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在沉靜了將近300年之後,龍泉窯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清光緒年間,德國傳教士奔德將一件粉青釉龍虎瓶帶往德國,在歐洲引起轟動,導致日本人、德國人、美國人在清朝末民國初先後來到龍泉地區搜尋青瓷。隨後,大批古董商蜂擁而至,一時間引發龍泉地區挖掘古窯址和盜掘古墓之風,在國內外掀起一股“龍泉熱”。民國十七年(1928年)夏天,著名陶瓷考古學家陳萬里先生根據古代文獻記載,來到龍泉縣實地考察。陳先生實地察看和走訪大窯、竹口、溪口等二十幾處古龍泉窯遺址,取得大量窯址、瓷片等一手資料,寫出並發表了多篇關於龍泉青瓷文章,引起轟動。從此之後,陳先生八次來到大窯等麗水地區龍泉窯址考察研究,一次比一次深入,寫出了大量的考察資料,對此我在《明淨的碎片——中國陶瓷考古之父陳萬里》一文有比較詳細的描述。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陳萬里先生龍泉考察手稿及大窯村遺址為陳先生立的塑像

以陳萬里先生等學者的調查為基礎,從1956年起,浙江省和國家文物管理、研究等部門,對龍泉青瓷窯址進行過多次比較全面的調查,包括1957年對龍泉大窯到高祭頭路段及溪口和慶元縣境內窯址、1958年對龍泉東區及雲和緊水灘水電站規劃淹沒區窯址、1959年對麗水寶定區域窯址及碧湖何氏家族墓等進行系統調查和清理;1960年對大窯、金村窯址進行考古發掘;70年代中期對緊水灘電站工程建設淹沒區窯址進行第二次考古調查,並於70年代末期在庫區範圍內開展歷時5年的大規模窯址發掘;1982一1983年對龍泉縣雙平鄉源口林場窯址進行考古發掘;2006年對龍泉窯大窯楓洞巖窯址進行發掘;2010—2011年對龍泉窯溪口瓦窯垟、小梅鎮瓦窯路等著名黑胎青瓷窯址進行考古發掘,等等。通過調查、發掘,在龍泉、麗水、雲和、遂昌和永嘉等地,發現有許許多多的古代窯址。這一系列發掘,涵蓋從五代到明朝中後期、從白胎青瓷到黑胎青瓷,細緻、全面,而且一次比一次科學、嚴謹。從大量的遺物堆積來看,這些窯址都同屬“龍泉窯系”,其中分佈最密集、特徵最典型的都集中在龍泉市。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大窯龍泉窯(溪口片)遺址

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的龍泉窯遺址近三百處。在龍泉市的大窯、金村、竹口、溪口以及東部的梧桐口到武溪一帶,都密佈著窯址。特別是在大窯地區,西起高際頭,北迄坳頭村,在沿溪十里的山坡上,共有窯址五十三處,每處窯址上,窯具和瓷片堆積如山,產品之精緻為龍泉其他窯址所不及。這麼多的瓷窯,哪一個是後來明代傳說中所指的所謂“章氏兄弟窯”?恐怕不好斷定。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龍泉南區窯址分佈及青瓷龍窯遺址

通過對龍泉的大窯、金村和麗水的寶定等窯址的發掘,獲得場房、磚池、住宅、窯室等建築資料和大量的瓷器標本。1960年,在發掘大窯和金村兩地的古窯址時,清理出9座龍窯和作坊遺蹟,發現在北宋窯床的下面有五代的瓷片堆積層。這說明此地在五代時期就已經是龍泉窯窯址了。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大窯龍泉窯遺址

出土文物特徵表明,五代龍泉窯是繼越窯而發展起來的,並且受到甌窯的影響。受越窯影響的五代龍泉窯址,共發現十餘處,主要分佈在龍泉縣的大窯、金村、王湖、安福,麗水縣的黃山、石牛等地,出土器物以碗、盤、壺為主,其他為盆、缽、罐,器物工藝細緻、胎骨均勻,器身裝飾有纖細花紋,系用刀和箆狀器刻劃而成,線條粗放、構圖筒潔,圖案以水波紋、童子、秋菊、纏枝等為主。燒造技術和前期的越窯相比有改進,但還存在胎壁厚、釉層薄、釉色青中泛黃等問題,因使用喇叭形墊座和環狀圈託,承託面小,造成器底大多內凹,釉面極易粘附砂粒和雜質。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五代 龍泉窯牡丹紋貼塑鴛鴦耳盤口瓶 高31.5、口徑10、足徑9.5cm

