中歐武術文化論壇上的演講稿)

中國功夫上乘境界:極還虛之道

(孫祿堂先生)



我認為武術要在國際武術文化交流和在青少年教育中發揮作用,根本一條就是要彰顯武術獨到的文化價值。

武術獨到的文化價值何在?

迄今為止代表中國武學最高成就的孫祿堂武學對此做了極具啟發和極有意義的揭示。為此我曾撰寫出版了《中國武學之道》一書介紹孫氏武學,書寫成後,深感掛一漏萬。所以我認為以一篇文章的容量不可能全面的介紹孫祿堂武學文化,這裡僅以孫祿堂武學文化中的“極還虛之道”為例做一簡要說明。

按照孫祿堂先生的著述,孫氏武學是以“極還虛之道”→“復人本來之性體”→培育“志之所期力足赴之之能”→最終目標是成就“全知全能之完人”這樣一門學問。

這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什麼是極還虛之道?

孫祿堂先生通過其武學提出的極還虛之道具有哲學和武學兩個方面的含義:

極還虛中的“極”就其哲學含義而言類似當代哲學中在場的要素及概念,屬於孫祿堂先生提出的“有無並立,有無不立”中“有”的意蘊。

在孫氏武學中“極”有兩層意思:

其一是指針對各種技擊狀態所構成的技術、技巧、功力及體用規矩等要不斷的進行優化、無所不至其極。指針對具體作用對象的具體作用技能要力臻其極。“極”是指構建技擊的技能結構要無所不至其極。

其二是指極其所能而還虛,致虛極

極還虛中的“還虛”其哲學含義類似於當代哲學中不在場的要素及概念,屬於孫祿堂先生提出的“有無並立,有無不立”中“無”的意蘊。

在孫氏武學中指通過還虛使針對各種技擊狀態的技術、技巧、功力及體用規矩等化為虛空自性、成為本能自然而出,即針對各種具體的技擊狀態,形成最合理、最恰當的運用技擊技能的能力。

“還虛”的作用是將構建的技擊技能化為本能。

極還虛是指在場的要素之極與不在場的要素之極統一一體,“有無並立,有無不立”,二者相輔相成、統一一體,形成最有效的作用效果

西方經典哲學看重在場的要素,著眼於“有”,形成以邏輯和實驗為特徵的知識系統的認知體系,但當代西方哲學已經轉向重視不在場要素的影響,認識到“有”與“無”的統一,如海德格爾。中國傳統文化對在場要素的認識不如西方經典哲學深刻,尤其缺少主體性意識,看重不在場要素的影響,強調天人感應等。

孫祿堂先生的極還虛之道,是通過對其武學的體用踐行使在場要素與不在場要素皆臻其極而得以統一,即“有”與“無”的統一,並顯豁這是一個動態的不斷髮展的過程。顯豁出“極還虛”及其“有無並立,有無不立”是使身心獲得真知、自由與真理的途徑,達到“心一思念,純是天理,身一動作,皆是天道”並通過技擊制勝時的感而遂通、從容中道以證之。

由此極還虛之道為“道”增加了新的內涵和動力。

對於極還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往往不重視何謂“極”,常常把“無所不用其極”與“還虛”對立起來。而在西方經典文化中一般不認同“還虛”具有實體性。孫祿堂通過其建構的武學體系使極還虛得以實現,並通過該體系在技擊中發揮至高的制勝效用以印證其真理性。其中極還虛中“極”具有主動性或說主體性,就是我要這樣做,不是別人要我這樣做,而且是極盡所能。在這個過程中還虛的目的是通過靜篤、空淨,排除外慾,認識自我,發揮虛空自性的作用,開啟良知良能。極還虛使“極”與“還虛”兩者交互作用,使積極主動的認知與實踐過程源於發揮自我的本性。

極還虛不是為了還虛的目的去減弱武技的技擊效能及其創生動力,而是在主動創生、提升、極盡完備技擊制勝效能這個基礎上和過程中還虛合道,在極後天之法的同時,通過還虛返還先天本能。這一點充分體現在孫祿堂先生為其武學建構的修為體系上。

極還虛,在生活中用句通俗的話講,就是高標準做事,同時心態始終歸零,低姿態做人,由此不斷反省自身,持續自我改進。

孫祿堂先生的這個思想特別重要。因為這個“極”具有自主成就自我意志的含義,旨在建立“志之所期力足赴之”的能力。體現在武學修為上就是不斷改進、優化、創新技擊技能,所謂無所不用其極,極還虛是在這個條件下還虛。如此循環往復,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認清自我,建立自我意志,實現自我。即通過極還虛之道“複本來之性體”以明其志(即建立自我意志),進而培育“志之所期力足赴之”之能(即身心的高度自在與自由)。

