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文章勝屈原,書法超王羲之,還有個厲害孫子!此人究竟是誰呢?

屈原的《離騷》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魯迅先生曾這樣讚美離騷: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樣的高度讚美足以證明屈原的文章歷史地位之高,足以為後世文章之典範!

他文章勝屈原,書法超王羲之,還有個厲害孫子!此人究竟是誰呢?

《離騷》大篆局部

王羲之的《蘭亭序》則是被歷代公認的“天下第一行書”,其書法水平之高超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數千年來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這也奠定了王羲之書聖的歷史地位。

他文章勝屈原,書法超王羲之,還有個厲害孫子!此人究竟是誰呢?

《蘭亭序》馮承素摹本


這樣兩位豐碑式的人物,竟然有人揚言同時超過他們兩位,這個人究竟是誰呢?他就是杜甫的爺爺杜審言。但杜審言最大的成就,並不是作了詩聖的老祖宗,而是作為唐代五律的奠基人之一,是初唐“文章四友”(崔融、李嶠、蘇味道、杜審言)的帶頭人。杜審言曾經說:“比文章,屈原、宋玉寫不過我;比書法,王羲之得跟我學。”(原話是這樣的: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

他文章勝屈原,書法超王羲之,還有個厲害孫子!此人究竟是誰呢?


我們先來看看他的文章,他自負如此,因此當公元689年左右,他到江陰縣這個小地方任職時,一肚子的不高興,這首滿腹牢騷的詩,就是那時候寫的。被明朝的胡應麟盛讚為“初唐五律第一”。杜審言的詩多為寫景、唱和及應制之作,以渾厚見長,杜甫雲:"吾祖詩冠古"工於五律,對近體詩之形成與發展,頗有貢獻。被後人評論為中國五言律詩的奠基人。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唐代 杜審言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只有遠離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別敏感自然物候轉化更新。

海上雲霞燦爛旭日即將東昇,江南梅紅柳綠江北卻才回春。

和暖的春氣催促著黃鶯歌唱,晴朗的陽光下綠萍顏色轉深。

忽然聽到你歌吟古樸的曲調,勾起歸思情懷令人落淚沾襟。

大唐懸疑錄1:蘭亭序密碼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初三,長安街頭,天光未亮,大唐宰相武元衡正走在上朝路上,隨身衛隊的燈籠突然被箭射滅,數十名殺手從黑暗中湧出,帶頭者手起刀落,砍斷武元衡脖子,拎走頭顱。次日,女神探裴玄靜收到了武元衡死前一晚臨摹的半部《蘭亭序》,和一首神秘的五言詩。原來,武元衡對自己的死早有預感,留下一道連環謎題,解謎者必須步步踏對,倘若棋錯一著,真相就將永遠湮滅。裴玄靜接受使命,開始了機關密佈、阻力深重的解密之旅。此後,名動天下的女刺客聶隱娘、被後世尊為“八仙”之一的韓愈之侄韓湘子、“鬼才詩人”李賀等紛紛牽扯入局;藩鎮勢力奇計連連;朝廷權臣各懷心機;甚至皇室深宮中也是人影閃動,鬼胎暗結,試圖遙控局勢。但真相終於越來越近,終極答案指向的竟是一個最不可能而且至高無上的人……

唐隱

這首詩,可以說是五律詩的模範。杜老在他發牢騷的同時,也依然不忘韻腳分明、平仄和諧、對仗工整,這些爛熟的近體詩規則,初唐是沒有的。他確實給後來李白還有他的孫子杜甫打了一個很好的樣,同時也是盛唐律詩的楷模之作。

至於杜審言的書法水平究竟怎麼樣,現在也很難找到真跡,無法考證,不宜評說。

他文章勝屈原,書法超王羲之,還有個厲害孫子!此人究竟是誰呢?

對於杜甫的祖父杜審言這樣的狂傲,你怎麼看呢?歡迎在文末評論區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