受甌窯影響的五代龍泉窯青瓷,僅在金村的三座窯址中發現,出土器物有碗、盅、盤、壺、罈、花盆和五管瓶等,呈灰白色,質地細膩,表裡施水青玻璃釉,圈足微微撇出,外底留有託珠和託環的痕跡。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早期龍泉窯五管瓶

北宋的龍泉窯窯址,呈現越來越多的現象,表示那個時期瓷業在逐步繁榮起來。在龍泉的大窯、金村、溪口、王湖、安仁口、周垟、王莊、梧桐口,雲和的赤石埠,遂昌縣的湖山鎮,都設窯燒造,而其中規模最大、產量最豐富的仍然是大窯和金村,大窯發現二十三處,金村發現十六處,經過清理,發現三座“龍窯”。龍窯都依山建造,斜度在14一18度之間,前緩後陡。窯身前段平緩,中後段較陡,主要是由地形決定的。據估算,金村龍窯可放匣缽一百七十行以上,每一行多數為八個,少數為七個,總平面上可置匣缽一千三百個以上,每一匣缽高度一般為8釐米,估計全窯一次可燒瓷器二萬至二萬五千件。由此可推斷,此時期瓷業大規模製造已經開始。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大窯龍泉窯遺址——龍窯

北宋龍泉窯青瓷器,胎色灰白,多使用內外雙面刻劃花和蓖點、蓖線襯底的繁密紋飾,施青綠色薄釉,釉色淡青中微帶灰色,釉汁透明。造型古樸,稜角分明,圈足寬矮,一般外底不上釉。品種比五代時期大有增加,新興的器型有瓶、爐、碗、碟、粉盒和渣鬥等,器物的式樣也多變化。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北宋龍泉窯盤口壺、刻劃碗

在南宋時期,北宋龍泉的青瓷產區除金村產量稍低外,其他各處都有很大發展,井且在龍泉西部的八都和南部的竹口等地設立新的窯場,而溪口和大窯兩地最為繁榮,是龍泉窯系的中心窯區。在溪口,自秦溪北面的法巖寺起,向西延到下泉坑,向北延到墩頭村西南的瓦窯垟,沿溪兩旁的山坡上分佈著窯址十三處。在大窯,從高際頭到坳頭村沿溪十里,有窯址四十八處,幾乎每一座山坡都有窯址。這時期的龍泉窯瓷業已經發展到一個頂峰。這個時期仍採用龍窯燒造,但窯的結構有了改進,裝燒量更大、燃料更節省。從窯址發掘可以看出,裝燒方式也有改進,碗、洗、盤、碟、杯等類器物採用匣缽復疊法,瓶、觚等類採用匣缽仰疊法,大件瓷器一般放在窯室中段,小件瓷器置於窯室的前後兩段,共中也間隔大件瓷器,起著穩定匣缽柱的作用,避免塌窯事故,同時也使火候更均勻。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南宋龍泉窯青釉盤口瓶 高17、口徑6.7、足徑7.6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龍泉地圖

南宋龍泉窯青瓷有白胎青瓷和黑胎青瓷兩種,白胎青瓷佔大部分,除龍泉溪口瓦窯垟窯址、小梅鎮瓦窯路窯址和大窯的新亭、山樹連山、亭後、牛頸頭山20多處窯址兼燒黑胎青瓷等其它品種外,共他各處都燒造白胎青瓷。白胎青瓷的胎質細潔堅密,共色白中微泛青色。器物有碗、盤、洗、盒、豆、盅、碟、筆格、燈盞、鳥盞、塑象、棋子等,常見的是蓮瓣紋盤、碗和碟子,還有卷邊荷葉形的淺盤,也有仿桃子式樣的洗。在造型上突破了北宋的格局,創造出活潑、柔和、明快和均稱的形式。紋飾方面,在瓷胎上刻劃花紋主要以器內刻劃荷花紋、其外S形複線與捲雲紋相結合等,但胎體刻劃花手法已越來越少採用,代之而起的是浮雕和堆貼花,例如使用“葵口出筋”裝飾、在器物內底上淺淺地貼著兩條小魚等。白胎青瓷的施釉技術比北宋有很大的進步,釉色有粉青、梅子青、青褐、青灰、灰黃、鵝皮黃、蜜蠟、芝麻醬、淡藍等,釉層潤厚,色澤晶瑩。其中以粉青和梅子青最佳,色澤鮮豔滋潤,如美玉翡翠,據科學測定和實驗,必須在1200℃左右的高溫還原焰中才能燒成,而且胎釉料中氧化鐵的含量要適度,鍛燒時溫度上升要正常,釉層要厚,等等。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南宋龍泉窯青釉貫耳弦紋瓶 高31.5、口徑10、足徑11.7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

