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申請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大幅下降,為何卻有企業5個特級

特級資質當作建築業的“頂級身份”之一,其不但是建築企業軟實力的代表,越來越於某種意義上起著行業風向標的作用。根據估計,截止2018年中旬,全國特級資質數量達788個,依次劃歸在627家企業。

2018年申請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大幅下降,為何卻有企業5個特級

特級資質“冷卻”

2018年,特級資質大幅“冷卻”。2017年,住建部共計批准了14批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名單,包括227家企業的241項特級資質。因而2018年,住建部共計批准了10批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名單,包括132家企業的132項特級資質,追加特級資質數量有大幅度下降。而且相對在2017年,2018年未發生申請多個特級資質並且獲得通過的企業。

2018年申請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大幅下降,為何卻有企業5個特級

行業以及地域分佈不平衡

自新增加的特級資質的行業分佈上來看,建築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特級資質依舊佔“大頭”,依次為69個、39個與19個,佔全部新增加的資質數量的96%,工業化進程造成的遼闊市場依然是許多企業“入特”的關鍵動力。但是自與此同時來看,鐵路工程、冶金工程、石油化工工程、電力工程四項資質批准數量為零,市場規模和審核門檻約束了此類特級資質的出現。

2018年申請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大幅下降,為何卻有企業5個特級

2018年申請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大幅下降,為何卻有企業5個特級

和新增加的資質一樣,建築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特級資質總量佔最大的份額,依次為450個、110個與108個,佔特級資質總量大約85%。值得一提的是,數量最為難的特級資質為礦山工程施工總額承包商特級,只有6個。

2018年申請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大幅下降,為何卻有企業5個特級

2018年申請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大幅下降,為何卻有企業5個特級

從特級資質的地域上來看,北京、浙江與江蘇依然是佔據前三名,211家企業共計具有237個特級資質。其中北京特級資質數量最為多,達86個;浙江特級資質企業數量最為少,達74個。值得注意的是青海省的特級資質於2018年實現了零的突破,現在具有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總額承包商特級資質。自此,中國內地的31個省、直轄市之中,只西藏未具有特級資質企業。

2018年申請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大幅下降,為何卻有企業5個特級

2018年申請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大幅下降,為何卻有企業5個特級

“五特”發生

從擁有多種特級資質企業上看,2018年順利申請到公路工程施工總額承包商特級資質之後,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已經淪為國內首個、亦是唯一一個“五特”企業,坐擁建築工程、公路工程、鐵路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與市政公用工程五個特級資質。

因而“四特”“三特”“雙特”企業數量亦再次減少,依次達13家、28家與62家。

2018年申請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大幅下降,為何卻有企業5個特級

2018年部分代表性建築央企取得追加特級資質的數量之上來看:中國中鐵系統有25個,中國建築系統有3個,中國鐵建與中國電建系統有兩個,中國交建系統有1個。其中,中國中鐵追加特級資質的數量相對去年大幅度上漲,其他都保持在不變或是大幅收縮。

總結2018,“淡化資質”的總體思路從未變化,或許便是由於這股潮流,特級資質便會大幅“冷卻”。但是老話重提,“淡化資質”和“中止資質”不能劃等號,不論是第一個“五特”企業的出現,還是部分地區出現了特級資質“零的突破”,特級資質當作建築企業頂級實力的證明,於未來的一段時間之內,依然會受到各小企業所憧憬並且追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