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今天就是國慶節啦,為了慶祝國家的生日,給了我們這7天長假。開心過節的同時,你真的瞭解國慶嗎?讓小編給你好好總結總結吧!別忘了給孩子講講這些知識。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國慶節的由來

1949年9月21日——政協第一屆一次會議上毛澤東首次宣告新中國誕生!

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偉大的轉變!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裡應該說明的一點是,早在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10月1日的國慶節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是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請假不能來,他託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做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於是,我們歡樂的國慶節就這樣被定下來啦!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了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天安門升旗儀式

升旗儀式是每一天都會完成的,但在國慶節這一天卻是分外的受關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的升起是令國人振奮的,在標誌著國家正式獨立復興的特殊日子裡,看著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已成為了國人的一種習俗。那這裡就不得不提到關於升國旗的一個小故事。

當毛澤東雄偉蒼勁的聲音通過無線電波傳遍整個世界,宣告了一箇舊社會的結束,一個新時代的來臨!接著就是升國旗了,大典秘書長宣佈:“請毛主席升國旗!”

一位站在毛主席身後的名叫蘇冶的通信兵,和全部人一樣為中國人民成立而激動,但他多了一份別人沒有的緊張和壓力。他的手也因這種激動和緊張而滲出了熱汗,因為毛主席將在全世界人民使用他和一個戰友的一項技術發明:用電鈕升國旗。蘇冶聽到大典秘書長宣佈的議程,立即上前一步,將一個遙控電鈕遞到毛主席的手中。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毛主席神采奕奕,表情莊重的按動電鈕,在天安門廣場上全部人的翹首以待中,遙控電鈕樹立啟動旗杆下的馬達,自動將一面長460公分、高338公分的五星紅旗徐徐升向了明淨的天空!

隨著第一面五星紅旗的升起,廣場喇叭裡響起來雄壯激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無線電波首次把國歌送遍五湖四海,送上九霄雲外,送入每一個翻身做主,激動不已的中國人民心中!

此時,蘇冶注意到了毛主席胸膛的起伏,一代偉人已情不自禁。突然,毛主席發出一聲讚歎:“升得好哇!”此話通過擴音器迴盪在廣場。霎時,廣場上一片歡騰,群情振奮。蘇冶理解主席的話有兩層意思,一是感慨中華民族終於升起了自己的第一面五星紅旗,二是褒獎通信兵設計的遙控升旗十分先進。心潮澎湃的蘇冶已淚溼眼簾。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閱兵式

在1950年至1959年期間,每一年的國慶日都會舉辦大型的慶典活動,而在這期間當然葉少不了我們的閱兵式,後來由於奉行了勤儉建國於是改成了“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1950年十一是新中國的第一個國慶節,盛大的閱兵式上,駕馭白色駿馬而來的騎兵部隊最為壯觀。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天公不作美,1956年的10月1日這天竟然下起來磅礴大雨!這是唯一一次雨中大閱兵,戰士們的步伐怎能被大雨阻擋,迎著風雨,踏著水花,我們一樣前進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英姿颯爽的女兵走向天安門,1958年國慶閱兵上,女民兵方隊首次亮相,她們持槍行進,展現別樣風采。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1984年,改革開放後首次國慶閱兵,鄧小平爺爺檢閱部隊,第一次喊出了你們最熟悉的口號:

同志們好!

首長好!

同志們辛苦了!

為人民服務!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年大閱兵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其實昨天9月30日,是第五個“烈士紀念日”,也是每個中國人應該銘記的日子。

據不完全統計,近代以來,約有2000萬名烈士英勇犧牲,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和汗水守護我們的民族尊嚴。

今天是10月1日,是建國成立69週年的慶典日。“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我們歲月靜好的背後,是有一群人在幫我們負重前行。