這個過程就是由後天之極返先天本能的過程,自我身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近道、合道。

研修孫氏武學就是在這樣一個自我認知、自我建立、自我否定、自我提升的過程中,在努力培育技擊效能達到登峰造極的過程中,修為心性、提升認知能力、完善自我,最終成就自我。這是一個循環往復的上升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樹立自尊、建立自信、形成自我意志、最大程度的獲得身心的自由與自在


中國功夫上乘境界:極還虛之道


所以,孫祿堂先生提出的極還虛之道中那個“極”,為“還虛”增設了主體性條件,即在“極”這個主體性的動力條件下進行還虛,即極後天之法的同時返還先天虛無之本體,開啟良知良能。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此前不曾顯豁的內涵和思想。因此對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鼎革意義。

有趣的是,孫祿堂先生在1915年至1927年期間以其一系列劃時代的武學著作從武學體用實踐的角度提出“極還虛”和“無有並立,有無不立”的思想及修為體系,其最後出版的一部著作是1927年的《八卦劍學》。而這一年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出版了他的《存在與時間》這部劃時代的、象徵著現代哲學的開山之作。中德這兩位偉大哲人如同接力般的先後從各自不同的視角——武學體用與哲學認知這兩個不同視角揭示了有與無之間最為深刻的關係。反映出中西文化在這裡的相融與相通,同時也體現了孫祿堂武學獨到的文化價值。

那麼以極還虛之道為特徵的孫氏武學在中歐文化交流以及在青少年教育中有什麼作用呢?

下面就以研修武學時經常要面對的規矩與自然這一對關係為例來顯豁極還虛之道在這對關係中是如何具體呈現的,以及在中歐文化交流和在青少年教育中所具有的作用。

在拳學研修中,經常要面對規矩與自然這對關係,常常會使人想起一個三段式說法:知規矩——守規矩——脫規矩而合規矩,於是規矩成自然。

這裡涉及到兩個問題:

第一,我們在拳術中求的自然是相對什麼的?

第二,拳術中的規矩是靜止的、一成不變的嗎?如何看待拳術中的規矩?

以上這兩個問題涉及到拳術中規矩與自然之間關係的核心。

拳術中的自然如果僅僅是做到走架子時的動作自然,則是非常初級的要求。

拳術中的自然應該相對於在技擊中發揮技能自然而然、感而遂通,顯然在這個目標面前自然的難度就遠大於走架子,而且隨著不斷針對更高水平的對手,達到這種自然的難度也就越來越高。所以,拳術中的自然相對規矩而言,是一個幾近無限發展的目標。

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知道相對這樣一個目標,拳中的規矩不可能是靜止的、一成不變的。即使對於避三害、守九要這類非常經典的拳中規矩,也需要隨著實踐的深入與設定目標的提高,對拳中的規矩不斷充實、細化、優化,既要極其所能的優化,又要不斷歸零還虛,不斷改進,在建立中否定,在否定中建立,循環往復,漸臻其極。

在拳中,規矩是通過形成技擊時自然而然的制勝能力來顯豁自己的價值,自然而然的技擊制勝能力需要通過不斷細化、優化規矩來實現。這是一個隨著目標的不斷提升,近乎無限發展的極還虛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以辯證分析為特徵的理性思維和以整體意象性感悟為特徵的象性思維通過拳術修為這一行為交互感應、相互啟發,不斷充實、豐富並優化人的內心認知圖式(邏輯分析和象性感悟這兩大能力),提升對事物辯證分析的理解力和意象性的整體感悟力。

以孫氏太極拳為例,其規矩在避三害、守九要的基礎上,又細化為56字訣和16句要則等更為細化的規矩。而且這些字訣、要則也還是一個綱要,對其中每一個字針對不同的目標,還需要進一步細化。張烈先生寫三體式時,原本以為千字以內即可以寫清楚,寫到後來感覺萬言難盡其意。

所以,練拳是一個對練拳中的規矩和目標不斷細化和具體化的過程。否則,練拳難以深入。

在這裡對具體技術目標的細化需要對意境具有意象思維的感悟力,如孫振岱先生留下的諸多武術詩,從意象思維上都能給人以很大啟發,使人超越對已知規矩的認識。以他那首“題孫家太極拳”為例:

身如桅杆腳如船,(身法)

伸縮如鞭勢如瀾。(身勢)

神藏一氣運如球,(勁勢)

吞吐沾蓋冷崩彈。(勁意)

