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俄罗斯帝国海军前无畏舰——“佩列斯韦特”级战列舰


“佩列斯韦特”级战列舰(Пересвет,又译“佩列斯维特”级),本级舰共3艘,分别是佩列斯维特号、奥斯利雅比亚号、胜利号。

“佩列斯韦特”级沙俄是针对德国的装甲巡洋舰,在波罗的海建造的火力稍弱、装甲减薄、但航速比一般战舰多3节左右的快速装甲战舰。

它们是俄国全面引进法国造舰技术后首次建造的战舰,排水量12683吨,采用高干舷长艏楼船型,船体狭长并有显著舷缘内倾。

主炮为两座254mm双联炮塔,11门152mm单装炮除1门从舰艏伸出外,都安排在中上甲板舷侧炮廓内,其中两门在中部两舷,8门上下重叠在前后桅两侧。

动力为3台蒸汽机,15000马力,3轴,航速18.5节。装甲为哈密钢板和和克虏伯钢板并用,但舷侧水线装甲带仅厚229mm,而且在水线上的高度只有0.25米,防御性较差。

此外,稳性不足,进水后倾翻的危险很大,在此后日俄战争中证实了这一点。

1904年底,佩列斯维特号和胜利号因在旅顺口港内被日军重炮轰沉搁浅,后被日军打捞修复分别命名为相模和周舫号一等战舰。

佩列斯维特号1916年4月返还给俄国,恢复原舰名,但舰种划为巡洋舰,1917年1月4日在塞得港触雷沉没;胜利号1922年在日本拆毁。奥斯利雅比亚号在对马海战中被日舰炮击后翻沉。

设计排水量12674吨,实际排水量14790吨;舰长132.4米,宽21.8米,吃水8.43米;30座燃煤专烧贝尔维尔式水管锅炉,3座直立型三段膨胀式三汽缸复合式蒸汽机;航速航速18.5节,续航力 6200海里/10节;编制781人。

2座双联装254毫米/45舰炮;11座单联装152毫米/45舰炮;27座单联装75毫米/50舰炮;27座单联装47毫米/38舰炮;6座单联装37毫米舰炮;5座381毫米鱼雷发射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