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得用腦子

做生意,得用腦子

小王村原本有三畝集體果園,因為修路,被佔去二畝半,只剩下半畝,總共才十多棵桃樹。由於這些桃樹已經過了盛果期,而且又緊靠馬路,管理起來很麻煩,所以儘管村主任王得利做了好幾天動員,也沒人敢來承包。

沒辦法,村委會打算刨掉它們,改種莊稼。

正在這當兒,外出打工剛回到家的王大勝知道了這事,也沒跟老婆商量,就到村主任王得利家說,這幾棵桃樹他包了,按最高價承包,並當場簽了合同交了錢。

可是王大勝回家一說,老婆立馬和他翻了臉:“你是不是馬尿喝多了犯糊塗呀?人家誰都不想要的這幾棵破樹,村裡都想刨了,你還偏偏去出高價,咱自己已經有四畝大桃園了,還得分開精力去單獨伺候這麼幾棵樹,划得來嗎?”

王大勝不理這茬,一臉神秘地朝老婆擺擺手說:“你就瞧好吧!”

村裡不少人猜不透王大勝葫蘆裡在賣什麼藥,都等著準備看他的笑話。

王大勝也不理這撥人的茬,從此就開始精心打理起那半畝果園來,他對那幾棵老態龍鍾的桃樹伺候得十分周到,施肥、澆水,絲毫不敢怠慢。

轉眼間,麥秋已過,桃子慢慢成熟了,雖然說不上碩果累累,但那紅白相間的大桃子在馬路邊顯得特別招眼。為了防止娃娃們偷吃,王大勝特意在那兒蓋了間茅屋日夜看護著,還在茅屋前掛了個大牌子,上面用紅漆歪歪扭扭寫著:大鮮桃,先嚐後買,絕對新鮮無汙染。

還別說,馬路上南來北往的趕路人,誰見了這無汙染的大桃子不動心?加上“先嚐後買”的招牌,誰頂得住這誘惑?那些趕腳的、騎車的,到了這兒紛紛駐足,甚至不少光鮮的小轎車也都在茅屋前停了下來。

王大勝熱情地招呼大家:“先嚐後買,先嚐後買!”

大夥兒嚐了以後,都不住地點頭:“來五斤!”“來十斤!”

買桃人絡繹不絕,王大勝樂得合不攏嘴。

直到這時,村裡人才恍然大悟:王大勝的算盤原來打在這裡。

不過有一點起初讓他們奇怪:這幾棵老桃樹,滿打滿算產量也不會超過二百斤,可王大勝愣是沒停過買賣,他擺在路邊的這個攤子,每天桃子總是擺得滿滿當當。但很快,他們就發現了箇中秘密:原來他是把他自家那四畝桃園裡的桃子摘到了這裡,而路邊這幾棵掛滿了紅白相間大桃子的老桃樹,就成了他家果園的“招牌樹”。往年桃子往外批發,價格要低不少,可王大勝現在用這個辦法賣桃,不但價格賣得高,而且賣得快。

這一茬,王大勝實實在在地賺了一筆!

這麼一來,村裡那撥原先要看王大勝好戲的人,自然對王大勝刮目相看了。

可誰知到了這年秋後,村主任王得利通知王大勝,這半畝果園不讓承包了。

王大勝說:“咱們可是有合同在先的!”

王得利兩眼一瞪:“屁,村裡的事兒我說了算。你要是願意再包下去,那承包費就得按今年的三倍算,不漲不行,否則免談!”

王大勝沒辦法,只得忍痛割愛。

不過說來也奇了,自從王得利收回了果園的承包權之後,這十多棵桃樹似乎故意與他作對,到了第二年春上,樹上的桃子寥寥無幾,而且都小得可憐。王得利顧不得這許多,也像王大勝那樣,在路邊撐起個攤兒,掛了牌子,也把自家另處的桃子弄到這裡賣。可沒想效果卻大打折扣,桃子最後賣不掉,都爛在了那裡。

有人就問王大勝:“難道這招牌樹也認人不成?”

王大勝搖搖頭,感嘆著說:“果樹過了盛果期,容易出現‘大小年’,第一年豐,第二年歉,所以結的果才這麼埋汰。不過這不是主要原因,關鍵是你不能為了賺錢往樹上猛打催熟劑,那顏色看上去就不對,嚐起來一點甜味也沒有,誰願意買?”

看來,這招牌樹只是招牌,招牌硬不硬,關鍵還得看人心正不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