李德威

李德威,著名地質構造學家。

1990年,他參加了“西藏羅布莎鉻鐵礦大比例尺成礦預測”,發現許多與地質構造學說相矛盾的現象。

為了弄清原因,從那時開始,他每年都要花3至4個月的時間奔波在青藏高原,足跡幾乎踏遍了高原的每一寸土地。

餓了就吃乾糧,困了就睡巖縫,被老專家莫宣學院士戲稱為“小山羊”。

今年三月當他的科研團隊打出了”中國東部第一井“時,李德威卻病了。

今年9月12日,化療四次的他,在不能言語的彌留之際,躺在ICU病床上。

他借來護士的筆,顫抖地寫下了“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10個大字,第一次寫出來的字護士不大認識,他用盡力氣寫了第二次。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曾經,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呼號激勵了無數為國家民族命運奮鬥的人們。

而今,李德威式的科學工作者,又何嘗不是在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為民族之復興而獻身?

黃旭華

黃旭華,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1958年,面對蘇聯領導人“核潛艇技術複雜,價格昂貴,你們搞不了的勸告,毛澤東同志一聲令下,我國正式啟動研製核潛艇。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我那時就知道,研製核潛艇將成為我一輩子的事業。搞不出來,我死不瞑目!”

由於嚴格的保密制度,黃旭華不能向親友透露自己實際上是幹什麼的。

再加上研製工作緊張,從1958~1986年,整整將近30年,他沒有回過一次老家海豐,沒有探望雙親。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三哥的事情,大家要諒解,要理解。”

1987年,得知自己下落不明的三兒子,正是中國核潛艇總設計師時,93歲的老母親召集子孫說了這樣一句話。

她沒想到,30年沒回家、被家中兄妹埋怨成“不孝兒子”的三兒子,原來在為國家做著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黃旭華聽後,忍不住流下了熱淚。“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2016年,他在央視做演講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兒女,此生屬於祖國,此生屬於事業,此生屬於核潛艇,此生無怨無悔!

正是因為他們的付出,我國僅用10年的時間,就研製出了國外幾十年才研製出的核潛艇,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

林俊德

林俊德,我國爆炸力學專家。

上世界50年代末,為了打破西方的核壟斷,他來到西北大荒漠,開始了十年如一日的科研生活。

從1964年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1996年中國進行的最後一次地下核試驗,他參與了中國的全部45次核試驗。

停止核試驗之後,他便投入國防尖端科技的研究中。誰知,晚年的他,卻被癌症糾纏。

2012年,他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

雖然,病情惡化,大面積腸梗阻,肚子裡充滿脹氣和腹水。但他卻說:

“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來了!”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為了減少干擾,他兩次讓醫生拔掉導流管和胃管。

就這樣他戴著氧氣面罩、身上插著十多根管子,顫巍巍地坐在辦公桌前,對著筆記本電腦,一下一下地挪動著鼠標。

他幾次問女兒:我的眼鏡在哪兒?女兒說:眼鏡戴著呢……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林俊德用這樣的姿勢,審閱了130多頁,8萬多字的學生論文的修改,寫下了338字的評閱意見,交接了2項某重大國防科研尖端項目。

連續工作了2個多小時的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顫抖地對女兒說,盤,C盤我做完了。

國慶節,給孩子講講幾個有關國慶的小故事!


手已經顫得握不住鼠標,眼睛也漸漸看不清了。

5月31日20時15分,林俊德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臨終前,他早已安排好了後事,他說:一是一切從簡,不收禮金;二是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三是把他埋在馬蘭。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你什麼時候感覺到做中國人是自豪的?

下面有一條回答是:“新華社在回應美國對中國的八項條約:談,我們大門敞開;打,我們奉陪到底。”

我泱泱大國,山河萬里,哪怕是陷入暫時的困境,也從不缺傲人的風骨。

而這浩然風骨,正是來自於:

每一個超越生死之界浴血奮戰的烈士、老兵;

每一個選擇清貧度日的知識分子、科學家們;

每一個把最好的青春獻給國家的軍人、戰士;

每一個在平凡崗位上,願盡一己之力默默付出的素人;

所以,中國,叫我如何不愛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