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叉“我即是神”巡演:只有在現場,音樂才是活的

夜叉“我即是神”巡演:只有在現場,音樂才是活的

夜叉(YAKSA)樂隊1995年成立於四川,樂隊名取材於佛教及印度教神話中一種兇猛的神。

一如樂隊的名字,夜叉樂隊的音樂彪悍、激猛、充滿力量,是國內新派金屬的開山之祖。從1997年入京發展至今,他們的音樂風格經歷重金屬、後車庫、朋克以及新金屬四個階段的轉變與融合。

夜叉“我即是神”巡演:只有在現場,音樂才是活的

△夜叉樂隊2012年在德國Wacken Open Air

夜叉樂隊作為歷屆迷笛音樂節最受歡迎的樂隊之一,他們的受歡迎程度或許僅次於痛仰樂隊。後來這也使夜叉成了“真搖”和“偽搖”口舌之戰中的焦點樂隊。

夜叉“我即是神”巡演:只有在現場,音樂才是活的

Vision by:

MVM design label _

有人肯定夜叉對中國新派金屬的開山之功,喜愛夜叉兇猛直白的重金屬硬骨;也有人將夜叉歸類到了“土搖”。當然也有一些人批評夜叉後來音樂上的轉型,“《轉山》不夠金屬了,不夠噪了”等等。

夜叉“我即是神”巡演:只有在現場,音樂才是活的

其實不難發現,國內許多像夜叉一樣的“老”樂隊們,都在經歷著或多或少的轉變,也都在承受著從未停止過的非議和討論。

批判是搖滾樂的一部分,當然也包含音樂本身最原始的、能夠直抒胸臆的吶喊。

夜叉“我即是神”巡演:只有在現場,音樂才是活的

2010年夜叉的專輯《You Are Not The Loser》就已經可以見到他們思想上變化的端倪了。然而,當“原始”的東西被去掉了以後,或許有人會認為這些歌就不再是“批判”的搖滾樂了。

那麼對於他們來說,他們需要的其實就只有音樂外面包裹著的東西,而不是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可延展、可變化的無窮主題。

夜叉“我即是神”巡演:只有在現場,音樂才是活的

不要旋律,不要思考,不要後果,甚至也不要金屬,他們要的就是夜叉能給予的一時痛快,說出他們私底下從來不敢說的話。

夜叉樂隊主唱胡松,對於EP《轉山》,他詳細解釋了這張作品裡夜叉展現出來的對於金屬能融合多種音樂風格的可能性。

夜叉“我即是神”巡演:只有在現場,音樂才是活的

《轉山》裡的民謠和世界音樂,《懲罰之鞭》《完美世界》中的工業金屬感,還有《兄弟》純淨的感悟……不管這張EP最終的效果如何,單從胡松的思考中,已經能感受到夜叉希望做出一些改變和想要嘗試新東西的打算。

搖滾樂本來就是一種對舊音樂的突破和創新,難道一支老牌樂隊想要突破自我,反而就不“搖滾”了?

夜叉“我即是神”巡演:只有在現場,音樂才是活的

就在夜叉穿越66號公路後的兩年,他們攜帶全新大碟《我即是神》歸來,如同奔向夢想遠方的搖滾騎士,神情飽滿能量充沛,吶喊著“我即是神”的宣言。

△夜叉樂隊2018全新MV《Circle Pit》

新專輯不僅字面態度上坦誠見血,內容也同樣拳拳到肉,正如我們聽到的兩首先行單曲《自由路66號》《我即是神》。

一個是呼嘯而來的逍遙騎士,高歌“在路上”的自由風景;一個是手握利刃斬惡殺敵的神,站定自己的立場主宰一切,瞬間還原金屬音樂該有的具體形象。

夜叉“我即是神”巡演:只有在現場,音樂才是活的

“人性即神性”,主唱胡松對於“我即是神”的定義並非目中無人,恰恰是站在人的角度,給疲憊迷惘的心靈指引出口方向。

在夜叉的音樂主張裡,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神,每個人也能聽到屬於自己的音樂理解,這才是金屬音樂世界給予任何人的自由空間。

夜叉“我即是神”巡演:只有在現場,音樂才是活的

不管你是“坐班朋克”還是“社保金屬”,找到最適合你的狀態去聽夜叉,無論何時何地,不用跟從他人刻意做一個標籤化的“死磕派”,你就是主宰自己意志行為的“神”。

夜叉樂隊

我既是神全國巡演

福州站

夜叉“我即是神”巡演:只有在現場,音樂才是活的

時間:

2018年12月01日 20:30

地點:

福州·唯美客文創聚落·MAKER LIVE

票價:

預售 100RMB

現場 150RMB

長按下方二維碼

即可購票

-END-

夜叉“我即是神”巡演:只有在現場,音樂才是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