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這樣焦慮的,可不止你一個!

我的好友D不吃早餐,偶爾翹課,時常熬夜,對所學專業的意義持懷疑態度。在大學校園裡隨便挑10個人,8個都和她相似。

大學裡,這樣焦慮的,可不止你一個!

某一天,我向D借移動硬盤,發現500G的空間幾乎全被裝滿。所有的內容分門別類,安置在十幾個文件夾裡。除電影,其餘的內容幾乎都與學習相關——公開課、紀錄片、英語聽力、電子書……我問她:“這些東西看過多少?”“不到三分之一。”她面帶愧色,又補了一句,“花了不少時間下載,都是有用的東西,以後可能用得到。”事實上,那剩下的三分之二也許永遠沒有用到的那一天,我們彼此心知肚明。

大學裡,這樣焦慮的,可不止你一個!

幾天後,聽說她又買了一個新的移動硬盤,那些在下載名單上排隊的資源終於找到了去處。於是,新一輪填滿500G的征途又野心勃勃、興致盎然地啟程了。

這情景對現代人來說應該不陌生。誰的電腦或硬盤裡沒有幾個或十幾個G“可能會在某天有用”但從來不會再次打開的文件?每當在網上看到可以填補自己知識空白的資源,我們會情不自禁地亢奮,毫不猶豫地“另存為”。然而,一旦確知它已躺在硬盤的某個位置,我們對這些資源的興趣則會以光速結束。

人人、開心、微博、豆瓣……這些社交網站構成了虛擬生活的大部分,並開始控制著我們越來越多獲得信息的渠道。社交網站一點一點侵蝕著我們對閱讀的耐性,對事實判斷的邏輯思考。我們甘願被最新鮮的新聞、最流行的段子、最隱晦的笑話填充;我們習慣於迅速得出結論,習慣於尋找宣洩的渠道,習慣於和“大多數”共舞。我們錯把信息等同於知識,又錯把知識等同於智慧。我們努力保持和時代同行,其實早已把自我像影子一樣留在了身後。

大學裡,這樣焦慮的,可不止你一個!

某年暑假我的室友在新東方上BEC(商務英語考試)課,班裡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生。她旁邊坐的女生是天津某校的大一學生,借住在親戚家,專程來北京學英語。大一就學BEC,聽上去很牛很積極,但實際情況是她天天上課都十分疲憊,精力不濟。十多天下來,倒有一半時間是睡過去的。

室友課後與BEC的聽力老師閒聊,得知這樣的情況不屬於個別現象。聽力老師分析說,現在的大學生有種學習的錯覺,大概認為自己報了一個班,就等同於掌握了那門知識。把完成學習的儀式放在首位,聽課認真與否反倒不重要了。凡是上足課的學生絕大部分都能通過,問題就在於許多學生都無法堅持下來。

積極追求的姿態背後必然少不了慾望的撐腰,對學業,對事業,對生活,對未來,渴望一切變得更好是人之常情。但慾望一旦超出能力可控制的範圍,人們不僅會對大量一知半解的知識產生抗拒,而且焦慮情緒也會順勢而上,徑直將自己拖入無底的黑洞。

這樣的學習焦慮症患者屢見不鮮,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我時常一邊用電腦下載著各種資料,一邊對老師開出的書單狼吞虎嚥。這樣的狀況愈演愈烈,直到某天在思想史的讀書課上,那位頭髮花白的老師和我們分享他的讀書經驗。他說,年輕的時候我每讀一部書都必做讀書筆記,後來不了,因為書讀多了,單是筆記都看不完。不如停下來,就挑幾本書,紮紮實實慢慢讀,思想的變化反而更明顯。

後來我終於明白了,書不看就是一堆廢紙,公開課視頻不看就是一堆數據,單詞不真正堅持去背就是一堆字母。其實我們完全可以一個月看一本書,把下載下來的東西計入時間表。剛開始很艱難,其實習慣就好。

有效利用好自己的時間,正確安排自己的生活——你要明白生活的意義與目的。

生活在哪裡都一樣。不一樣的是,你如何生活。

大學裡,這樣焦慮的,可不止你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