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處理器年底缺貨:大廠、高價優先供貨

今年Q3季度英特爾被爆出14nm產能危機,處理器一時間也變成了理財產品,缺貨的同時還在漲價,散片八代酷睿價格已經沒什麼性價比之說了。儘管英特爾表態加大14nm產能,但是缺貨預計會持續到明年Q2季度,現在Q4季度預計DIY市場缺貨數量高達200萬顆,減少了1/4的供應量,此舉不僅會影響主板甚至整個DIY市場下滑,也讓PC廠商搶破了頭,英特爾會優先向HP、戴爾、聯想等一線大廠供應產品,優先供應高價CPU,或者是能中標政府及教育部門的採購大單。


英特爾處理器年底缺貨:大廠、高價優先供貨


英特爾Q4季度減少200萬顆處理器供應主要是針對DIY市場,預計會使主板出貨量還會下滑10-20%,不過現在缺貨的情況下DIY廠商是顧不上了,英特爾還要照顧大客戶及重要訂單。臺媒工商時報援引PC廠商的的消息稱,英特爾供貨的優先順序是服務器、數據中心、IoT等行業優先,PC產品方面,高價位的高端產品、電競產品也是優先供應的。

以PC品牌來算,HP、戴爾、聯想等一線大廠也是優先供應的,其次是華碩及宏碁兩家品牌,其他品牌就要靠後了。

簡而言之,如果不是大品牌或者採購英特爾高端產品,那PC廠商的處理器供應就沒法保證了,不過英特爾還給了一個特別的機會,那就是如果中標了政府或者教育部門的採購訂單,那麼英特爾也會有優先供應,據悉已經有廠商在Q4季度順利獲得供貨保障。

業界認為,這將激勵PC業者加碼力道在各市場標案及中大型專案計劃,加上部分Win 10換機潮因今年PC產業遭逢多項空襲、需求遞延至明年,為明年PC產業帶來一絲曙光。

除此之外,業者也積極推出因應方案,以藍天電腦為例,其即為客戶端出定製化的解決方案,包括在非追求輕薄的高效能機款上,採用效能優於筆電的臺式機處理器(CPU),初估取代的比重已佔其整體出貨的2成以上。

業界目前推估英特爾在高階CPU的供貨會優先緩解,包括主供電競及高階、高單價產品的H系列,最快可望明年第一季就能陸續舒緩,最慢則落在第二季;至於第九代桌機CPU現仍有貨源、短缺的情況也預期不會像移動處理器來得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