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客顛覆了我對酒的偏見


酣客顛覆了我對酒的偏見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被好友拉入酣親群,當時有點尷尬,本人一不會喝酒;二也難得買酒,難道只是為了讓我在群裡搶紅包?

當時對這群的態度就像對其它微商群一樣,立馬設置為“消息免打擾”,心想先看看,然後過幾天就退出,因為我對酒壓根不感興趣。

說起酒,其實我祖上也是釀酒的。聽我奶奶講,以前祖輩幾代都是吊酒賣的,到我爺爺那輩時發生了抗日戰爭。

有一天日軍進村掃蕩,奶奶抱著襁褓中的父親連夜逃命,爺爺捨不得那隻吊酒的大錫缸落入日本人手中,家人合力將那口缸推入了後宅溝裡。

從此以後,吊酒事業終止,爺爺投身革命,參加了渡江戰役,那口大錫缸也永遠沉於溝底。如果不是抗日戰爭,也許我家現在也是釀酒世家了。


酣客顛覆了我對酒的偏見



祖輩雖然做酒生意,但家族的子孫們都不善喝酒,一喝全部都會臉紅,有趣的是娶到的媳婦、嫁到的女婿卻都會喝酒。

就拿我家來講,我外婆家都是好酒量,外婆年輕時雨天在家紡紗可以“吹”一瓶燒酒,到現在90多歲仍然一天兩頓酒,身子硬朗。

而我父親做新女婿時,吃一碗老“酒板”也會醉,母親能喝酒,但父親不喝,她也就不喝了。

哥哥和我都不會喝酒,酒桌上總比人家矮半個頭,哥哥在生意場上每次公關總要帶上個會喝酒的人。

後來我終於找到了我們家都不會喝酒的原因:有次我在上海看病,護士說我不能喝酒,我問她怎麼知道,原來給我做皮試時酒精塗過的地方紅色久久不褪,告知酒精過敏,喝酒會臉紅。

我說怪不得坐旁邊的人喝酒,我聞著也會臉紅。

後來百度了一下,才知道不會喝酒的人身體中缺少一種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家族基因遺傳,所以都不會喝,從此酒精過敏成了我不喝酒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酣客顛覆了我對酒的偏見



都說喝酒是一半天生一半練,但我天生不能喝,再加很少練,並且喝醉過幾次,所以對喝酒很怕,甚至厭惡。

如果參加宴請,更是頭痛。會喝酒的人在一起推杯換盞,很是熱鬧;不會喝的人乾坐那裡很無聊,又不能先走,只希望他們早點結束,不要“牙酒碗”。

要是被勸酒,更是痛苦,迫於各種理由和壓力,不得不喝,那時的心情,簡直可以用悲壯來形容。

喝完酒,立刻起反應,醉眼迷離,桌上的菜瞬間分成兩層,胃中翻江倒海,滿臉通紅,全身發癢,趕緊扶牆而出。對我來說,這酒是人之蜜糖,我之砒霜。


酣客顛覆了我對酒的偏見



耳聞目睹很多因酒引發的故事和事故讓我對酒更是敬而遠之。酒醉後有人笑、有人哭、有人嘈、有人瘋、有人酣,有人眠……現在想起仍捧腹不止,講幾段博大家一樂:

故事一:

小時候生產隊殺豬,分到豬肉後幾個男人吃“槓聚”(AA制聚餐),深更半夜仍有人沒有回家,家人四處尋找,最後在生產隊倉庫裡發現兩個大男人在號啕大哭!

兩人一邊哭,一邊用倉庫裡的棉花互相擦眼淚,勸對方不要哭。到了第二天,家人問他們昨夜為何哭,他們已渾然不知。

故事二:

同事老王,酒量好人緣也好,以前每逢有事喝酒,都會叫上他一起參加,但他喝酒一定要喝到搖搖晃晃才開心。

有次喝多了,莫名其妙地抱住大街上的電線杆不放,任誰也勸不醒!大家很著急,這有損人物形象啊,怎麼辦?

