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

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

港珠澳大橋(英語: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葡萄牙語:Ponte Hong Kong-Zhuhai-Macau)是東亞建設中的跨海大橋,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全長為49.968公里,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里。

建造過程:1983年,香港的建築師胡應湘最早提出了建造港珠澳大橋想法;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預計2017年年底建成通車。

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順利合龍。7月7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段的連接工作順利完成。

港珠澳大橋,屬於G94珠三角環線高速的一部分,

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

施工過程

港珠澳大橋效果圖設計時速每小時100-120公里。工程路線起自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島,向西接珠海/澳門口岸人工島、珠海連接線,止於珠海洪灣,路線總長為55公里。

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橋的形式連接香港、珠海及澳門的大型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的起點是香港大嶼山,經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後分成Y字形,一端連接珠海,一端連接澳門。整座大橋將按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時速每小時一百公里。

港珠澳大橋往珠海方向通過隧道穿越拱北建成區域,最先將與規劃建設中的京港澳高速廣珠西線相連,再通過延長線接駁,將與珠海境內現有的京珠高速、西部沿海高速、江珠高速,規劃建設中的機場高速、高欄港高速等一系列幹道連通,直貫整個珠江西岸地區乃至泛珠三角區域。

1983年,港珠澳大橋計劃的構想最初在提出,大橋的建成將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很多方面產生影響,例如在交通方面,從香港到珠海的公路交通將從三、四小時縮短到幾十分鐘。

2009年10月28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批准港珠澳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港府表示港珠澳大橋在促進香港、澳門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區經濟上的進一步發展具重要的策略意義;為配合大橋主體工程,香港特區正全力推進香港境內的口岸及接線工程。大橋可大幅減省香港與珠江西岸間陸路客運和貨運的成本及時間。憑藉大橋的連繫,珠三角西岸會納入香港方圓三小時車程內可達的範圍,大大提升該區對外資的吸引力,有助優化區內工業結構,也能為港商提供大量拓展內地業務的良機,香港的旅遊、金融、貿易、商業和物流等各主要行業將受惠於這片新的經濟腹地。[2]

2009年12月15日,總投資達720多億元的港珠澳大橋,在珠海舉行開工儀式,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中央臺駐港珠澳大橋開工儀式的會場現場佈置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會場兩旁樹立著兩條巨大的標語——“飛架粵港澳,共贏大發展”,表達了人們對這座大橋的期盼。四、五艘工程船隻正停泊在海面上,15日上午,這些船隻將填海建造珠澳人工島,從而拉開港珠澳大橋建設的序幕。[3]

2010年12月21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設計施工總承包合同正式簽署,這是整個大橋最核心、最關鍵的工程,工程中標價131億元。此次簽約標誌著大橋主體工程建設正式啟動,預計將於2016年底建成。

2011年11月18日下午,香港特區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以35票贊成、3票反對,批准了建造港珠澳大橋的485億港元撥款。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表示,預期工程最快年底前可以開工,並於2016年如期竣工通車。珠澳口岸人工島是港珠澳大橋的重要組成部分,東西寬930至960米、南北長1930米,工程填海造地總面積近220萬平方米,建設總金額為18.35億元,根據海水潮位資料,確定人工島地面標高為5米,能防禦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4]

2011年12月7日,在最後一個直徑22米、最高超過50米、重500多噸的巨型鋼製圓筒被打入海底20米後,港珠澳大橋重點工程之一的人工島主體結構工程完成了施工任務。

2011年12月30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樑工程鋼結構施工監理SB01合同段、SB02合同段分別於中國船級社、武漢橋科院武漢橋樑建築工程監理有限公司簽署了合同。

2012年1月,港珠澳大橋儀式在西人工島施工水域舉行。“海躉1550”的啟用,為港珠澳大橋的現場施工提供了應急保障平臺。施工單位之一——中交集團廣州航道局總工程師曹湘波:整個工期是36個月,根據工作安排,我們會不停地派船進來。像這樣的抓鬥船,估計6到8艘,人有幾百人。

2012年5月15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樑工程土建工程施工監理SB03合同段、SB04合同段分別與鐵四院(湖北)工程監理諮詢有限公司聯合體、西安方舟工程諮詢有限責任公司聯合體簽署了合同。[5]

2013年4月21日,港珠澳大橋沉管預製、舾裝等工作推進順利,位於桂山牛頭島的預製廠順利完成首個海底隧道標準管節,7月30日一航局二公司安裝團隊將這個龐然大物安裝於18米深海。[6]

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

港澳珠大橋

2013年5月6日10時10分,世界最大的外海深埋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首節沉管順利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完成首個“海底之吻”壯舉。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徐光、中國交建副總裁陳雲、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中交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林鳴全程指導施工過程。

2013年11月18日,港珠澳大橋專責小組第六次會議在香港召開。會議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港珠澳大橋專責小組組長張曉強同志主持,港珠澳大橋專責小組全體成員,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國務院港澳辦、公安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粵港澳三方政府、三地聯合工作委員會、項目法人、施工方等單位代表參加了會議。[7]

2017年4月13日,香港特區政府路政署公佈,已經完成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觀景山隧道管道的所有混凝土箱涵構件,現正進行最後的工序,用千斤頂把預製構件推進位於機場快線下方的隧道最終位置,連同本年三月底已經接通的高架橋段,全長12公里的香港接線將於本月內全線貫通[13];5月2日,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最終接頭在經過16個多小時的吊裝沉放後,最終安裝成功。至此,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順利合龍[14]。

繼2016年9月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中的橋樑工程全線貫通後,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段的連接工作順利完成,跨海大橋主體工程全面實現貫通。[16]

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

位於珠海拱北灣南側的珠澳口岸人工島,是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與珠海、澳門兩地的銜接中心。大橋建成後,珠海、澳門兩地的口岸均設在這座工程總投資約23億元人民幣的人工填海築成的“人工島”上。相關負責人介紹,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包括幾大部分,即人工島護岸、陸域形成、地基處理及海巡交通船碼頭等。工程填海面積208.87萬平方米,護岸長6079.344米。項目完成後,形成的陸域標高為+4.8米,可抵禦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在建造港珠澳大橋時需要建造海底隧道,但在周圍沒有找到合適的島嶼。工程師們想出一個辦法:利用93個重達110噸的鋼圓桶圍成一個人工島,一共圍了兩個。人工島將成為集交通、管理、服務、救援和觀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運營中心,並設置觀景平臺供遊客觀景攬勝。


建設意義

港珠澳大橋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珠澳大橋路線設計示意圖為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項目,港珠澳大橋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港珠澳大橋將連起世界最具活力經濟區,快速通道的建成對香港、澳門、珠海三地經濟社會一體化意義深遠。

這個計劃中的長達29公里的大橋估計耗資20億美元,建成後將成為僅次於龐恰特雷恩湖橋和寧波杭州灣大橋、膠州灣大橋的世界第四長橋,建成通車後,開車從香港到珠海的時間將由目前的3個多小時縮減為半個多小時。

港珠澳大橋項目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門,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工程。“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2009年12月15日在珠海動工,工程完成後,從香港到珠海的車程只需半小時,粵港澳三地將緊密連接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