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會給金融界帶來哪些影響?

5G时代会给金融界带来哪些影响?

邁進2019,5G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關鍵時間節點是2018年6月,國際移動通信標準化組織正式批准了第5代移動通信技術,這意味著,5G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全功能的標準化工作。接下來,預計到2019年年底,滿足國際電信聯盟要求的完整5G標準就將完成;而到2020年,5G則會實現全面商用。

“想象一種語言就是想象一種生活。” 哲學家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的這句名言,放在5G時代即將到來的當下,顯得尤為貼切。

每一段通訊技術的迭代,都為我們的生活方式翻開了新的一頁。1G時代,有了基本的語音通話網絡,大哥大是那個時代身份的象徵和很多家庭的夢想;2G時代,大哥大還沒來得及普及,就被科技發展的浪潮捲到了新的彼岸,這時候的手機不但可以語音通話,還能收發短信和上網,聊天室還記得嗎?

3G時代我們的生活又改變了,收發彩信、更多更復雜的即時通訊軟件,還有音樂、視頻流等等多種媒體形式;到了4G時代,網絡已經覆蓋絕大部分城市和鄉村,手機、電腦成了每個家庭的必需品,更大的帶寬和更快的網速,讓我們愛上了用網絡看視頻,看直播。

而即將到來的5G時代為我們帶來的,將遠超我們的想象——如果說,4G改變的是人的生活方式,那麼5G將會改變的是整個世界。

高傳輸速率和低延遲是5G時代的兩個關鍵點。這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我們下載一部1G的視頻只需10秒鐘,而將是能支持物聯網,AR、VR、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海量新事物。

就拿自動駕駛來說,當數據量過大受到絡流量限制時,會出現傳輸緩慢,甚至卡頓的情況,這在需要實時傳輸的自動駕駛中是無法被接受的進入5G時代意味著自動駕駛的技術壁壘被打破,大規模應用更加可期。

5G時代同樣意味著成千上萬的新機遇、新模式將如潮水般湧來。而在新時代中,各行各業的固有模式也都將迎來巨大的變化和革新。

5G新時代,我們該做些什麼?近期,中國移動原董事長王建宙,與宜信財富理財產品部董事總經理李琳博士,在上海併購博物館圍繞5G時代的科技創新等熱點話題展開了一場深度探討。

5G时代会给金融界带来哪些影响?

5G技術將給金融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

李琳:技術給金融業帶來了很多新的東西,接下來的5G時代,您認為會給金融業帶來哪些深刻的影響?

王建宙:從技術角度來看,我覺得5G對金融界至少會有這些變化:第一,速度加快了。當數據速率的加快應用到金融服務中,移動支付的交易速度會大大加快,至少加快20倍;第二,我覺得5G、人工智能,和金融結合,會產生很多新的業務。我們可以設想,和一些人臉識別、

指紋識別、語音識別結合起來,會推出很多新的金融業務;第三個變化,就是可以給金融安全發揮很好的作用。因為5G它這麼快的速率,可以做很多事情,有些3G 、4G做不到的,在5G時代都可以做到,這就從技術上可以支撐。

中國必須花力氣攻克技術堡壘

李琳:在中國的創新的道路上,自主研發和通過與外部的專利談判、交換來獲得技術,這兩條道路我們該怎麼選擇?

王建宙:我個人認為,一方面我們當然是敞開大門,要廣泛地使用各種先進的技術,但是關鍵核心的技術我們是必須要自己掌握的。這次中興通訊事件就給了我們很大的教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所以我認為我們現在必須要花力氣去攻克這些堡壘,也就是說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的

這些短板,我們一定要把它補上。

比如半導體集成電路的製造方面,我們確實還有很大的差距。另外在軟件和操作系統方面,我們還有很多薄弱環節。

李琳:對於在關鍵領域補齊短板,您有信心嗎?

王建宙:我是有信心的。我們經常說,從0到1和從1到10,我覺得我們今天的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方面的短板,基本上都是從1到10的。所以對於這一類的問題,恰好我們中國人是非常有能力的。事實上後來者也是可以居上的,就在我們這個行業裡面,從我們本身製造的歷史已經

證明了這一條,很多的東西我們都是可以做到的。

比方說顯示屏幕。以前的電視機、手機為什麼那麼貴?我們無法制造,大量靠進口。我們國家像京東方(這樣的企業)通過幾年的時間把它攻克下來了,站在顯示屏技術的前列。當時我們也覺得顯示技術很難,但是經過努力現在不是問題了。那麼今天我們看集成電路很難,但是當我們掌握以後,也會覺得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

5G時代,中國將有強勢話語權

李琳:有公司預估到2035年,5G技術能帶來的全球範圍的經濟效益規模大概是12.3萬億美元。前瞻地看,您認為在這其中,中國未來的影響力大概是怎樣的?

王建宙:1G的時候,我們是完全沒有技術的。當時我就經歷了那個所有的網絡設備和手機,全部是進口的時代;到了2G情況就不一樣了,中興、華為已經開始出來了。但是2G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沒有自己的技術,幾乎沒有自己的專利;到了3G以後,中興、華為等在全球的設備製造的份額快速提升,同時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技術。我們中國提出的TD-SCDMA成為國際標準之一,中國移動也建立了TD-SCDMA;到了4G時代,這個變化就更大了。

到了5G以後,我覺得又有了進一步提升。第一,在標準化方面,我們的話語權很大。在國際組織制定標準當中,我們至少有30多個人擔任了很重要的職位。每次討論標準,我們有很大的發言權。一方面我們市場份額大,一方面我們的技術水平也提升了;第二,從製造的角度,在

5G技術還沒定型的時候,中國的企業像華為、中興、大唐,他們已經推出了產品,而且這些產品是完全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所以我覺得無論從標準化也好,從製造也好,我們在這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巨頭隕落由基因決定

李琳:技術的進步、更新迭代是十分快的,也有很多企業從繁盛到衰微,您認為,企業如何做才能常青?

王建宙:國際上的大的巨頭,我本人都跟他們打過交道。好多人都說,他們之所以衰落,是因為他們不重視創新,其實沒那麼簡單。沒有一個大的企業會不重視創新,創新很重要,誰都知道。諾基亞的最後一任董事長奧利拉,我跟他很熟,在諾基亞失敗以後,他說了一句話:“我們什麼都沒有做錯,但是我們失敗了。”

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它的基因所決定的。諾基亞的基因決定了它只能在話音和短信的時代如魚得水。當移動通訊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以後,儘管他很努力,但是他的基因適應不了。

我記得十幾年前,我見到任正非先生的時候,他們剛剛完成了一個流程的建設。他跟我說有了這個流程,我們就不害怕了。今天電信(市場)好,我們可以成為一家第一流的電信公司。電信市場不好了,我們改行生產拖拉機,我們也能生產出全世界最好的拖拉機來。

它的基因和機制是基礎,有了基礎才有可能吸引人才,才有可能把人才的作用發揮出來。

5G时代会给金融界带来哪些影响?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美好家園》12月刊

文丨金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