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奖,只是因为毛主席60年前做了一件事!

12月10日,屠呦呦在瑞典领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获奖讲演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

尽管有人说这个版本的致辞可能是伪造的,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剖析这篇演讲稿,通过屠呦呦“感谢”的人,了解到很多她获诺奖背后的故事。

如屠呦呦所说:“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屠呦呦获诺奖,只是因为毛主席60年前做了一件事!

“感谢父亲”

屠呦呦在中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

1930年,屠呦呦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间小屋,听到她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女儿取名呦呦。

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仗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屠呦呦说。

屠呦呦获诺奖,只是因为毛主席60年前做了一件事!

“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毛泽东”

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它就是屠呦呦的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就她一番事业的平台。

2012年,《纽约时报》曾撰文(标题为“毛泽东、越战和青蒿素的发现”)披露青蒿素发现内幕,并称毛泽东对此也有贡献。

青蒿素的发现源于毛泽东亲自要求成立的“523项目”。

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收到来自北越的请求。由于所有已知药物都无法治愈当地的疟疾,北越的士兵正在死去。他命令顶尖科学家提供帮助。

1966年,毛泽东指示“把解决热带地区部队遭受疟疾侵害作为一项紧急援外、战备重要任务立项”。该项目一直运行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1969年,屠呦呦以“中药中药专业组”组长的身份加入到国家疟疾“523任务”。1975年,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在屠呦呦的参与下被确定。

然而,由于“523任务”的保密性质,在这整个过程中,屠呦呦没有任何研究论文发表出来,外界对她所做的工作不得而知。毛泽东去世后,“523项目”于1981年被正式解散。

这个奖项的获得跟毛主席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想和毛主席的重大决策密不可分,是因为有了毛主席523项目的决策才有青蒿素。毛主席才是项目总设计师,这项文革成就有力的回击了30多年全面否定文革的思潮,打了全面否定文革者的脸。

屠呦呦获诺奖,只是因为毛主席60年前做了一件事!

“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

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屠呦呦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她灵感和启发,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屠呦呦获诺奖,只是因为毛主席60年前做了一件事!

“感谢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

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敌,与艾滋病和癌症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

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感染和死亡者主要集中在相对贫穷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很多病人死亡,只是因为他们用不起昂贵的传统抗疟药物。

但如今,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疾标准疗法。世卫组织认为,青蒿素联合疗法是目前治疗疟疾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中国作为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现方及最大生产方,在全球抗击疟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在疟疾重灾区非洲,青蒿素已经拯救了上百万生命。青蒿素在氯喹治疗效果不佳时出现,如果没有这种药物,很多孩子将会因疟疾而死。

屠呦呦获诺奖,只是因为毛主席60年前做了一件事!

“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

很多中国人会根据自己多年经受集体主义的教育,坚信“523任务”是一个集体合作的项目,而言之凿凿道:“这是集体的工作,为什么给她一个人颁奖?”

殊不知,西方的科学传统恰恰与此相反:大多奖项都是突出个体,科学奖励源于对科学发现优先权的承认,这是来自于科学追求独创性的内在逻辑。西方科学界对创造发明的奖励,是奖励创造发明的“优先权”:即关注在重大的科技成果中,谁第一个提出思想或者方法路径。

有网友认为,虽然青蒿素的发现是许多人分工合作、相互竞争的结果,不过屠呦呦起到的关键作用是发现青蒿素受热会失去活性,并想到了用乙醚提取。

事实证明,屠呦呦是青蒿素的发现人,尤其在青蒿素的提取上提出用乙醚提取,这应属于个人原创。

2011年,屠呦呦获得了医学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奖项——拉斯克奖。该奖项一直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传染病专家苏新专认为,拉斯克奖的评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谁先把青蒿素带到“523 项目组”,二是谁提取出有100% 抑制率的青蒿素,三是谁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

屠呦呦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试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

屠呦呦获诺奖,只是因为毛主席60年前做了一件事!

屠呦呦在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讲话

总之,很多人都有贡献,但获奖的关键在于谁是最初的贡献者。

“感谢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

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屠呦呦获诺奖,只是因为毛主席60年前做了一件事!近日,屠呦呦的高中母校宁波效实中学发布的屠呦呦手绘画像在网上走红,这些画像均出自屠呦呦的“95后”学弟学妹们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