黑胎青瓷窯址發現,是陶瓷考古界努力尋找“龍泉哥窯”的成果。在對龍泉溪口瓦窯垟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時,清理出窯爐遺蹟兩處,其中一處有4條窯爐的疊壓打破關係,最早的窯爐內出土兩件黑胎青瓷;另一處僅發現南宋時期青瓷,出土少量黑胎青瓷殘片,且發現有支釘窯具。黑胎青瓷殘片出土相對較少,胎體較薄,釉色主要有灰青和粉青。在小梅鎮瓦窯路窯址清理出較為完整的龍窯,出土一批黑胎青瓷,這批瓷器均採用薄胎厚釉工藝,胎體很薄,釉質玻化程度較高,釉面有密集的小塊開片,可謂“百圾碎”,釉色較深。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2011年發掘龍泉市小梅鎮瓦窯路窯址時清理出的龍窯窯爐

黑胎青瓷器的種類,常見有碗、盤、羹、杯、壺、盆、洗、瓶、觚、盂、盒、燈、爐等,這類瓷器胎骨細密,呈灰黑色。釉以青色為主,也有米黃、紫色和烏金色等,普遍有開片。由於胎骨灰黑,器物口沿釉層很薄,容易透露出胎骨呈現出一定的紫色,俗稱“紫口”,同時因為入窯燒造時使用淺盤形和扁平形墊餅承託在圈足底下,圈足底端的釉層被颳去,燒成後露黑胎,俗稱“鐵足”。尤其小梅鎮瓦窯路窯址出土的八角杯、八角盤、菱口盤、膽瓶、紙槌瓶、鬲式爐、鼓釘爐、碗、盞、杯、洗、碟、觚、盒、唾盂、蓋罐、鳥食罐等,器型小巧,製作工整。有些器型頗具南宋時期禮器(祭器)風範。這就是龍泉窯利用早年曾為朝廷製作禮器(祭器)所獲得的經驗,自己開始生產與南宋禮器器型相似產品的有力證據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南宋龍泉窯黑胎瓷器——盤、把杯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黑胎青釉杯、折肩瓶 瓦窯路窯址出土

南宋的裝燒方法有明顯改進。匣缽規正,都經過“塗匣”,所以匣內有黃褐色薄釉一層。墊餅大多用坯泥製成,有淺盤形、盞形、碗形、臼形和環形圈託。淺盤形和臼形的墊餅,託面平滑,全部用來承託有圈足的器物。使用時,墊餅的託面托住器物圈足,這樣,器物可以滿釉,而圈足下端的釉必先颳去,出窯後經氧化作用,圈足底端便呈現硃色或黑色的瓷胎。器身和器蓋一般都合燒,不僅增加了裝燒量,而且使器身和器蓋更加密合,胎釉的色澤也可一致。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龍泉大窯楓洞巖窯址窯爐中的匣缽

到元代,水陸交通和對外貿易迅速發展,而瓷器已成商業活動的重要商品,需求量激增,龍泉窯窯址迅速由交通不便的大窯和溪口,向甌江和松溪兩岸擴展。已經發現的元代龍泉窯系統的窯址,大窯周圍有五十多處,竹口和楓堂一帶有十多處,龍泉東部有梧桐口、小白岸、楊梅嶺、山石坑、大王嶼、道太、葡萄垟、前賴、安福口、王湖、安福、馬岙、嶺腳、大琪、丁村、源口、王莊等地,雲和有赤石埠,麗水有規溪、寶定、高溪等地,永嘉有蔣岙、朱塗等地,總計達一百六十多處,其中三分之二分佈在甌江和松溪兩岸。這樣,大批的龍泉窯瓷器便可以順流而下,轉由當時重要通商口岸—溫州和泉州,運輸到國內外市場。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元代龍泉窯褐斑鳳尾瓶 高27.2cm 梅子青釉 大維德基金會藏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元代龍泉窯褐斑玉壺春瓶 高27.4cm 青釉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