通過感悟孫振岱先生這首詩,進而能細化為行拳的具體目標和規矩,為此我寫了“從一首詩看孫氏太極拳行拳的幾個要點”一文,全文6千餘字。此為目標細化從意象到具象之一例。

再如很多拳派的拳譜多是以意象思維的詩意語言呈現的,包括拳術中一些動作名稱,如形意拳的飛龍昇天、金雞抖翎,八卦拳的葉底藏花,太極拳的白鶴亮翅等,這些描寫具體拳法、拳式的拳譜、式名富有詩意般的意境,體會其中之意,一方面需要藉助於拳法拳式的基本要領,另一方面需要通過整體象性思維去感悟其意,通過不斷踐行,深化為更為具體的技術細節。還有孫氏拳技擊訓練中特有的固定靶和移動靶的設置和練法等,也都是需要有想象力的。

相對不同目標對拳中規矩的細化是一個非常精細、嚴格的實踐與體驗過程。如對上述孫振岱先生那首詩的意境的細化,就要通過反覆研讀,悟其意境,從行拳時的切身體驗中落實為具體的技術細節要領。

中國功夫上乘境界:極還虛之道

所以,研修孫氏拳需要把哲思(如辯證邏輯),詩意(感悟力、想象力)和實踐(精細、嚴格的實際體驗)結合為一體,遵循極還虛之道,使三者循環往復,交互作用,相互啟發,從中不斷提升理性認知能力、開拓眼界格局、啟發整體的意象性感悟力,由此感受拳意的幽深妙境。

因此,孫祿堂武學是一門大學問。當今中國武術、中國技擊如果不沿著這個拳學框架前行,就只能跟在他人(歐美、俄羅斯、日本、泰國、韓國)的後面亦步亦趨,除了無視史實、不斷詆譭我們自己的前賢外,趕超他人永無可能。

還以孫氏太極拳的體用為例,對太極這個狀態的認識絕不能僅僅停留在這是無極之後的一個狀態,也不能僅僅認識到這只是陰陽之間對立、互寓、轉化、統一這個過程,還要認識到太極這個狀態在其生成與演化的過程中所隱含的目的性。

比如研修孫氏太極拳的第一個目的是在走架中培育、完備先天真一之氣,此後是將這一目的進一步深化為在技擊中完備、體用先天真一之氣,由此培育“

志之所期力足赴之”之能。所以,孫氏太極拳的太極之理是以實現這樣一個目標系統的修為過程的原理,針對這個過程中的每一個目標需要遵循極還虛之道將太極之理具體化,具體細化到每一個動作、練法、打法的細節中。

因此,在孫氏太極拳中,這種廣大精微無所不在的太極之理,並非僅僅停留在形而上的概念層面,而是要遵循極還虛之道實實在在的體現在研修太極拳時對具體目標的設置和具體方法的規矩中。所以,在太極拳的修為中,太極之理不僅僅是指一種狀態以及陰陽之間的相互轉化,還有目的性這就為中國傳統哲學的太極概念補充了主體性的意識。

因此,孫氏武學即是合道的,又是不斷融合、不斷創新的,合道與融合、創新在其武學的踐行中是統一的,統一在自我認知、自我實現,獲得身心高度自由與自在上。

以上僅僅是以研修孫氏武學時如何認識規矩與自然的關係為例,說明研修孫氏武學是通過極還虛這樣一個過程來培育、提升理性思維、意象感悟與踐行能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認知自己的本性、建立自己的意志、極盡發揮源自自我本性的創造力、解放自己的本能、實現自我意志,獲得身心的高度自由與自在的人生。

這其中理性思維是以希臘文化為源頭的一條認知發展的主線,而意象感悟是以中國文化為代表的認知發展的主線,通過對孫氏武學的踐行可以同時培育源自這兩大文化背景的認知能力和感悟能力,而且有助於為人們在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搭建相互理解、相互融通的橋樑。所以研修孫氏武學對於開啟人們的智慧、對於東西方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與融通意義重大。

此外,當今總講在青少年中開展素質教育,那麼何謂素質教育之本?孫祿堂先生講其武學之旨是“能復人本來之性體”,即認識自我,開啟良知良能,使人獲得智慧。我以為這是素質教育之本,也就是開啟人的內心認知結構和感悟圖式。因此在青少年中開展研修孫氏武學對於當今的素質教育意義極為深遠。

最後我想說的是,這個論壇在鎮江召開,具有特殊的象徵性意義,因為九十年前中央國術館和江蘇省國術館先後成立,江蘇省國術館成立後不到一年,即由南京遷到鎮江。孫祿堂先生先後擔任中央國術館教務主任兼武當門門長和江蘇省國術館的教務主任、教務長、副館長。因此鎮江與國術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當年國術這個稱謂表徵著武術具有崇高的文化地位,其根據就是武術具有以體用兼備、身體力行的方式提升國人精神氣質和民族素質的作用。而這正是本次論壇交流的主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