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率是怎麼吹出來的

最近,常有網友在後臺諮詢老南,聽說“去香港買保險,聽講收益率非常高”

,問靠不靠譜。

聽得老南手捂菊花,笑而不語。

其實,我們這兩年,寫過不少這方面的文章,今天再簡單聊幾句。

高收益率是怎麼吹出來的

開篇繼續說故事,從一家古老的英國保險公司開始。

這家保險公司的名字,屌炸天,The Equitable Life Assurance,翻譯成中文,叫“公平人壽”。

高收益率是怎麼吹出來的

“公平人壽”成立於1762年,是英國,乃至全球最古老的人壽保險公司。

嗯,那時,我們這,還是乾隆27年。

這家公司牛逼在,首家將現代保險精算技術,應用於保險定價。低保費、高分紅的產品,非常有吸引力。

在1960—1988年間,賣出約10萬份,平均預期利率為7%、最高預期利率達到11%,含有保證年金轉換權的,分紅養老金保單。

都可以想象這些保險銷售人員的話術:

英國最古老的保險公司,200多年曆史,保費最低,分紅最高,世界精算技術引領者,值得信賴。

結果:

20世紀末,市場利率逐步下降,之前的高分紅,持續不下去了。1998年,公平人壽想賴賬,降低分紅,被客戶告到上法院。

沒有懸念,公平人壽輸了官司,從2000年開始,停售新保單。

但這些都已經晚了,因為投保人,即使贏了官司,也拿不到當初想象的,那麼多退休金了。

只能每年上街散步。

高收益率是怎麼吹出來的

注意一個老頭衣服上的字——my glass is 80% empty

還記得,老南兩年前,在《狼來了!香港保險下調預期受益,中產中槍!》一文中,給大家的測算不?

高收益率是怎麼吹出來的

吹的再高,但並不保證的收益率,只要下跌2%,80年後,保費僅演示的19.7%

文字遊戲+數學遊戲,你哪裡玩的過?

再看一位網友提供的,一個香港保險銷售發的:

高收益率是怎麼吹出來的

牛逼吧,100萬變成2400萬,翻了24倍,看似很多。

老南按照圖表中的現金流,測算了下,宣傳廣告中的年化收益率,要達到5.67%。

嗯,和你想象的是不是不一樣。

我們再看看,前幾年,一款國人去香港排隊爆買,網紅級的香港“高收益”分紅險,真實收益率情況(截圖來自於這家保險公司官網):

高收益率是怎麼吹出來的

綠色的,是達到或超過,宣傳的預期收益;紅色的,是沒達到。

全國山河一片紅啊,說好的高收益呢?

要知道,兩年前,這款香港保險,滿大街的宣傳,都是7%的預期收益率。

這還是去年以來,香港監管部門,看某些保險公司,吹的太猛了,怕誤導投資者,強制要求披露的信息。

結果一披露,成皇帝的新衣了。

不過,少數如實宣傳的,基本都是100%達到,但銷量都很一般。

高收益率是怎麼吹出來的

當然,老南寫這些,並非說,這些產品不能買。而是說,一定、一定、一定,要有正確的預期。

如,到底是一個長期收益率,穩穩7%左右的分紅險?還是一個長期收益率,在4%-7%範圍內的分紅險?

千萬別把自己或孩子,未來養老的剛性支出,建立在虛幻的承諾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