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区区佃农出身的张五哥,缘何在康熙、雍正跟前都混得开

(竹山解说《雍正王朝》第8期)

前几期竹山解说了康熙、四阿哥、八阿哥、佟国维等头面人物,今天我们把焦点转移到一个普通点的角色上。

要说普通,江夏镇一介佃农出身的张五哥,可是最没有背景的了。但是细细观察,他与老实巴交、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当真又是截然不同,浑身上下时时处处展示着一股异于常人的手段、心计和胆量。

尤其是他在脱离雍正侍卫岗位,选择去给十三爷守陵一事的打算上,当中的形势利弊考虑,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

雍正王朝:区区佃农出身的张五哥,缘何在康熙、雍正跟前都混得开

张五哥​

张五哥决定去给十三爷守陵,里头最大的当然出于报恩的考虑。十三爷对于张五哥,至少有两次大恩大德。

一次是在江夏镇,胡教头劫持张五哥的妹妹阿兰,扬言要结果了张五哥,并且动手扒阿兰衣服要当场强暴她。危机时刻,是十三爷出手制服了胡教头一伙人,保全了张五哥全家。

第二次更为凶险,是刘八女以张五哥老爹的性命做要挟,逼得他为奸杀寡妇的任季安顶罪砍头替死。鬼头刀即将落下的前一刻,又是十三爷带着康熙亲临刑场,救下了命悬一线的张五哥。

张五哥一家,都是感恩图报的人。

妹妹阿兰,为报答挺身出面救下她们一家人的十三爷,竟然不惜献上宝贵的身体;

十三爷落难被关理藩院,阿兰从头到尾一直;

还有康熙将胤祥圈禁宗人府的那整整十个年头,要不是身边有个阿兰不离不弃得跟着,胤祥究竟能不能熬下来等到雍正继位,都还是个未知数。

张五哥这头,最卖力报恩援救十三爷的举动,还是在胤祥受太子热河“兵变”牵连被关押拘禁的那一次。

那一番“十三爷最好,但十三爷人太直、不会转弯,所以并不适合当太子”的说辞,简直句句都说到了康熙的心坎里。以至于康熙一高兴,当即就赏了他一个天大的恩典——由张五哥亲自到理藩院放出十三爷。

雍正王朝:区区佃农出身的张五哥,缘何在康熙、雍正跟前都混得开

张五哥顶罪替死

这个张五哥不简单啊!

如果说他孝顺父亲、感恩图报的品性,是来自于农民的淳朴善良。然而他一身的武艺,外加面对最高权力者康熙都能准确察言观色的本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或许打从张五哥第一次出场,他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物。

当初胤禛、胤祥一行人办完江南赈灾差事,回京路上被阻拦在江夏镇外头,是张五哥出面为他们安排的食宿。

可别小看这么一件不起眼的事。

张五哥一家,是寄身于刘八女庄子里的佃户。三口人在刘老爷名头下讨生活,但他却敢违背主人的话,擅自接待庄外的陌生人。光凭这点,就需要一些高于常人的胆量。

更见得张五哥处变不惊的,还是庄丁一伙人盯上了四爷他们的财物,企图搞伏击谋财害命反被杀绝的情形上。

普通庄稼汉,遇见好几具尸体横竖躺在地上的场景,估计吓得连话也说不全了。可这张五哥不但不害怕,反倒是显出了小民百姓身上几乎难得一见的沉稳、镇定。而张五哥处置这些尸体的方式则更为大胆,他不按照四爷等人的提议上报衙门官府,而是直接推开窗门把死人扔进了河里。

这和水浒里的梁山好汉有啥区别!敢情官府和黑社会,在张五哥眼里屁都不是?他自己一个人,就做主把这桩牵涉多条人命的刑事案件给了了。

接下去,他与找上门来的胡教头面对面较量,过起招来居然也丝毫不落下风。可见,张五哥在拳脚上的手段,也不是普通的泛泛之辈。

现在,谁还敢说这个农民出身的张五哥,是个什么淳朴良善之辈!

雍正王朝:区区佃农出身的张五哥,缘何在康熙、雍正跟前都混得开

江夏镇时的张五哥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样的际遇,造就了张五哥超乎常人的不寻常本领呢?

张五哥出生成长的江夏镇,有着深厚的官绅地主背景,康熙第三次南巡赏赐的匾额,又使它从此有了皇权的庇护。

庄主刘八女的姐夫任伯安,牵着九爷门人这一层关系,占着江南巡盐道的肥缺,控制着扬州盐商财团,是八爷党小金库的直接经营者,皇子阿哥们与他勾勾搭搭,为其充当保护伞。而且更绝的是,任伯安还通过《百官行述》构建起了一张庞大的官场关系网,能量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可以说,江夏镇表面上是个巨大的庄园,暗地里却是各方利益群体交汇的集散地。

身处其中的张五哥耳濡目染,见惯南来北往的人物,积累起丰富的江湖见识,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或许也就不足为奇了。

雍正王朝:区区佃农出身的张五哥,缘何在康熙、雍正跟前都混得开

江夏镇的实际掌权人任伯安

但他又确实是个孝顺讲义气的“水浒好汉式”人物,颇有些行侠仗义的、见义勇为的性情,与以“侠王”自居的十三爷自然是脾气相投的。

而他不循规蹈矩的处事方式,与孝子义气的外部形象相结合,又同四爷耍阴谋诡计却一直维护着正面形象,说话办事总占着个“理”字的风格十分相似。大概四爷也很喜欢他。

更加走运的是,就连康熙都极为欣赏他为保全父亲甘愿赴死的孝顺品行,特旨赦免了他顶替犯人的罪过,把他留在了身边担任贴身的带刀侍卫。

不得不说,这个张五哥还真是混得开!

他先跟着康熙,后效忠雍正,始终保持着政治上的正确。阿兰与十三爷在一块,张五哥又是实际上的怡亲王大舅子。有着如此强劲的后台,张五哥在宫廷中自然是没人敢轻易小觑的。

雍正王朝:区区佃农出身的张五哥,缘何在康熙、雍正跟前都混得开

自请为十三爷守陵的张五哥

然而在小编看来,张五哥身上最为难得的,是懂得时时刻刻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什么时候该出头露面,什么时候又该急流勇退。比如,在去给十三爷守陵一事上,张五哥的决定就很明智。

说到这方面,我们先拿同样担任大内侍卫,历经康熙、雍正两朝的图里琛做对比。

图里琛担任钦差去到山西,探究诺敏藩库一案真相,差点险遭不测;

八王议政风波,稍一疏忽竟然被隆科多接管了宫廷守卫,几乎酿成剧变;

还有奉命去救被弘时派人刺杀的弘历,也是凶险异常;

最后更加将自身置于险地的是,图里琛居然要去执行雍正赐死弘时的任务。

雍正王朝:区区佃农出身的张五哥,缘何在康熙、雍正跟前都混得开

多次身陷险境的图里琛

如果张五哥还留在宫廷,雍正的这些个事情,是不是也会派他去执行?万一一不小心出点岔子,无论哪一桩哪一件可都是万劫不复的后果啊!

因此,张五哥及早离开这险象环生的宫廷的决定,实在是步明智的妙棋。清清静静得待在皇陵,总好过每天都提心吊胆得躲避暗藏凶险的政治漩涡吧。而且以为恩人兼妹夫的十三爷守陵当理由走出皇宫,对雍正讲起来也是正当、合情合理,简直没有比这更好的避祸“掩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