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業AB面:有的“光鮮”上市 有的面臨出局


來源:上海證券報 2018-11-16 20:49

剛剛過去的“雙11”,是每年移動支付的高峰。對於去年剛成立的網聯平臺來說,今年是首次大考,好在平穩通過,平復了市場對“宕機”的擔心。

通過大考,更深層次的意義在於“斷直連”(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斷開和銀行的直連)工作基本告捷——支付巨頭基本完成切量。事實上,“斷直連”對支付行業產生的長遠影響已經凸顯,尤其是對於中小支付機構。記者觀察到,這幾個月來,相繼有兩家支付機構在香港完成上市,成功“上岸”;也有支付機構在監管收緊和罰單等重壓之下,難以東山再起。

支付行業的深度裂變已浮出水面。

A面:成熟機構上市謀轉型

今年10月16日,對東方支付集團來說,可能是個幸運日。

這家為泰國商戶提供收單服務的支付機構,被母公司中國支付通拆分後,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掛牌首日,其收盤價為每股0.242港元,較發行價漲10%。根據上市前一天公告信息顯示,公司擬募資淨額約5110萬港元。

這是今年第二家在港上市的支付機構。四個月前,上海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匯付天下也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內地首個上市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按照發行價計算,募資約16.89億港元。不過略感遺憾的是,匯付天下總算熬到上市,掛牌首日卻破發。

除上述兩家支付機構外,目前還有拉卡拉、漫道金服(寶付的母公司)正在A股排隊,但看起來比較波折。近期,漫道金服上市就被證監會中止審查。據知情人士稱,漫道金服需要補充相關材料。

中小支付機構密集尋求上市,在業內看來,是在巨頭夾擊和監管收緊之下的一場突圍。據Analysys易觀發佈的《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8年第二季度》數據顯示,支付寶與騰訊金融(微信支付)合計佔市場份額91.8%。也就是說,留給中小機構的份額不足10%。

監管部門出臺的“斷直連”、按比例上交備付金等舉措,在整治行業亂象的同時,直接改變了支付機構收入結構。一般而言,支付機構收入來源主要是收單費等,但很多中小機構其實都依賴於備付金利息收入,佔比約在30%至40%之間。如今,這些收入消失了,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有支付機構人士向記者透露,備付金交存之後,不少小機構連生存都成了問題。

移動支付網分析師慕楚告訴記者,頭部平臺早就發展壯大,受的影響倒是不大。中小機構就比較急迫,需要加快轉型。一些成熟的支付機構,通過上市有了充裕的資金後,至少可以進行多元化的業務佈局,通過提供增值服務來拓寬收入來源。

兩家上市支付機構在公告中表示,募集資金或用於增強研發能力,或擴張業務。當然成效如何,未來的公司股價和市值自然會給出答案。

B面:東山再起夢難圓

與完成上市的支付機構相比,其他中小支付機構的命運就沒這麼“幸運”,有些被罰得幾乎難以東山再起,成為支付行業B面的極端表現。

在金融強監管背景下,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起罰單毫不手軟,多個支付機構“領”到超過2000萬元的鉅額罰單,收單業務資質也受到牽連,屢次被罰的卡友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卡友支付)就是其中一例。

在去年被罰數次後,今年10月,卡友支付再度被人民銀行罰款合計2582.5萬元,同時還被責令退出貴州、海南、甘肅等25個省(區、市)的銀行卡收單業務。主要原因就是該公司存在違反收單交易信息管理規定、違反收單外包業務管理規定、違反備付金管理規定等。

上述違法違規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市場亂象,正是監管部門決意“斷直連”、上交備付金的緣由之一。

鉅額罰款、縮減收單業務範圍,對於本就虧損的卡友支付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未來發展就此充滿不確定性,甚至被業內認為敗局已定。根據卡友支付前股東達華智能轉讓其股權時披露的信息顯示,2017年度,卡友支付虧損了4712萬元。

除了將部分支付機構被罰得“喘不過氣”,人民銀行今年其實已註銷了8張支付牌照。有支付行業人士此前稱,“斷直連”後行業會迎來真正的大洗牌,不少機構會被迫出局。如今來看,預言正步步變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