後來有人想起他是個“妻管嚴”,就叫來了他老婆,一聲“河東獅子吼”老王如夢初醒,嚇得面孔轉色,乖乖地就跟著回家了。

故事三:

同事老黃與朋友一起喝酒,半夜朋友老婆來電哭訴求救,他老公醉酒嘔吐,已經吐血。

老黃大急,立馬趕到,檢查嘔吐物,頓時哈哈大笑!朋友確實是吐血,而且吐的還是血塊,但那不是人血,是鴨血!因為那裡面還有豆芽,原來晚上吃了“毛血旺”!機智老練如老黃!

還有很多因酒引起的事故就不再贅述了。對酒反感,以至於我對貪杯的人也沒有好感。


酣客顛覆了我對酒的偏見



儘管如此,通過喝酒據說也能識別人性。

我的班主任老師就擅長以酒識人。老師現在是中山大學博導、廣東一上市公司高管,主要從事集團的人才管理與培養。老師家鄉洋河鎮,酒量也了得,喜歡拿酒說事。

有次同學聚會,席間有人問老師:“您經常與人才打交道,有什麼訣竅能快速識別一個人呢?”老師哈哈大笑:“很簡單,帶他一起做三件事:出差、打牌、喝酒。”

原來出差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體力與耐力,身體是否健康;打牌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智商;而最重要的是喝酒,最好讓他喝醉,醉後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性!


酣客顛覆了我對酒的偏見



其實早在古代就有以酒識人的說法了。諸葛亮的《觀人七絕》,就是通過七個方面來觀察與識辨一個人的溫良忠奸與道德品行,其中一絕就是“醉之於酒而觀其性”。

由此看來,這酒還是衡量一個人道德品行的工具呢!


酣客顛覆了我對酒的偏見



一直以來有一個問題整不明白:喝酒的人喝的時候都要眉頭皺一下,貌似酒是個很難喝的東西(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那麼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人喜歡喝酒呢?

是酒本身的味道好,讓他們喜歡喝呢?還是他們更喜歡酒後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帶著這個疑問我開始關注酣客微信群的動態。

剛開始,我只留意到群主對酣客的介紹,包括酣客的宗旨、酣客的價值觀、酣客的理念等等。

隨著群主的信息推送,慢慢地我就瞭解的多了,譬如白酒、紅酒、黃酒、洋酒的生產原料、品種分類等等,特別是中國醬酒漫長的生產工序獨步全球,堪稱精妙絕倫!

針對當前國內白酒市場的混亂狀況,群主還教會了大家如何用多種方法鑑別真假;群主的酣客語錄既貼近生活,又富有哲理。

一步步引人入勝,讓我開始關注【酣客公社】和【酣客玉龍】兩個公眾號,在公眾號裡我學到了更多的酒文化和其它知識。

尤其讓我驚喜的是,本人喜歡收聽喜馬拉雅FM,而在公眾號裡就有【酣客公社】打造的FFC專集,裡面的內容非常豐富,絕對值得推薦。


酣客顛覆了我對酒的偏見



通過認識酣客,讓我徹底顛覆了對酒的偏見:原來一碗正宗坤沙醬酒(譬如酣客)需要經過100多道工序、至少歷時五年方能玉汝於成!這樣的來之不易,而我竟視之為糟粕。

中國的酒文化如此的博大精深,而我竟置若罔聞;自己不會喝酒,竟然造成對酒如此大的偏見。從此我要改變觀念,對酒重新認識。

通過認識酣客,也讓我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酣親朋友。有很多都未謀面,並不認識,但從言談中已被他們折服!他們有的幽默風趣,有的直白豪爽,有的才華橫溢。

酣親們有時開懷暢飲,有時引吭高歌,有時詩興大發……那對聯、那文章,妙趣橫生,字字珠璣,讓人大開眼界,叫好不迭,真的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讓我感覺彷彿加入了一個文化大家庭。


酣客顛覆了我對酒的偏見



通過認識酣客,更讓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對自己不熟悉的人和事,不能妄加評論、主觀臆斷。

自己不喜歡不一定就不好,不能以一己標準來評判人和事的對錯與好壞。

還有就是儘量多學習一些自己原先不感興趣的東西,在豐富知識結構的同時,興許你還會有許多意外的收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