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貝墩鎮位於和平縣東部,東與龍川縣車田鎮交界,南與古寨鎮接壤,西與彭寨鎮相連,北與長塘、優勝兩鎮毗鄰。轄石村、共榮、電光、武聯、新南、貝溪、強新、慎行、河溪、大塘、樹華、三多、南壩、上溪、下溪15個行政村,1個街道居委會(社區)。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貝墩街北端距貝墩鎮府門口僅200米處,有一巨型石墩,形似鼓。石頂上湧出沸水,水源頗大,終年不竭,溫度甚高,平均在93攝氏度。據說此石叫“貝墩石”,原來叫石鼓溫泉,民間亦稱“沸墩”,因客家音“沸”同“貝”同音,故稱“沸墩” 為“ 貝墩”,鎮名一直沿用至今。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居民會在這溫泉水池殺雞宰鴨,但也會把這些水提回家去洗澡。居民說這樣的水能治感冒,治腳氣,和一些皮膚病。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貝墩中學已搬離,已沒有了

夕日的生機,多了一份荒涼。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校園裡的大榕樹,風裡來雨裡去幾十年,此刻它還是像個士兵守衛著校園。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趕集日,行人鄉販純樸的鄉音。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以下是每個村裡所拍選出。共榮村,電光村,新南村,武聯村,石村村,貝溪村,樹華村,南壩村,下溪村,強新村,大塘村,三多村,河溪村,慎行村,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感覺走進一堆老舊的故事裡。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檀木印刻著陳舊而浪漫的故事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日光熟透

曬得老舊的瓦片發熱

日光穿過縫隙

日影斑駁處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古老的時鐘嘀嗒嘀嗒

指針穿梭

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窮極一生

只為追求幸福

貧窮富裕

有的人在家鄉

一守就是一輩子

幸福的方式

還有那麼重要嗎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家鄉的人都外出了,再也沒有兒時的小夥伴相約去鄰村葉姨李嬸家門前偷摘水果了。果子掉一地,爛了。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家裡的甘蔗快熟了,看著蜜蜜麻麻的甘蔗地裡,好像飄著甜蜜的味道。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十幾年前爺爺抽過的捲菸。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每個人的苦難

不盡相同

而每一個人的幸福

卻如出一轍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斑駁的牆上貼著獎狀。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里程碑,記載歷史發展的標誌。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小徑

家禽的喧嬉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製作豆葉幹。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貝墩學校,新校區。

迎著晨風想一想,今天該怎樣努力;

踏著夕陽問一問,今天有多少進步。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暑假已過,山上的山捻已所剩無幾。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貝墩被稱為,溫泉小鎮,特產之鄉。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鎮上的居民常用溫泉水來燙東西,煮雞蛋,石上擺滿了已燙熟的茄子、苦瓜、豆角、白菜等著太陽將它們曬成乾菜。 此石外觀壁面青削,泉水長年作用而在四面刻出數道溝澗,澗路中因溫泉的礦物質流過而顯得特別圓潤。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已曬好的豆角幹。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貝墩腐竹採用優質黃豆與和平貝墩鎮的天然山泉水為原料,以傳統工藝精緻而成(是大豆磨漿燒煮後從鍋中挑皮、捋直,捲成桿狀,經過烘乾而製成的),顏色淺麥黃,有光澤,蜂窩均勻,折之易斷,外形整齊。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貝墩鎮的腐竹是豆製品中的高檔食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爽滑可口、嫩韌鮮等特點;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貝墩牛肉乾製作精良,酥脆香甜,風味獨特。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貝墩酒又叫貝墩燒酒質純淨,清澈透明、無沉澱、味道好,1995年榮獲全國農博會優質產品獎。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客家人的中秋節,月光餅。

發現河源,記住鄉愁 第十篇,和平縣貝墩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