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第一型装备“飞剪”型舰艏的战列舰——新墨西哥级战列舰


新墨西哥级战列舰于1914年开始动工建造,该级战舰新设计的"飞剪"型舰艏,以提高在恶劣海况中行驶时的稳定性,这种舰艏成为美国海军后继主力舰的一种特征。

1914年,新墨西哥级战列舰于开始动工建造,共三艘:新墨西哥号(New Mexico)、密西西比号(Mississippi)、爱达荷号(Idaho) 。

新墨西哥级战列舰相对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的设计进行了一些较大的改进,动力装置采用蒸汽轮机-发电机驱动电动机,蒸汽轮机直接驱动两台发电机为四台推进电动机供电,经济性更好,操纵性更灵活。

该级战舰新设计的"飞剪"型舰艏,以提高在恶劣海况中行驶时的稳定性,这种舰艏成为美国海军后继主力舰的一种特征。其主炮口径与宾夕法尼亚级相同,采用50倍口径身管,射程也相应增加。

副炮安装在露天甲板以上。增加水平甲板的装甲防护和内部防护。新墨西哥级战列舰于三十年代现代化改装中拆除了笼式主桅,改装塔式舰桥,并拆除部分副炮,在甲板之上加装单装防空火炮。

1918年,BB-40新墨西哥号服役,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为己方运输船队护航。1934年10月"新墨西哥"号加入太平洋舰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0年12月6日到1941年5月20日"新墨西哥"号的母港设在珍珠港。

6月16日,进入大西洋驻诺福克,进行中立国巡逻。珍珠港事件后,"新墨西哥"号奉命返回西海岸。1942年8月1日从旧金山出发驶入夏威夷。1942年12月6日和1943年3月22日,"新墨西哥"号进行现代化化改装。

日本投降后,"新墨西哥"号驶入东京湾。战后运送军队返回美国西岸,并在1946年7月编入后备役。1947年2月25日被海军除名;1947年10月13日以废铁卖掉处理。

"密西西比"号(BB-41)1917年服役。1919年1月31日开始,为期1个月的加勒比海巡航。7月19日,加入太平洋舰队,多数进行巡逻、训练,偶尔参加舰队演习。1931年"密西西比"号进行现代化改装。

1934年10月24日通过巴拿马运河,加入大西洋舰队。1941年6月16日回到诺福克,主要在大西洋巡逻和护航任务。1941年9月28日开始从冰岛到英国的航线的护航任务。珍珠港事件后,"密西西比"号离开冰岛加入太平洋舰队。

"密西西比"号驶入东京湾,见证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11月27日,起程返回本土。1946年2月15日,经过检修和改装后,被编为训练舰(AG-128)。之后担任试验新武器的船只。1953年1月到1956年2月又成为导弹实验靶船。1956年9月17日在诺福克正式在海军除名。11月28日以废铁形式卖掉拆毁。

"爱达荷"号服役后加入大西洋舰队。1925年4月15日启航了驶往夏威夷,加入太平洋舰队。1931年9月7日返回东岸,进行当时现代化改装。1935年4月17日回到它的母港--圣佩德罗。1940年7月1日到1941年12月,在大西洋进行巡逻和护航任务。

珍珠港事件后,"爱达荷"号于1942年1月31日启程经巴拿马运河驶入旧金山。1942年10月,负责夏威夷附近海域的警戒。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7日,"爱达荷"号驶入东京湾。并在9月2日,见证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0月16日经巴拿马运河加入大西洋舰队。1946年7月3日,编入后备役,并且保存起来。1947年9月被海军除名,11月24日以废铁的形式卖给纽约一家船厂拆毁。

标准排水量35000吨,满载排水量40181吨;舰长190.3米,舰宽32.4米,吃水10.4米;动力装置采用蒸汽轮机-发电机驱动电动机;最高航速22节,续航力8000海里/10节;编制1930人。

4座三联装356毫米/50倍口径主炮;8座单管和8座双联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40毫米高射炮40-52门,20毫米高射炮40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