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說最是無情帝王家,而他卻是

俗話說:最是無情帝王家。

​封建社會的一國之君,後宮有三千佳麗,要想專情往往會身不由己。

​而大清的順治皇帝福臨,雖然妃子眾多,但他卻對董鄂妃情有獨鍾,順治到底有多愛董鄂妃呢?

常言說最是無情帝王家,而他卻是

她十八歲的時候,隨父親長期在江南生活,再加上好讀史書,精通書法。使她無形中有一種江南溫婉與嫻靜氣質 、此時的她已“小荷露尖尖角”,已宛若晨星般耀眼,閃耀,在當時眾多滿洲世家女中贏然而出。

她成了親王博果爾的妻子,可是命運卻沒有這樣安排。清初,後宮有尊貴的女眷輪番進宮陪侍后妃的制度,也就是那時候,順治認識了美貌端莊、溫柔賢淑的董鄂妃。

順治皇帝也是一表人才,而且才華出眾。二人一見鍾情。

為此,博穆博果爾痛斥了妻子,順治知道以後,打了弟弟一個耳光。

​後來,博穆博果爾莫名其妙地死了。50天后,董鄂氏成了順治的妃子。

二人不顧封建禮教,最終走到一起。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對於這“偷來的愛情”,自是非常珍惜。

​董鄂妃在順治十三年八月入宮即被封為賢妃,十二月晉封為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行冊封禮時,順治還破格大赦天下,同時封董鄂妃的父親為三等伯。

常言說最是無情帝王家,而他卻是

​按照常例,皇帝只有在冊立皇后的時候才會詔告天下,對董鄂妃,也是創了先例。

​其實順治沒有婚姻自由,他有過兩位皇后,第一位沒有什麼學識,第二位卻性格強悍,讓順治帝不勝其苦,這兩位都是母親孝莊太后包辦的。

為此對於溫柔嫻靜,懂得隱忍,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情女子董鄂妃,自然疼愛有加。

二人經常一起吟詩作畫,參悟佛法。相同的趣味,讓二人成了兩情相悅的“精神伴侶”。

此外,董鄂妃還親自打理順治的飲食起居,順治的飯菜都是她先嚐過,才給順治吃。

​順治常常批閱奏摺到深夜,她都會陪在身邊。

​皇帝生病了,她也一直待在身邊照顧。

​二人過得儼然就是平常百姓夫唱婦隨的煙火日子。

​因此,更多了一些相濡以沫的真情。

常言說最是無情帝王家,而他卻是

​董鄂妃深受順治的寵愛,很快懷孕了,後來生下了一個男嬰。二人自然很是喜歡,順治打算立這個孩子為太子。

​不久,還沒活到百日的孩子夭折了。董鄂妃一病不起,掙扎了三年,也撒手人寰。

​董鄂妃死後,順治十分難過,她死後兩天,他就追封其為“孝獻莊和至德宜仁溫惠端敬皇后”,還親自撰寫了文章來悼念她,由於悲傷幾度情緒失控。

​董鄂妃的喪禮辦得也十分隆重,順治甚至要求上至親王下至四品官,以及所有公主和命婦都要哭喪。

​當時已沒有殉葬的習俗,順治甚至想把三十幾名宮女、太監殉葬,在孝莊太后的勸阻下,才放棄了這個想法。

​董鄂妃下葬的時候,為她抬棺的都是滿洲八旗貴族中的二三品大員,在清代也是絕無僅有,甚至皇帝的葬禮也沒有這麼大的陣勢。

​順治還為董鄂妃舉行了一場規模盛大的水陸道場,108名僧人為其誦經,持續21天之久。

​董鄂妃死後,順治皇帝不理朝政,獨居養心殿,從早到晚悲痛不已。

​甚至在寫給群臣的詔書中,竟然出現了“我還有什麼心思活在人世上”這樣的話。

​思念成疾,漸漸地順治皇帝身體也垮了。幾個月後,他患上了天花,沒幾天也去世了。

​還有一種說法,說是順治帝失去董鄂妃以後,心如死灰,不再留戀紅塵,於是出家當了和尚。

​一個美麗動人的女子,一位風姿卓絕的佳人,她用柔情換得了皇帝的真愛。

​雖然紅顏薄命,但是在那個無情的帝王家,她與順治皇帝之間真摯的愛情,卻被傳為一段佳話。

常言說最是無情帝王家,而他卻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