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將允許民眾選擇除了男性和女性以外的第三性別

德國將允許民眾選擇除了男性和女性以外的第三性別


德國議會上週五通過一項里程碑式的議案,將允許民眾在出生證明等法律文件上選填除男性、女性以外的第三類性別:“多元”性別(diverse)。

德國將允許民眾選擇除了男性和女性以外的第三性別


早在 1 年多前德國最高法院就已裁定,性別二元劃分的方式具有歧視性,違反了保障個人自由的原則。法院命令立法者修改法律,增加第三類性別或者廢除劃分性別的做法。

根據新的法律,成年人必須出示醫師證明或其它醫療證明,確認自己的性別是流動的,才能修改原有屬性。

然而,新規遭到了德國同性戀、雙性戀以及跨性別群體的指責。他們反對單憑醫學證明來確定性別,認為生理指標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

德國同性戀協會(Association of Lesbians and Gays)表示:“如果人們嚴肅而一貫地認為自己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那麼法律必須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登記性別。”協會還呼籲立法者“允許一切有需求的個人選填‘多元’性別”,且無需出具醫療證明。

最新的舉措反映了社會觀念的改變。人們愈發認識到,性別在出生時不一定是固定的。

據美國組織 Lambda Legal 稱,阿根廷在 2012 年推出了一項全面的跨性別群體權利法,允許個人通過填寫表格修改官方姓名和性別,而無需法官或醫師批准,從而為國際社會設立了一套標準。包括阿根廷在內,目前至少已有 8 個國家在公民法律文件上承認兩種以上的性別。

反對該法案的極右翼德國選擇黨(Alternative for Germany)立法人士認為,性別是固定的、不容置疑的。該黨是德國議會中最強大的反對勢力,其重要議員貝婭特麗克絲·馮施託希(Beatrix von Storch)表示:“自人類誕生以來,性別屬性從來都是一個客觀事實,就像年齡和體形一樣。”

2013 年,德國成了歐洲首個允許出生登記性別欄空白的國家。如果新生兒擁有男女兩種性徵,父母可以既不填寫女性,也不填寫男性。而根據新的措施,父母仍舊可以選擇不填寫新生兒的性別。

推動此項議案的案件原告是一名生於 1989 年的德國公民。原告在法庭記錄中僅被稱為“瓦尼婭”(Vanja),她試圖將自己的性別由“女性”改為“雙性/多元”未果,於是向法院提起了訴訟。登記處的工作人員則辯稱說,多元的性別分類不被法律認可。

在跨性別群體權益組織“第三種選擇”(Third Option)的支持下,瓦尼婭將政府告上了法庭。她認為性別認同是個人自由,不顧某人的意願而將其登記為男性或女性違背了這一原則。訴訟持續了 4 年,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最終於 2017 年 11 月做出了裁定。

上週五,瓦尼婭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很高興現在官方承認除了‘男性’和‘女性’外還有其它的性別,儘管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偏偏要靠醫學鑑定來決定誰能擁有第三種選擇,因為過去正是醫學讓雙性人極少受到社會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