元代龍泉窯瓷器的大致特徵:胎骨漸趨厚重,器身的轉折處大多作梭角或凹槽;圈足垂直,足底齊平;釉層較薄,呈青黃色,種類有所增多;大多有花紋,盛行外壁單面刻花,紋飾採用劃、刻、印、貼、鏤、堆、塑和釉面開光、露胎印花、釉上貼花、加點褐彩等,種種手法一應俱全,有時幾種裝飾一器並施。紋飾題材有仿五代和北宋的摺扇紋、海濤紋、蕉葉紋、變形雲紋、菊花和菱花等,有仿南宋的蓮瓣、龍紋、鳳紋、魚紋等,也有一些新興的紋飾如雷紋、鋸齒、方格、萬字等,還有大量的帶有“八思巴”銘文如“翼’、“昌”、“目”等。在大窯和竹口等地還大量出產大型瓷器,有高1米左右的花瓶和口徑60餘釐米的瓷盤。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元 龍泉窯盤、瓶 1976年朝鮮新安海底沉船打撈出水 韓國博物館藏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龍泉窯青瓷舟型硯滴 長16.2,寬6.5,高9.1 浙江博物館收藏

元代龍泉窯的常見器物在龍泉窯遺址、元大都遺址和朝鮮新安海底沉船中都已出土。元代龍泉青瓷與南宋比,胎質返粗,釉薄泛黃呈青黃色,器外底一圈無釉或不施釉,裝飾花紋的線條沒有以前那樣奔放,結構也平淡,而且愈往後愈差,呈現出衰落的現象。這一考古發掘揭示龍泉窯在元代已經出現由鼎盛轉向衰退的拐點。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元代龍泉窯帶座吉字瓶 瓶高20、座高8.2cm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明早期龍泉窯龍紋高足杯 高12.4cm 青釉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

明代龍泉窯除元代遺留下來的窯場多數繼續燒造外,又在龍泉南部的新窯地區設窯燒造,可窯場的總數已經明顯減少。窯型除延襲宋、元時期的龍窯外,又新創了“階級窯”。明代階級窯的形式已廣為日本陶瓷屆學習和模仿,具體情況我已在《執拗的工匠——日本陶瓷藝術大師澤村陶哉》一文提到。雖然階級窯作為龍窯的一種,在宋、元龍窯的基礎上有所改進,適合燒製大型器物,但從窯址遺物發掘看,明代末期的龍泉窯瓷器胎骨粗笨,足底厚重,修飾馬虎,器形多渾圓瘦長,種類減少,與宋元時期比相差甚遠,揭示龍泉窯衰落明顯。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明永樂龍泉窯刻花雙桃紋菱口折沿大盤 口徑61.7cm 青釉 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明代刻花牡丹紋梅瓶 高32.3cm 青釉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

隨著政治重心的轉移和各地制瓷技術的進步,特別是明代景德鎮已經成為中國瓷都,生產出大量精緻的白瓷,絢麗的青花和釉裡紅瓷器也競相爭豔,加上海禁和戰亂,在這種環境下,龍泉窯日漸衰退,市場地位越來越羸弱。到明朝末期,昔日輝煌的龍泉窯已不受收藏界青睞。


被傳說帶偏的青瓷名窯(3):龍泉窯的考古發掘


光緒版《龍泉縣誌》卷三中談到龍泉窯的核心——琉田窯

據清光緒版《龍泉縣誌》記載,到明朝正統年間(1436——1449年),作為龍泉窯的核心——顧仕成所製造的瓷器,品質已經遠不如從前,到成化、弘治年間(1465——1505年),質粗色惡,已不配作為雅玩了。但作為一般民間日常用品的瓷窯,苟延殘喘直到清代初期才最終壽終正寢。前文已引用過清雍正版《浙江通志》卷二十一的記載:“琉田有青器窯今廢”。

1960年代,國家根據龍泉窯的發掘和研究情況,決定組織力量恢復龍泉青瓷的生產。目前,現代龍泉青瓷的年產值規模已超20億元,產品遠銷世界各地,產品質量已遠超龍泉古瓷,獲得過多項殊榮,並多次為國家領導人制作對外交往的國禮。同時,也湧現出一大批像葉宏明毛正聰這樣的青瓷藝術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