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扶大廈之將傾,挽救明朝政權,為何卻蒙冤而死?

他扶大廈之將傾,挽救明朝政權,為何卻蒙冤而死?

我們要說的于謙,不是說相聲的于謙,而是給明朝續命的救時宰相,他組織打贏了北京保衛戰,穩定了明朝局勢,但是卻蒙冤而死,跟岳飛一樣埋葬在西湖邊,這樣一個英雄,為什麼會含冤而死呢?明英宗當上大明皇帝的時候,明朝正處在全盛期,而明英宗不甘寂寞,正趕上蒙古殘部瓦剌騷擾邊境。在最信任的宦官王振的吹捧下,明英宗留下妻子兒子,讓弟弟監國,自己帶著最精銳的50萬大軍御駕親征了。

他扶大廈之將傾,挽救明朝政權,為何卻蒙冤而死?

土木堡之變

面對這種陣容,瓦剌怎麼可能打得過,可沒想到在王振的英明指揮下,這支帝國精銳全軍覆沒,明英宗被俘。瓦剌帶著被俘的明英宗去叫北京的城門,結果被于謙拒之門外。惱羞成怒的瓦剌開始進攻北京,于謙親自帶兵指揮,保衛住了北京。之後明朝的援軍趕到,瓦剌覺得打不過了,就準備逃跑,順便把明英宗送回來了。但是他的弟弟已經成了皇帝了,他成了太上皇,被軟禁起來。

他扶大廈之將傾,挽救明朝政權,為何卻蒙冤而死?

皇帝

等他弟弟死時,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重新當上皇帝。而於謙,也成了明英宗最討厭的人。雖然殺于謙的主謀是奪門三功臣,但是點頭的卻是明英宗。于謙的罪名是謀逆,就是想另立儲君。這個意欲跟岳飛一樣,都是莫須有的級別。但是卻沒有一個反對,皇帝想殺的人,沒有人敢反對的。他們都忘記了這個人曾經親自指揮作戰,挽救了大明的江山。

他扶大廈之將傾,挽救明朝政權,為何卻蒙冤而死?

于謙

直到于謙死後8年,明憲宗即位才給于謙平反,各種榮譽追加,併成為忠臣的楷模,但是這都與逝者沒有關係了,反而成為了新皇帝收買人心的手段。但是于謙,卻成為了後世敬重的楷模。如果你喜歡小編的寫的文章的話,歡迎關注,點贊哦!期待你的留言與小編一起互動哦!

他扶大廈之將傾,挽救明朝政權,為何卻蒙冤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